白眉田雞

白眉田雞

白眉田雞(學名:Porzana cinerea)是鶴形目秧雞科的鳥類,小型涉禽,體長約20厘米。是一種灰褐色秧雞。嘴短,頭部斑紋明顯,上體橄欖褐色,具黑色斑點。頭兩側至胸灰色,有橄欖褐色穿眼紋,其上方有一白色眉紋,下方也有一白色斑紋,此明顯的面部花紋可與其他同域田雞相區別。嘴粗短,跗蹠較中趾連爪長度為短。第2枚初級飛羽最長,並與第3枚初級飛羽幾等長。第1枚初級飛羽約與第6枚或第7枚等長。

性羞怯。喜漫水草地、沼澤及稻田。通常成對活動。分布於東南亞的南部、菲律賓及大巽他群島至紐幾內亞、澳大利亞北部及太平洋島嶼。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眉田雞
  • 拉丁學名:Porzana cinere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鶴形目
  • 秧雞科
  • 田雞屬
  • :白眉田雞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Vieillot, 1819
  • 英文名稱:White-Browed Crake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白眉田雞成鳥兩性相似。額灰色,頭頂至後頸灰褐色;背橄欖褐色,具黑色斑點;腰至尾上覆羽亦為橄欖褐色但無黑色斑點。面及胸灰色,有白色眉紋及橄欖褐色穿眼紋,在穿眼紋下方也有一白色斑紋,形成的面部花紋較為醒目。頦、喉白色,腹中央亦白色,腹以下皮黃色,兩脅黃褐色。幼鳥白色眉紋不明顯,頭是褐色而不是灰色,頸、胸和兩脅是皮黃至淡褐色而不是灰色。
白眉田雞(圖2)白眉田雞(圖2)
虹膜褐色。虹膜紅色。嘴黃色,基部有紅斑。腿和腳橄欖綠色。
大小量度:全長18-21 cm;展翅長27 cm;體重50g;嘴峰17-23 mm;翅長91-98 mm;尾長45-51 mm;跗蹠長36-39 mm。

分布範圍


分布於澳大利亞、汶萊、高棉、斐濟、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新喀里多尼亞、帛琉、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薩摩亞、新加坡、索羅門群島、泰國、東帝汶、萬那杜。
白眉田雞(分布圖)白眉田雞(分布圖)
可能滅絕:日本。
區域性滅絕:關島。
流浪:香港、馬紹爾群島。

棲息環境

棲息於長有茂密植物的海岸和淡水或鹹水濕地,如沼澤地、河流、湖泊、水塘、污水池,特別是有大量漂浮植物的濕地;也見於草地和農田,包括放牧地、水稻田、灌叢、樹林、棕櫚林和紅樹林;主要在低地生活,其棲息地可能是季節性的或暫時性的。
白眉田雞(圖3)白眉田雞(圖3)

生活習性

在分布區內為留鳥,但在某些地區可能為部分遷徙鳥。在澳大利亞北部為雨季候鳥,推測定期沿約克角海峽的濕地遷飛。1975年11月和1976年6月之間有112隻白眉田雞在太平洋托雷斯海峽(Torres Strait)的布比島嶼(Booby Island)撞上了燈塔。
白眉田雞(圖4)白眉田雞(圖4)
全天活動,在清晨、傍晚和陰天更為活躍,善於游泳和潛水,常成對活動。雜食性,吃蚯蚓、蛞蝓、水蛭、水蜘蛛、昆蟲、蝌蚪和小魚,也吃水生植物的葉和種子。在泥地和水邊覓食,常在漂浮植物上行走,以急行急止的方式捕捉獵物,也捕捉飛行的昆蟲。常在游泳時從水面探尋食物,也會漂在水面上靜靜地將頸伸直平行於水面,用喙突然啄住水生昆蟲。

繁殖方式

繁殖期各地有所不同:加里曼丹島是4-6月,菲律賓7-8月,10月出現雛鳥;澳大利亞1-5月,在昆士蘭北部9-11月有幼鳥出現。單配製,在非繁殖季節可能仍保持配對關係,可能永久具領域性。巢建在地面的草叢上,或建於沼澤植物中,有時在水深1米的水草叢中,常將周圍植物折彎用作巢的天篷,也有建在紅樹林的樹叉上。巢鬆散扁平,外徑約15 cm,深約3.5 cm。通常每窩產卵4枚(範圍3-7枚),每天產1枚卵,卵的大小為30 mm×23 mm,兩性輪流孵卵,孵化期18天。雛鳥由雙親餵養和照顧約4周,在長出飛羽後很快開始換羽。在澳大利亞每年可產1- 2窩。
白眉田雞(圖5)白眉田雞(圖5)

種群現狀

白眉田雞不像大多數秧雞那樣膽小和隱蔽,對其種群數量過去認為在大部分分布區內是局部為常見種到優勢種。在日本南部火山島上的白眉田雞,由於引進鼠和貓已從1911 年起絕跡;在關島上的白眉田雞由於島上的許多淡水濕地棲地被排乾和開發,已於20世紀70年代絕跡。現在在大巽他群島和菲律賓局部常見,在萬那杜局部常見,在澳大利亞狀況不定,但局部不常見。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