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朮根腐病是由尖孢鐮刀菌引起、發生在白朮上的病害。主要為害根部,發病初期,術株地上部枝葉凋萎,基部葉片褪綠髮黃,隨後整株葉片發黃到後期枯死。地下部受病初期根毛和細根呈褐色乾枯,後期脫落,蔓延到根莖部,橫切根莖部就可看到維管束變為褐色,病害擴展到主根以後,根莖部的鬚根全部乾枯脫落,根莖變軟,外皮皺縮乾腐狀,地上部萎蔫乾枯,嚴重的病株枯死,致藥材品質變劣。嚴重的根莖表皮殼開,易從土中拔出。
在新老白朮產區發生普遍,天氣時睛時雨,高溫高濕以及術株生長不良都有利於白朮根腐病的發生;在受蠐螬等地下害蟲及根線蟲為害的情況下,白朮根莖部傷口增加,有利於病原菌侵染。在日平均氣溫16-17℃時便開始發病,最適溫度是22-28℃。
白朮根腐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以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為主。選育抗病品種,繁育健康的種苗。建立無病留種田,繁育無病種苗,在貯藏期間防止種栽堆積發熱或失水乾癟。在6年以上沒種過白朮的田塊做繁種田,繁育健康的種苗。選擇健康種栽並進行播前處理。合理輪作,避免連作,與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輪作6年,忌與甘薯、棉花等作物進行輪作。再結合化學藥劑防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朮根腐病
- 病原:尖孢鐮刀菌
- 為害部位:根、莖
- 為害植物:白朮
病原特徵
為害症狀
- 乾腐型
- 濕腐型
侵染循環
流行規律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 選地。 應選坡地和有排灌條件的向陽地栽種,林下、陰濕地、積水地塊不宜種植白朮。
- 選種。選擇矮稈闊葉品種進行栽培,因為矮稈闊葉品種抗根腐病性能好;建立良種圃進行提純復壯,為高抗優質高產打好基礎。
- 實行輪作。與禾本科作物玉米或小麥進行4—5年的輪作倒茬,以減少病害的發生。
- 及時移栽。為避免或減少長期堆放感染病菌,應及時移栽,以減少病害發生。
- 管理好肥水。進行短畦栽種,小水輕澆,切勿漫灌,灌水後或雨後要及時排水,防止田間積水。合理施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糞肥應經過高溫發酵充分腐熟,保證糞肥不帶病菌。及時清除病殘體,包括病苗、 病根、雜草等。
化學防治
- 發病初期,及時拔除中心病株。同時,選用70%嗯霉靈可濕性粉劑3000-33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等澆灌病穴,以及對周圍植株噴施防治。
- 有條件時可以用3.2%惡甲水劑或30%過氧乙酸進行土壤處理,也可用50%多菌靈200倍液浸種裁10-15分鐘,或在發病初期澆灌病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