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交通志(1985-2005)》是2006年白山市交通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山市交通志(1985-2005)
- 作者:白山市交通志編纂委員會
- 出版時間:2008年09月
- 類別:地方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白山市交通志》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全面、系統地記載白山市交通的歷史和現狀。二、《白山市交通志》記事時間,以1985年市管縣體制改革為上限,2005年為下限。有些內容上溯至事物的發端。
作品目錄
封面
白山市交通志
白山市交通地圖
白山市交通局辦公大樓
題詞
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陸定一為上句子隧道題名
中共吉林省委書記張德江為長白交通題詞
陳雲夫人于若木為白山交通題詞(上),為臨江隧道題名(左)
2005年6月交通部老部長考察團來白山市考察後為交通題詞
原交通部副部長、全國政協委員洪善祥題詞
原交通部副部長劉松金題詞
原交通部副部長王展意題詞
原交通部副部長劉鍔題詞
原交通部副部長、全國政協委員李居昌題詞
原交通部老幹部(副部級)高原題詞
圖片
陳雲夫人于若木
于若木寫給各級領導的書信
吉林省交通廳廳長劉克志(左)白山市交通局局長張俊男(右)到于若木(中)老人家中匯報交通工作
1985年以來先後有各級領導來白山視察、檢查、調研交通工作
原交通部部長、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會長錢永昌來白山視察交通工作在長白山天池留影
交通部副部長潘淇(前右二)來白山視察交通工作。前排右一為省交通廳原廳長韓興普;左一為原副廳長特立庚;左二為渾江市市長張風山
交通部老部長考察團來白山視察公路建設情況
吉林省副省長魏敏學(左二)到白山視察交通工作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領導到白山視察交通工作,在長白山南麓山峰上
吉林省副省長李介車(左一)在板石嶺隧道工地視察
原交通廳廳長朱希泉(右一)檢查白山交通建設規劃
吉林省精神文明辦公室主任李福成(中)在白山客運站檢查“金杯賽”工作開展情況
吉林省交通廳廳長張勇(右一)來白山交通調研交通工作
白山市五大班子領導視察交通公路建設
市交通局離退休老幹部檢查公路建設情況
2001年9月9日,白山市市縣通油路竣工剪彩,吉林省委書記王雲坤(中)親自剪彩
營白公路白山段板石嶺隧道開工典禮
四渾公路白山段竣工剪彩
臨江隧道竣工剪彩
長白縣沿江公路竣工剪彩
2005年7月31日,白山市星泰大橋竣工剪彩
加強黨的建設,提高執政能力。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白山交通發展振興白山經濟
1986年8月5日,召開中共渾江市交通局首屆二次黨員代表大會
培訓黨務幹部
“創先爭優”表彰
2002年1月19日,召開中共白山市交通局第四次代表大會
組織新黨員進行入黨宣誓和革命傳統教育
召開全市交通工作會議,部署交通工作任務
市與縣簽定年度交通建設目標責任書
表彰交通建設先進單位
市局領導班子深入交通一線現場辦公
1995年以來,渾江市交通事業有了跨越式的全面發展,至2005年年末。全市公路總里程達到5348.57公里,是1985年的2.3倍
1988年建成的鶴大線撫松至仙人橋23公里二級公路是全省第一條收費路,開創了收費公路的先河
1985年渾江建市修築的第一條八道江西出口至六道江11公里油路四渾公路白山市城區路段
四渾公路白山市城區路段
2002年建成的四渾公路白山段39公里一級路是白山第一條高等級公路。圖為上甸子分幅路段
大築路工地一角
1997年全市掀起“全民辦交通、舉市大築路”的熱潮
大築路中建成的市區八三線二級路一角
2005年改建後的沈長線臨江老嶺二級路竣工通車,改變了沈長公路近百年砂石路舊面貌
臨江老嶺路段的紀念碑
白山地區自然風光秀麗,公路建設為發展旅遊事業開闢了大通道。圖為長白山西麓二級水泥旅遊公路
1985年至2005年共建築公路橋樑983總長達28396.16延長米
1985年建成的長白縣至朝鮮惠山市鴨綠江國際公路大橋全長148米
大橋一角
大橋橋面
2005年建成的沈長公路臨江段珍珠門一號大橋長416.1米,高31.72米,創當年全市最高最長橋樑紀錄
鶴大線—級公路白山段翁泉公鐵立交大橋
白山建市20年間共建隧道20座總長達11402延長米,其中有三座分別創下當年全省隧道最長紀錄
1999年全省重點工程營白線板石嶺隧道全長1262米,創當年全省最長隧道紀錄
鶴大線白山段上句子隧道長231米1990年建成,是建市後建築的第一座隧道(陸定一為該隧道題名)
2005年竣工的臨江隧道全長2775米.再破全省最長隧道紀錄
2002年建成的鶴大線白山段楓葉嶺隧道全長2188米,又破當年全省最長隧道紀錄
鴨綠江上的旅遊漂流
松花江上的旅遊漂流
鴨綠江水路旅客運輸
松花江水路旅客運輸
鴨綠江上的木排運輸
竣工通車慶典
龍崗鐵路隧道
宇輝地方鐵路全長67.01公里由輝南站經靖宇縣龍泉鎮、靖宇鎮、終點為“農夫山泉”公司基地
靖宇火車站一角
站內貨運線及庫房
宣傳交通法律、法規
依法治理道路運輸秩序
加強水路運輸管理
抓好安全生產,學習消防知識
交通視窗建設規範化
抓培訓、不斷提高執法人沒素質
組織開展幹部理論教育
充分發揮科技人員聰明才智
運用先進技術指導交通工程建設
科學組織運輸市場資源最佳化配置
研製新設備,實施機械化除雪防滑
市局十分關心下一代成長,不斷組織各種有益活動。圖為在通化靖宇陵園
組織交通系統書畫攝影展
在四保臨江紀念碑前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舉辦職工籃球賽
組織交通職工“我愛家鄉長白山”演講會
組織“黨在我心中”文藝匯演
全總文工團到長白縣公路建設工地演出
全總文工團到市公路客運總站演出
全總文工團在白山為交通職工慰問演出
為慶祝四渾一級公路白山段竣工舉行文藝匯演
2001年建成的白山市公路客運總站,占地面積為9813平方米,建築面積為3163.4平方米
2000年建成的江源縣客運總站建築面積為2075平方米(含分站面積)
2003年建成的長白縣口岸物流中心,占地面積為356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1700平方米
2005年新建的白山市物流中心占地面積為1035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6121平方米
位於吉林省白山市境地內,沈(陽)長(白)公路老嶺(古稱蕩平嶺)頂上,是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東北三省總督徐世昌,長白知府張鳳台與臨江知縣李廷玉撰並書“蕩平嶺碑記”而分立的兩通石碑,以紀念沈(陽)長(白)老嶺段早期公路(兵備道)竣工。兩碑形體相同,石碑通高2.45米,碑額0.68米*O.08米,碑身高1.24米,寬0.64米,厚0.2米。1982年、2000年先後被白山市和吉林省政府列為重點歷史文物保護單位
碑額上雕有“雙龍”圖案和“皇清“字樣,碑文由清朝東北三省總督徐世昌撰並書,由右至左豎行書寫,591字
碑文刻字原型(局部)
碑額上同樣雕有”雙龍”圖案和“皇清”字樣,碑文由清朝長白知府張鳳台與臨江知縣李廷玉共同撰寫,碑正文593字,碑陰文115字,共708字
圖為沈(陽)長(白)公路老嶺段山頂上立碑處全景。右山坡為石碑豎立處,左為1997年擴建後的三級水泥公路,路面寬6米。(海拔高度為1282.3米)
《白山市交通志》編纂委員會
凡例
目錄
概述
第一篇 機構
第一章 白山市交通局
第二章 中共白山市交通局委員會
第一節 黨員代表大會
第二節 黨委辦事機構
第三節 黨的基層組織
第四節 黨的紀檢組織
第五節 黨員
第三章 工會
第一節 工會委員會
第二節 基層工會
第四章 共青團
第一節 共青團白山市交通局委員會
第二節 基層組織
第五章 白山市區內交通事業單位簡介
第一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渾江交通監理處
第二節 白山市公路管理處
第三節 白山市運輸管理處
第四節 白山市交通稽查征費處
第五節 渾江市交通局八道江交通運輸管理站
第六節 渾江市交通局三岔子交通運輸管理站
第七節 渾江市交通局臨江交通運輸管理站
第八節 白山市公路客運總站
第九節 白山市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站
第十節 白山市八道江運輸管理所
第十一節 白山市交通局拖拉機征費所
第十二節 白山市超限運輸檢測站
第十三節 白山市公路建設收費總站
第十四節 吉林省白山市地方海事局
第十五節 白山市交通局八道江區交通分局
第十六節 白山市八道江區公路管理段
第十七節 白山市交通電視中專學校
第十八節 三岔子區公路管理段
第十九節 臨江區公路管理段
第六章 白山市區內交通企業簡介
第一節 白山市公路長途客運公司
第二節 渾江市第一貨運公司
第三節 渾江市第二貨運公司
第四節 白山(渾江)市貨運公司
第五節 白山市萬里運輸有限責任公司
第六節 白山市公路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第七節 白山市交通局白灰廠
第八節 白山市路成路橋有限公司
第九節 白山市物流中心有限責任公司
第十節 白山市交通賓館
第十一節 渾江市三岔子貨運公司
第十二節 渾江市灣溝貨運公司
第十三節 渾江市臨江運輸公司
第十四節 渾江市臨江貨運公司
第十五節 渾江市臨江汽車配件廠
第十六節 渾江市臨江汽車修配廠
第十七節 渾江市石人貨運公司
第十八節 白山市交通局汽車駕駛員培訓中心
第十九節 白山市公路職工培訓中心
第二十節 白山市路安養護工程有限公司
第二十一節 白山市順鑫養護工程有限公司
第二十二節 白山市東茂瀝青倉儲租賃有限公司
第二十三節 白山市程泰路橋建設有限公司
第二十四節 白山市路達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第二十五節 白山市路通工程有限公司
第二十六節 白山市昊順公路工程監理有限公司
第二十七節 白山市路順道橋工程有限公司
第二篇 公路
第一章 公路與橋樑(隧道)建設
第一節 公路建設概況
第二節 橋樑(隧道)建設概況
第二章 公路線路
第一節 國道
第二節 省道
第三節 縣道
第四節 鄉道
第五節 專用公路
第六節 旅遊公路
第七節 收費公路
第三章 公路橋樑(隧道)
第一節 國道橋樑
第二節 省道橋樑
第三節 縣道橋樑
第四節 鄉道橋樑
第五節 專用公路橋樑
第六節 國境公路橋樑
第七節 隧道
第四章 公路測設
第一節 設計隊伍
第二節 設計程式
第三節 工程設計
第四節 測設實績
第五章 公路養護
第一節 養護管理
第二節 專業養護
第三節 公路綠化
第四節 水毀恢復
第五節 民工建勤
第三篇 道路運輸
第一章 運輸企業
第一節 交通系統國營專業運輸企業
第二節 集體運輸企業
第三節 個體運輸業戶
第四節 企事業單位運輸車隊
第二章 貨物運輸
第一節 運輸工具
第二節 普通貨物運輸
第三節 危險貨物運輸
第三章 旅客運輸
第一節 客運發展情況
第二節 運輸工具與客運班線
第三節 旅客運輸
第四節 節假日旅客運輸
第五節 計程車客運
第四章 出入境運輸
第一節 國際汽車運輸合作
第二節 口岸運輸
第五章 運價
第六章 道路運輸服務業
第一節 客運站
第二節 貨運場站
第三節 貨運代理(配載)
第四節 機動車駕駛員培訓
第五節 汽車修理
第六節 車輛檢測
第七節 搬運裝卸
第四篇 水路及運輸
第一章 航道
第一節 第二松花江上游
第二節 鴨綠江上游
第三節 航道勘測設計及疏浚
第四節 跨江建築物
第二章 船舶
第一節 第二松花江上游的船舶
第二節 鴨綠江上游的船舶
第三節 庫區、湖上旅遊船舶
第四節 船舶分布
第三章 港口碼頭
第一節 第二松花江上游港口
第二節 鴨綠江上游港口
第三節 庫區、湖上碼頭
第四章 運輸
第一節 運輸組織
第二節 貨物運輸
第三節 旅客運輸
第五章 國際合作
第五篇 地方鐵路
第一章 宇輝地方鐵路的籌建
第一節 技術等級和運營方式
第二節 籌建情況
第二章 橋樑(隧道)
第三章 車站設施
第一節 機務
第二節 通信信號
第三節 場站建設
第四章 組織機構及運輸管理
第一節 運輸組織
第二節 運輸管理
第六篇 長白山民用機場
第一章 組織機構
第二章 機場選址
第一節 六道江場址
第二節 松山場址
第三章 籌融資
第四章 建設規劃
第七篇 交通管理
第一章 管理機構
第二章 交通規劃
第一節 1985年至2000年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規劃
第二節 “十五”規劃
第三節 “十一五”規劃
第三章 法制建設
第一節 行政執法工作職責
第二節 行政執法工作制度
第三節 依法行政規劃
第四節 法制宣傳教育
第五節 公路法制建設
第六節 道路運輸法制建設
第七節 海事管理法制建設
第四章 公路建設管理
第一節 管理機構職責
第二節 管理辦法
第三節 管理機制
第四節 質量監督
第五章 運輸管理
第一節 道路運輸管理
第二節 水路運輸管理
第三節 地方鐵路運輸管理
第六章 安全管理
第一節 安全組織機構建設
第二節 交通運輸安全監管
第三節 公路建設安全監管
第四節 水上交通安全監管
第五節 交通安全監理
第六節 地方鐵路交通安全管理
第七節 典型事故
第七章 規費徵收
第一節 公路養路費
第二節 公路客貨運輸附加費
第三節 公路旅客基礎設施建設基金
第四節 拖拉機養路費
第五節 車輛購置附加費
第六節 公路運輸管理費
第七節 水路運輸管理費
第八章 交通建設籌融資
第一節 公路建設籌融資
第二節 公路運輸客貨場站建設籌融資
第三節 地方鐵路建設籌融資
第四節 海事水運建設籌融資
第九章 交通戰備管理
第一節 工作職責
第二節 保障預案
第八篇 科技教育
第一章 科技
第一節 科技工作管理
第二節 科技成果及套用
第二章 微機套用與信息化建設
第三章 教育
第一節 專業教育
第二節 幹部培訓
第三節 崗位培訓
第四章 專業技術隊伍
第一節 專業技術高級職稱人員
第二節 專業技術中級職稱人員
第三節 工人技師
第五章 學術理論(獲獎)文章
第九篇 精神文明建設
第一章 創建文明行業
第一節 組織
第二節 文明行業建設
第三節 創建活動
第二章 褒獎錄
第一節 中共中央組織部表彰
第二節 交通部表彰
第三節 中共吉林省委表彰
第四節 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表彰
第五節 吉林省人民政府表彰
第六節 吉林省軍區後勤部、省交通廳、省戰備辦表彰
第七節 吉林省總工會表彰
第八節 共青團吉林省委表彰
第九節 吉林省婦女聯合會表彰
第十節 中共白山市委、白山市人民政府表彰
第十一節 白山市總工會表彰
第十二節 共青團白山市委表彰
第十三節 白山市婦女聯合會表彰
第十篇 廉政建設
第一章 廉政教育
第二章 制度建設
第三章 廉政監督
第四章 重點防腐
第五章 自身建設
第十一篇 治理公路“三亂”
第一章 建章 建制
第一節 組織
第二節 制度
第三節 要求
第二章 做法與特點
第一節 落實責任
第二節 教育培訓
第三節 制度建設
第四節 新聞宣傳
第三章 公路檢查站
第十二篇 學會協會
第一章 白山市公路學會
第一節 沿革
第二節 管理
第三節 主要活動
第四節 自身建設
第二章 白山市道路運輸協會
第一節 沿革
第二節 日常活動
第三節 學術活動
第四節 參與運輸市場法制建設
第十三篇 歷屆領導
第一章 歷任白山市交通局局長(書記)簡介
崔義寶
張俊男
解運發
孫長山
第二章 歷任白山市交通局副局長(副書記)簡介
卜賢浩
伊尚志
劉金寶
趙志旭
石丕業
張偉
吳福龍
袁笠娟
隋志林
吳永忠
張文剛
第三章 歷任白山市交通局調研員、助理調研員簡介
初德貴
蔣耀良
啜德義
紀連芳
聞東昌
王清娥
法維成
趙連生
第四章 歷任白山市公路管理處主要領導人簡介
劉寶庫
裴玉山
張梟雄
第五章 歷任白山市運輸管理處主要領導人簡介
蔣寶玉
楊萬卿
宋蘭傑
李寶林
第六章 歷任白山市交通稽查征費處主要領導人簡介
戰廣令
董義民
第七章 白山市地方海事局主要領導人簡介
李建華
第八章 白山市各縣(市、區)交通局主要領導人名錄
大事記
附錄
附錄Ⅰ 于若木寫給各級領導的書信
附錄Ⅱ 東北奉天至長白(老嶺段)早期公路
附錄Ⅲ 相關交通法律、法規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
二、吉林省道路運輸管理條例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
後記
《白山市交通志》參加撰稿及提供資料人員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