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寺遺址(武威市白塔寺遺址)

白塔寺遺址(武威市白塔寺遺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塔寺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甘肅省武威市東南20公裏白塔村,海拔1500米。白塔寺為元代忽必烈(1260年-1295年)時期藏傳佛教薩迦派法王赴涼州會談西藏統一、並達成協定的居所。

於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以國發〔2001〕25號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塔寺遺址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批准時間:2001年6月25日
  • 級別批次: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125
  • 分類號:125
  • 時代:元代
  • 所在地區:甘肅省武威市
  • 地理位置:甘肅省武威市東南20公裏白塔村
  • 海拔:1500米
簡介,交通,購物,

簡介

白塔寺遺址位於武威市武南鎮白塔村劉家台莊, 始建於西夏以前,元、明、清重修、續建。是藏傳佛教寺院遺址,是西藏喇嘛教名僧薩班的圓寂之處,是我國歷史上民族團結的象徵。1998年調查並試掘,1999年對塔基作全面發掘,並試掘部分殿基,發掘面積總計1527平方米。
1239年,元太宗窩闊台的皇子闊端駐涼州,為西涼王。其久攻西藏不克,故邀西藏喇嘛教薩迦派四祖薩迦·班智達來涼和談。1247年,薩班作為西藏代表與闊端舉行了具有歷史意義的“涼州和談”。至此,西藏歸順於元,使西藏結束了四百多年的分裂局面,正式納入祖國版圖。
薩班居涼州白塔寺,並將其改建為藏傳佛教寺院,使之成為涼州四寺之首,名“東部幻化寺”。薩班圓寂後,闊端為其在寺內建靈骨塔一座,俗稱白塔,寺因塔名,稱“白塔寺”。薩迦派五祖八思巴續建。元末,毀於兵燹。明、清重修。
原寺院有佛城、靈骨塔及塔院、塔林等建築。大多毀於1927年地震和“文革”期間。現僅存白塔塔基、殿基、幾座小型墓塔、薩班銅像等。其中,塔基為土心磚表結構,土心呈十字折角形,殘高5.1米,外部磚飾為明代重修。基座下有兩層方形台基,黃土夯築,邊長26.75米。歷年寺院遺址及白塔內出土有陶器、瓷器、錢幣、藏文和漢文寫經、泥塔婆等遺物。另外儲存有明碑兩通及清碑一通。

交通

甘肅武威涼州白塔交通白塔寺離市區較遠,最好自駕車,或者坐去蘭州的長途客車也可以,但是不能走高速,只能是走312國道的。我是由蘭州方向去的,從高速下來,右轉彎調頭走312國道,大概行駛了15公里,左轉彎有一條筆直開闊的大路,前行兩公里就是白塔寺的大門了。從312國道上可以看見,如果坐長途車可以叫司機師傅停車。
美食:
可以去武威市區裡的北關小吃市場吃“三套車”——喝福茶、品臘汁肉、吃行面。

購物

念珠藻科念珠藻屬的一種食用藻。因貼地生長,故稱地皮或地軟。茶褐色,片狀。主產於貴德、海東、西寧和門源。生於海拔1800-2800米的乾草原及荒漠化草原。資源量1500噸。耐乾旱,乾至手搓即碎,得水又能生長;耐寒冷,在-30℃仍能生存。傳統副食品,民間採食已久,吃法頗多,可炒、燴、燉,亦可做餡,其味皆佳。
小貼士:
白塔寺在藏語中稱戛珠巴第寺,意即東部幻化寺,與金塔寺、蓮花寺、海藏寺同稱“涼州四部寺”,是元代駐紮在涼州的闊端太子為西藏著名的佛教領袖薩迦班智達·貢嘎堅贊(薩班)而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