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白城甘草根和根莖入藥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藥性等功效,是中國四大草藥之一,需求量占傳統中藥之首。白城甘草以根條粗大、均勻,外表平坦,氣清香、味濃甜,品質上乘等特點而聞名。
產地環境
白城市位於吉林省西北部,
嫩江平原西部,
科爾沁草原東部。東經121°38′—124°22′,北緯44°13′57′—46°18′,總面積25758.73平方千米。地勢由西北向東南依次為低山、丘陵、平原、西南略有抬升。西北部為大興安嶺東麓褶皺地帶,分布著丘陵和低山,海拔300-662.6米;東北、東南部為平原,海拔130-140米;西南部廣泛分布西北至東南走向的大小沙丘、沙壟,海拔150-180米,是潛化沙漠區。
白城市地處
大興安嶺山脈東麓平原區,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除盛夏短時間內受海洋季風影響外,全年絕大部分時間降水系統來自西風帶,特殊的地理環境形成了本地“光照充足,降水變率大,旱多澇少”的氣候特點。白城市四季分明,冬長夏短,降水集中在夏季,雨熱同期,春季乾燥多風,十年九春旱,夏季炎熱多雨,雨熱不均;秋季溫和涼爽且短暫;冬季乾冷,雨雪較少。年平均降水量為399.9毫米,其中作物生長季5—9月降水量為355.6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88%;熱量資源豐富,年平均氣溫5.2℃,≥10℃活動積溫平均為2996.2℃.d,無霜期平均為144天,初霜日平均為9月27日,適宜中晚熟品種引進;光照資源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915小時。
白城市林地總面積40.59萬公頃,森林覆蓋率11.6%,立木蓄積量1406.8萬立方米。水面星羅棋布,流經全市的較大河流共有8條,自然泡沼700多個,其中蓄水量300萬立方米以上的有71個。地下水資源也十分豐富,地下水儲量為20.83億立方米/年,占總水資源量的91.68%;可開採資源量為15.39億立方米/年,占地下水天然資源量的73.88%。區域內有植物約600種,其中經濟植物有361種,分屬於77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莫莫格位於鎮賚縣境內,是國家4A級景區,全國林業科普基地,吉林省最大的濕地類型保留地。多種生物區系互相滲透,構成了奇特的生態環境,是甘草生長發展的理想之地。
歷史淵源
白城甘草為白城的特有產品,從有文字記載起,已有1000餘年歷史。
2010年以來,白城市3400畝甘草種植基地開展了大量甘草產地適宜性、規範化種植技術、良種繁育技術、病蟲害防治等研究,成功探索出了甘草生產技術規範,制定了甘草生產標準化操作規程,建立起完整的技術體系。
2014年,白城甘草通過國家級中藥材甘草GAP認證。
生產情況
2012年,白城市引進甘草加工項目,總投資2.6018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2.4982億元,流動資金6836萬元。項目建成年可加工甘草6萬噸,生產甘草棒草2萬噸、甘草飲片9000噸、甘草浸膏5400噸、甘草酸400噸、甘草黃酮2噸。實現銷售收入11.7043億元,實現利潤3.1512億元,實現稅金1.9788億元。
2015年,白城甘草採取“公司+基地+農戶+標準化”的生產管理模式,甘草種植面積已達7000多畝,是東北三省最大的甘草種植基地。
產品榮譽
2016年07月0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白城甘草”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白城甘草產地範圍為吉林省白城市所轄的洮北區、大安市、
洮南市、
鎮賚縣和通榆縣等5個縣(市、區)的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烏拉爾甘草。
二、立地條件
土壤為砂壤土、壤土、黃綿土、黑壚土等適宜甘草育苗及栽培。有機質含量≥1%,pH值7.0—8.5,土層厚度≥60厘米。
三、栽培管理
1.播種:4月中下旬到5月中旬,當土壤溫度達到15℃以上時開始播種;直播田每畝播種量為≤3千克,育苗田每畝播種量為≤12千克。
2.移栽: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進行移栽。每畝栽植2萬株。
3.施肥:每年每畝施有機肥≥1噸。
4.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採收及貯藏。
種植3年後進行採收,採收時在秋季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進行。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根條粗大,直徑≥1.1厘米,質硬粉足、纖維細長、氣味清香、口感濃甜。
2.理化指標:甘草酸含量(%)≥2.3,甘草苷含量(%)≥0.7。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白城甘草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白城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吉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白城甘草的檢測機構由吉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