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草豆蔻
- 拉丁學名: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
- 別稱:豆蔻、草扣、草蔻、草蔻仁、大紅扣、哥架、蔻仁、偶子、野薑。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百合綱
- 亞綱:姜亞綱
- 目:姜目
- 科:姜科
- 亞科:姜亞科
- 族:姜族
- 屬:山姜屬
- 亞屬:艷山姜亞屬
- 種:草豆蔻
- 分布區域:海南、雲南、廣西有栽培。原產於印度尼西亞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來源,製法,鑑別,含量測定,性味歸經,用法用量,貯藏,備註,臨床套用,生活套用,
形態特徵
性狀 果實類球形,直徑0.8~1.2cm;表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有3條較深的縱向槽紋,頂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凹下的果柄痕,兩端均具有淺棕色絨毛。果皮易縱向裂開,內分3室,每室含種子約10粒。種子呈不規則多面體,背面略隆起,直徑3~4mm,表面暗棕色,有皺紋。氣芳香,味辛涼略似樟腦。
原豆蔻:呈類球形,直徑1。2~1。8cm。表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有3 條較深的縱向槽紋,頂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凹下的果柄痕,兩端均具有淺棕色絨毛。果皮體輕,質脆,易縱向裂開,內分3 室,每室含種子約10粒;種子呈不規則多面體,背面略隆起,直徑3~4mm,表面暗棕色,有皺紋,並被有殘留的假種皮。氣芳香,味辛涼略似樟腦。
印尼白蔻:個略小。表面黃白色,有的微顯紫棕色,果皮較薄,種子瘦癟。氣味較弱。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化濕消痞,行氣溫中,開胃消食。用於濕濁中阻,不思飲食,濕溫初起,胸悶不飢,寒濕嘔逆,胸腹脹痛,食積不消。
來源
豆蔻出自《雷公炮炙論》。《唐本草》:豆蔻,苗似山姜,花黃白,苗根及子亦似杜若。《海藥本草》:豆蔻,其根似益智,皮殼小厚,核如石榴,辛且香,蒳草樹也。葉如芄蘭而小,三月采其葉,細破陰乾之,味近苦而有甘。《蜀本草》:《圖經》雲,豆蔻苗似杜若;春花在穗端,如芙蓉,四房生於莖下,白色,花開即黃;根似高良姜;實若龍眼而無鱗甲,中如石榴子;莖、葉、子皆味辛而香。十月收。《本草圖經》:豆蔻即草豆蔻也,生南海,今嶺南皆有之。苗似蘆,葉似山姜、杜若輩,根似高良姜,花作穗,嫩葉卷之而生,初如芙蓉,穗頭深紅色,葉漸展,花漸出,而色漸淡,亦有黃白色者,南人多采以當果實。尤貴其嫩者,並穗入鹽同淹治,疊疊作朵不散落。又以朱槿花同浸,欲其色紅耳。其作實者,若龍眼子而銳,皮無鱗甲,中子若石榴瓣,候熟,采之暴乾,根苗微作樟木氣。《綱目》:草豆蔻、草果雖是一物,然微有不同。今建寧所產豆蔻,大如龍眼而形微長,其皮黃白,薄而棱峭,其仁大如縮砂仁而辛香氣和。滇、廣所產草果,長大如訶子,其皮黑厚而棱密,其子粗而辛臭,正如斑蝥之氣,彼人皆用筆茶及作食料恆用之物。南人復用一種火楊梅偽充草豆蔻,其形圓而粗,氣味辛猛而不和,人亦多用之,或雲即山姜實也,不可不辨。 杜牧《贈別》詩:“娉娉嬝嬝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後蜀 歐陽炯《南鄉子》詞:“藤杖枝頭蘆酒滴,鋪葵席,豆蔻花間趖晚日。” 宋 陸游《小園春思》詩:“小軒愁入丁香結,幽徑春生豆蔻梢。” 明 許自昌《水滸記·聯姻》:“擁鴛衾夢繞 巫山,但豆蔻含胎可憐。”田漢《回春之曲》第一幕:“椰子肥,豆蔻香,你受著自然的紅豆蔻豐富的供養。”
製法
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鑑別
取[含量測定]項下的揮髮油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桉油精對照品溶液(必要時可分別加乙醇適量稀釋),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 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苯-醋酸乙酯(19:1) 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5% 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 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立即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含量測定
取豆蔻仁適量,搗碎後稱取30~50g,照揮髮油測定法(附錄Ⅹ D)測定。
藥用價值
[編輯本段]
性味歸經
辛,溫。歸肺、脾、胃經。
用法用量
3~6g,入煎劑宜後下。
貯藏
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備註
臨床套用
2、用於氣滯胸悶之症,可配厚朴、枳殼等同用。
3、用於濕溫初起,如屬熱盛者可配黃芩、連翹、竹葉等同用;濕重者可合淡滲利濕之品如滑石、苡仁、通草等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