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慮憲》是戰國時期的一篇闡述教學原理的文章,其文中觀點把教育提到了治國安邦的高度之上,體現了先賢們的遠見卓識。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發慮憲》
- 作品別名:《發慮憲》
- 創作年代:戰國
- 作品出處:《學禮》
- 文學體裁:文章
- 作者:朱子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作品讀解,作品出處,
作品原文
發慮憲(2),求善良,足以謏聞(3),不足以動眾(4)。就賢體遠(5),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6),其必由學乎!
作品注釋
⑵慮:思慮。憲:法則。
(3)謏(xiao)聞:小有聲明。
⑷動眾:感動聽眾。
(5)就:接近。體:親近。
(6)化:教化,教育。成:形成。
作品譯文
引發思慮,廣求善良,只能做到小有名聲,不足以感動民眾。親自就教於賢者,體念遠大的利弊,雖能夠感動民眾,仍然不足以教化人民。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風俗習慣,一定要從教育入手。
作品讀解
在儒家看來,教育同維護國家政治有密切關係,目的在於使人民順從,風俗淳樸。這一觀點把教育提到了治國安邦的高度之上,體現了先賢們的遠見卓識。
但是在強調這一觀點的同時,不知道先賢們是否想到過:如果人們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了較高的文化素養,那么還能為所欲為地施行“愚民”政策嗎?還能像噶羊群一樣憑几聲吆喝和幾記鞭笞而使之歸順嗎?
人民都變的聰明起來,的確對國家有好處,可以使國家繁榮富強。但對實行專制的統治者來說,人民變的聰明起來則未必是好事。因此,說這一觀點是“遠見卓識”,是說它超越了專制統治者的立場,具有開明的色彩。
作品出處
《發慮憲》出自《禮記》
《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該書編定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聖。戴德選編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禮記》,在後來的流傳過程中若斷若續,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聖選編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禮記》,即我們今天見到的《禮記》。這兩種書各有側重和取捨,各有特色。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了出色的註解,後來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並由解說經文的著作逐漸成為經典,到唐代被列為“九經”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經”之中,為士者必讀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