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光蘑菇

發光蘑菇

截至2009年發光蘑菇有64種,它們多數生長在黑暗地區。同年10月,舊金山州立大學丹尼斯-德斯賈爾丁在亞洲、中南美洲以及加勒比海地區,發現七種可在夜間發光的蘑菇,他將其中兩種命名為“Mycena luxaeterna(永恆之光)”和“Mycena luxperpetua“永久之光” 。這一發現在2009年後,使得在全球發現的能在夜間發光的蘑菇種類增加到了71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發光蘑菇
  • 種類:71種
  • 習性:多數生長在黑暗地區
  • 實質:會發光蘑菇
簡介,發光原因,相關研究,

簡介

發光蘑菇分布在世界各個大陸,最廣為人知的是螢光小菇Mycena chlorophos,又名螢光蕈、夜光茸。傳說古代希臘人用螢光蕈當小夜燈,日本的小笠原還有螢光蕈的專項旅遊名為“green-pepe夜晚之旅”(green-pepe為當地稱呼夜光茸用語),這項旅遊服務頗受好評。螢光蕈的壽命通常只有3天,白天如果將螢光蕈移至暗處,並不發光,直到傍晚時分才會發出淡淡的綠光。如果混亂它的“作息時間”,白天也是可以發光的,這說明螢光蕈的發光時間有周期性。小菇屬中另一個在我國廣為人知的發光物種是簇生孔小菇Mycena manipularis,子實體較小,菌蓋直徑1-3.5cm,半球形至扁半球形,表面濕潤近似透明,幼時白色,後漸為污白色,往往表面可透視到管孔和條棱。菌肉污白,較薄。菌管孔狀,長1.5-5mm,直生,蠟質,管口多角形,直徑0.5-1mm。菌柄生中央,圓柱形,中空,長3-5cm,粗0.2-0.3cm,白色至污白色,質脆,表面有細粉末至光滑,此種據記載可食用。子實體在暗處或夜間發出淡綠色螢光,尤其菌柄發光更為顯著,叢生或簇生於熱帶及亞熱帶闊葉林腐木上。

發光原因

為什麼發光蘑菇能發光呢?科學家經過研究,從發光蘑菇中分離出了螢光素和螢光酶,發光蘑菇的螢光源於一種被稱為牛奶樹鹼的抗氧化劑。不過,還必須藉助酶促反應,即牛奶樹鹼首先被羥化酶轉變為真正的螢光素,然後螢光素在螢光酶的酶促反應中因被氧化而發光。這樣就揭開了發光蘑菇的秘密所在。研究人員還發現,發光蘑菇的光亮度及其持久性是受環境溫度及水分的制約,同時也因蘑菇本身的營養條件及衰老狀態的改變而變化的。那么,發光蘑菇為什麼要發光呢?一般推測為蘑菇利用發光的方式以吸引特定昆蟲幫其散播孢子。在我國最常見的發光蘑菇有蜜環菌屬Armilaria、小菇屬Mycena、類臍菇屬Omphalotus等屬的蘑菇,它們生長在樹樁上或枯枝落葉上。

相關研究

為了捕捉到這種螢光蘑菇發出的詭異綠光,德斯賈爾丁博士及他在巴西的研究合作夥伴卡修斯·史蒂瓦尼博士不得不在"新月夜進入雨林,在茂密的樹叢里艱難前行,四處找尋,他們時不時會撞到樹",而且還要時刻提防毒蛇和正在覓食的美洲虎。他們利用數位相機拍下他們認為在暗室里可能會發光的蘑菇的照片。然後他們會分析這些照片,看一看有沒有蘑菇發光(有時肉眼根本看不到)。生物螢光是一種普遍現象,是指生物體能夠自己發光的能力。水母和螢火蟲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螢光生物,不過細菌、真菌、昆蟲和魚類等生物體也能通過不同化學方法發光。數個世紀以來,生物螢光真菌一直備受關注。從亮橙色有毒蘑菇奧爾類臍菇,到狐火(腐爛木頭裡的蘑菇蜜環菌發出的微弱、詭異的螢光)現象,可謂五花八門,令人驚嘆。螢光真菌為世界各地的文化提供了想像空間,德斯賈爾丁說:"人們通常都很害怕這些東西,常稱其為'幽靈蘑菇'。"研究人員認為,螢光真菌發光的方式同螢火蟲一樣,通過螢光素化合物和螢光素酶這些化學物質混合在一起發出螢光。螢光素酶是一種酶,它有助於螢光素、氧和水發生互動,生成能夠發光的新型化合物。不過科學家還未在真菌里發現螢光素和螢光素酶。他解釋說:"只要水和氧氣充足,它們可以24小時發光。而動物只有在活動時才能發光。這告訴我們,也許蘑菇體內與酶發生作用的這種化學物質很容易獲得,而且數量很豐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