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登邯鄲洪波台置酒觀發兵
- 創作年代:唐
- 作品出處:《李太白集》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李白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鑑賞,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我把兩赤羽①,來游燕趙間。
天狼②正可射,感激無時閒。
觀兵洪波台,倚劍望玉關。
請纓不系越,且向燕然山③。
風引龍虎旗,歌鐘昔追攀⑨。
擊築落高月④,投壺⑤破愁顏⑧。
遙知百戰勝,定掃鬼方⑥還。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①赤羽:指羽毛赤色的禽鳥,這裡指赤色旗幟。
②天狼:指天狼星。冬季夜空中最亮的恆星,是大犬座中的一顆雙星。
③燕然山:山名,即今蒙古國境內杭愛山
④落高月:指從月高的時候玩到月落的時候。
⑤投壺:古代的一種娛樂遊戲。
⑥鬼方:商時外族部落名,此應指反叛作亂的契丹。
白話譯文
我帶著兩支赤羽箭,來到燕趙之地遊歷。
正逢國家要發兵征伐外敵,因而受到感染,意氣風發。
在洪波台觀看兵士操練,手拿著劍遙望玉門關。
希望可以到燕然山去為國效力,而不是留戀於南方。
大風吹動軍旗,擊打著歌鐘,氣勢威猛。夜裡擊築、投壺為樂,可以暫時消去煩惱。
如此強大的兵力,一定可以百戰百勝,打敗契丹而凱旋。
創作背景
此詩為詩人於天寶十一年(752)北游幽州途中,在邯鄲洪波台看官兵操練儀式後所作,抒發自己北上抗敵、報效國家的豪情壯志。
作品鑑賞
文學鑑賞
詩中明言其行止目:“我把兩赤羽。來游燕趙間。”“請纓不系越,且向燕然山。”又抒其報國豪情日:“天狼正可射,感激無時閒。”“遙知百戰勝。定掃鬼方還。”或謂“發兵”指天寶十載安祿山討契丹事,“請纓不系越”句亦涉同年發兵征雲南事。總觀全詩,乃北游途中抒懷之作.似不宜以時事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