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陽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夏代為古綸國,自古為郡縣重鎮。名勝古蹟繁多,有仰韶文化時期的領陽遺址和龍山文化時期的郭寨遺址、劉相遺址,現有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靈山
- 外文名:zhongling mountain
- 地理位置:河南省登封市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早9:00晚5:00
- 景點級別:國家級風景區
- 門票價格:200
- 占地面積:130 m
- 著名景點:龍泉、龍潭
潁陽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夏代為古綸國,自古為郡縣重鎮。名勝古蹟繁多,有仰韶文化時期的領陽遺址和龍山文化時期的郭寨遺址、劉相遺址,現有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
潁陽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夏代為古綸國,自古為郡縣重鎮。名勝古蹟繁多,有仰韶文化時期的領陽遺址和龍山文化時期的郭寨遺址、劉相遺址,現有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潁陽論壇登封潁陽論壇、建於2009年2月16號,已經兩...
秦稱潁陽縣。西漢屬潁川郡。晉廢潁陽縣入級氏縣(今偃師縣堪氏鄉)。隋為綸氏縣。唐先設武林縣又改為潁陽縣。北宋慶曆二年(1042年),併入登封縣。清初為登封縣八鎮之一,清末為余柳里。1929年,為八區。1936年,屬三區。1948...
登封市潁陽鎮第二國小 登封市潁陽鎮第二國小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所獲榮譽 2017年7月3日,登封市潁陽鎮第二國小獲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簡介 潁陽村[Yǐngyáng] 在河南省登封縣城西25公里處。詳情 漢設綸氏縣。北魏改潁陽縣。隋改武林縣,後復為綸氏縣。唐設武林縣,又復稱潁陽縣。治所均設於此。因屬潁川郡,又位於狂河之北,故名。潁陽鎮人民政府駐此。
登封市潁陽鎮人民政府(People's Government of Yingyang Town, Dengfeng City),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潁陽鎮潁西村1號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統一領導下的國家行政機關,鎮人民政府設鎮長、副鎮長,每屆任期五年。主要職責 1、...
鬧歌本來是用來祭祀祈雨的,隨從時代的發展,漸漸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嵩山鬧歌曾多次參加登封、鄭州及省民間社火大賽,受到了觀眾的讚嘆。歷史文化 楊嶺村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抗日戰爭期間,以皮定均為司令的豫西抗日根據地在此...
《潁陽東溪懷古》是唐朝創作的詩辭,作者是崔曙。作品原文 潁陽東溪懷古 靈溪氛霧歇,晈鏡清心顏。空色不映水,秋聲多在山。世人久疎曠,萬物皆自閒。白鷺寒更浴,孤雲晴未還。昔時讓王者,此地閉玄闕。無以躡高步,淒涼林壑間。
潁陽鎮因秦、漢時期在此設定過潁陽縣得名。文物古蹟 潁陽鎮境內遍布遺存,出土有新石器時期、商、周、戰國、秦、漢等不同歷史時期的大量文物,留有春秋時期的城潁(又名鄭莊公城)、鄭莊公墓、著名歷史事件——“鄭莊公掘地見母...
潁陽山居,指元丹丘在潁陽新築別業。山居,山中的居處。謝靈運《山居賦序》:“古巢居穴處曰岩棲,棟宇居山曰山居,在林野曰丘園,在郊郭曰城傍。”2.潁水:源出河南登封西南,至安徽壽縣正陽關入淮。3.元君:指元丹丘。4.蒼生望...
學校有教職工64人,在校學生700餘人,占地面積54694m2,建築面積10310 m2,生源主要來自登封、石道、君召、潁陽,擁有教學樓、實驗樓、教師辦公樓、學生住宿樓,餐廳等配套設施齊全,建築布局合理,錯落有致。學校擁有十八個現代化的多媒體...
《潁陽三月雨雪歌贈丁元父》是明代區大相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潁陽山中三月雪,拂石點苔映春月。行人三日嵩峰游,欲行不行心斷絕。古稱洛邑天地中,三月胡為尚朔風。岩前看竹微微翠,澗底尋花悄悄紅。登封主人有異政,去國憂...
鳳門山位於登封市西北,潁陽鎮與偃師、伊川的結合部,又名大風門山。地理環境 屬嵩山山脈,為雙龍山主峰。東西走向,東連小槐樹山,西接伊川境內的歪咀山,南鄰北窯,北靠雙龍山。鳳門山海拔986.3米。因山下有風溪水(即潁陽東河...
孫國文,男,漢族,1978年1月出生,家住河南省登封市潁陽鎮安寨村。2006年參加工作,201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畢業於河南省委黨校經濟管理專業,本科學歷。於2017年10月開始籌建“登封市野生植物保護研究會”。與2018年8月他們取得了有...
王金堂 王金堂,男,河南省登封市潁陽鎮王村人,1949年12月參加革命,生前為志願軍40軍120師炮團3營7連司機。
張中順 張中順,男,河南省登封市潁陽鎮安寨村人,1948年9月參加革命,生前為志願軍67軍199師596團機槍組長。
潁考叔在嵩山的遺蹟有位於登封潁陽鎮的潁考叔祠堂,人稱“純孝伯祠”現仍存王沂撰寫的《重修孝伯廟碑》;後人在登封的石道鎮、潁陽鎮都建有潁考叔廟。潁陽的潁考叔廟宋時改建為書院,元順宗還特贈“潁谷書院”匾額。人物介紹...
登封芥菜,河南省登封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登封芥菜產於登封市境內海拔320米以上的中西部山區。適宜種植芥菜主要分布於君召、石道、潁陽、大金店、送表等五個鄉鎮。登封芥菜個頭圓潤,辛辣味濃,質地脆嫩,水份充足,富含碳水化合...
紫雲山,又名中靈山、石堂山或安坡山。位於中嶽嵩山西麓的潁陽之北,矗於登封、偃師二市的交界處,距登封市中心35公里,離九朝古都洛陽市40公里。北眺黃河,南望馬鈴,西接龍門,東連少林,屬嵩山余脈,是人類的發祥地之一。海拔1318...
參稽李頎詩歌,知為河南潁陽(今河南登封)一帶人。東川實指潁水一支流。頎有別業在其旁,入仕前後均久居於此。後人因多稱“李東川”。《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唐東川人。人物成就 作品存錄 《新唐書·藝文志》著錄李頎詩集1卷。今...
玉作車轅蒲作輪,當初不起潁陽人。一家總入嵩山去,天子何因得諫臣。詞句注釋 ①車轅:大車前部駕牲口的兩根直木。《馬詩》“西母酒將闌,東王飯已乾;君王若燕去,誰為曳車轅?”②潁陽:河南省登封市境內,因在潁河之北而得名...
嵩陽”、“中嶽”、“少林”三次造山運動,又受“燕山”運動影響而成。山體以嵩山石英岩為主,次為片岩。山表為褐土,山上多植櫟、柏、刺槐、核桃、杏等林木,覆蓋率23%。礦藏有花崗岩。南麓有李莊林場,伊水支流潁陽東河源於此。
晉屬洛陽府潁陽縣。北魏屬潁陽縣。隋為綸氏縣。東魏、唐歸嵩陽縣。五代屬潁川郡。北宋屬河南府潁陽縣君召鎮。元屬陽城縣君召鎮。明屬登封縣。清為登封縣余柳里君召鎮。民國元年(1912年),屬洛陽地區登封縣王石里君召鎮。1949年...
(生卒年待考),千岩裔孫;河南登封潁陽鎮人。明朝將領,朝鮮、韓國千氏鼻祖。明萬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定居朝鮮半島(今韓國),任正二品資獻大夫,封花山君。後被朝鮮國王重用,身居要職。人物介紹 據韓國潁陽千氏宗譜載,千氏...
嵩陽縣 隋大業元年(605)改綸氏縣置,屬豫州。治所在今登封市西南潁陽鎮潁陽村,因城居嵩山之南故名。隋置。唐初屬洛州。萬歲登封元年 (696)改名為登封縣。神龍元年(705)復名嵩陽縣,二年(706)又改登封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