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天目山望雲海》是詩人陳曾壽創作的一首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登天目山望雲海
- 作者:陳曾壽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詩
《登天目山望雲海》是詩人陳曾壽創作的一首詩。
《登天目山望雲海》是詩人陳曾壽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山僧茶飯家常事,過客驚人句欲攜。出壁糾枝兼石大,裹身龍氣壓天低。泉飛寒灑秋衣濕,鐘落初分咫尺迷。離合神光時一見,群真端冕半身齊。1作者簡介陳曾壽(1878-1949) ...
西嶺垂虹”。 雲海也是東天目山一景觀,古稱“雲海奇觀”。攀登天目山攬勝,常是去霧繚繞變幻無窮,猶如身臨海上,漂緲虛無,觀銀濤萬頃,而越水吳山皆在飛花滾浪之中,瞬息間雲消煙散,萬道金光。 東天目山的興起,是因昭明太子而來。梁武帝長子蕭統,天監元年立為太子,因殯葬其母帝被太監鮑邈之誣陷後,...
《天目》是明代文學家袁宏道創作的一篇遊記。文章記述作者遊覽天目山的過程。開頭對天目山作總體介紹,接著集中筆墨依次寫出天目山的七絕景色,最後依時間順序按遊蹤輕點幾處景物。全文結構嚴謹,對話幽默風趣,言談笑貌歷歷在目,體現了景中有人的特點,同時景物描寫精練、形象,取得了以少勝多的藝術效果。作品原文 天...
淨慧寺,位於杭州西天目山寺廟,開放時間是08:00-16:00。淨慧寺,自然景色優美,四季俱佳,夏日涼爽無比,素有“大樹王國”和“清涼世界”之美譽,堪稱長江“金三角”上的一顆綠寶石,為古今攬勝之地。西天目山植被覆蓋率達95%以上,森林景觀獨樹一幟,以“古、大、高、稀、多、美”稱絕於世。歷史淵源 西...
明代有100多位文人登天目山窮幽探奇,吟詠志游,留下詩文160多篇。而且在天目山拍攝的電影電視劇風光片記錄片已經有60餘部。如果說金華橫店是一座人為建造的影視城,那么天目山就是一座天然的綠色生態影視基地。主要景點 自然景觀 仙人頂 即西天目山峰頂,海拔1505.7米。有一石柱,名天柱峰,柱上原有清代石刻"...
峰頂有一平台,稍作前傾,山風激盪。四面峰伸處,有一天目松,虬枝俯谷,翠蓋摩空,姿態優美。仙人頂是西天目山頂峰,這裡海拔1507米,東望東天目山大仙峰,北眺龍王山龍王尖,三峰鼎立,眾山俯伏。極目遠眺,天地遼闊,胸懷坦蕩。在頂峰可觀日出,雲海,偶能看到罕見的“天目寶光”。二、西天目美食 山珍美味,堪...
蓮花峰絕頂處方圓丈余,中間有香砂井,在萬里晴空時,可東望天目山,西望廬山,北望九華山。雨後,縱觀八面雲海,更為壯觀。北海景區 黃山北海景區是黃山景區的腹地,在光明頂與始信峰、獅子峰、白鵝峰之間,東連雲谷景區,南接玉屏景區,北近松谷景區。是一片海拔1600米左右的高山開闊地帶,面積1316公頃。北海景區...
蓮花峰絕頂處方圓丈余,中間有香砂井,置身峰頂,遙望四方,千峰競秀、萬壑生煙,在萬里晴空時,可東望天目山,西望廬山,北望九華山和長江。雨後,縱觀八面雲海,更為壯觀。從蓮花峰下山,過龜蛇二石、百步雲梯,穿過蓮花洞,便來到鰲魚峰。此峰高1780米,峰以形名,那巨大高昂的鯨首,大有鯨吞天地之勢。 下...
為天目山題《靈山法乳》八月《家庭》雜誌發表徐剛的文章《學富五車的文懷沙》二〇〇三年 七月,“文懷沙書畫展”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隆重舉行。八月,應邀訪問日本,會晤前首相羽田孜。九月,《文懷沙藝術網》開通,主要介紹文懷沙先生的書法和詩詞。十二月,作《擊空明兮溯流光——老小友:畫家程熙印象》二〇〇四年 ...
大廈庵坐落在九華街化城寺西,位於九華山上。 九華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藏菩薩道場,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它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黃山、九華山、天目山)之一。位於安徽省池州市東南境,西北隔長江與天柱山相望,東南越太平湖與黃山同輝,是安徽“兩山一湖”(黃山、九華山、太平湖)黃金旅遊區的...
輕盈雲海隙處,看得見山下晶晶的水珠。休寧的白岳山,青陽的九華山,臨安的天目山,九江的匡廬山。遠處如白煉一條浮著的,正是長江。這時彩虹一道,掛上了天空。七彩鮮艷,銀海襯底。妙極!妙極了!彩虹並不遠,它近在眼前,就在觀察台邊。不過十步之外,虹腳升起,跨天都,直上青空,至極遠處。仿佛可以從這...
線路北起長興水口鄉森林康養名鎮,向南串聯下渚湖國家濕地公園、莫乾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安吉魯家村省級森林人家、余村省級森林人家和臨安指南村省級森林人家,至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涉及3處自然保護地。線路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誕生地,是鄉村振興的典型示範地,是全國避暑休閒、精品民宿的聚集地,是...
漢代道教大宗張道陵修道於天目,唐朝代以後,名僧輩出,成為臨濟宗的中興之地。現在的東天目景區是省級自然保護區,景區分四個區塊,它們分別是:東瀑大峽谷、林海大瀑布(西瀑大森林)、昭明大禪院和天目大仙峰。在自然景觀方面,東天目山主要表現在峽谷、瀑布、森林、雲海等。東瀑大峽谷 全長1.2公里,海拔200米至...
從蓮花嶺至蓮花峰頂約1.5公里,這段路叫蓮花梗,沿途有飛龍松、倒掛松等黃山名松及黃山杜鵑。蓮花峰絕頂處方圓丈余,中間有香砂井,置身峰頂,遙望四方,千峰競秀、萬壑生煙,在萬里晴空時,可東望天目山,西望廬山,北望九華山。雨後,縱觀八面雲海,更為壯觀。從蓮花峰下山,過龜蛇二石、百步雲梯,穿過蓮花洞...
江南天池,處於浙江省天目山北麓的安吉縣境內,位於海拔近千米的天荒坪,在翠竹簇擁、群山環抱之中,它以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為依託,將雄偉的電站建築與秀麗嫵媚的自然風光結合,成為了安吉生態旅遊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開放時間為全年09:00-17:00。江南天池,四季如畫,集自然美景、運動休閒...
括蒼山吸引人之處有兩點,一是冬季霧松,一是由33個風車組成的風力發電場,還有一點就是在主峰米篩浪環望四周,括蒼山脈綿延的山峰起伏有致,大有一覽眾山小之豪邁。五、六月份的括蒼山霧,更使人感到似乎飄然仙境,心曠神怡。漫山紅綠相間,絢爛奪目的清秀景色時而歷歷在目,時而隱沒雲海之中。無際的雲海,...
某年大旱,禾苗枯黃,人畜乾渴、難以保命;五女欲救眾生,日以繼夜,挖井覓泉,歷時十餘日而不果;五女勞累、陸續昏厥倒地;恰逢觀音菩薩登蓮座駕祥雲巡視東西天目,途經竹海,見狀憐惜,抖柳枝灑甘露,晶瑩五滴甘露落塵,即刻五眼清泉湧現,匯成甘洌清流,後人謂五女泉也。為救治患病災民,大慈大悲觀世音又令五...
登上碑頂,山、礁、灘、雲、天、海,景色盡收眼底,令人心醉神迷。小西天 小西天位於枸杞島小西天頂峰西側,海拔119.3米,為枸杞島最高點。“小西天”四季常青,是登山看海、觀日、聽濤(海濤及松濤)的最佳去處:夕陽西下,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停泊著漁船,非常美麗,若遇大風過境,海面頓時滔滔,驚濤拍岸...
道家最早進入南嶽的傳人為東漢末期張道陵,他自天目山游南嶽,謁青玉壇、光天壇,禮祝融祠。其後則為皮元與王穀神。宋·陳田夫《總勝集》載:“皮元與王穀神同居南嶽的去龍峰棲真觀,胎息還元,數年成道。晉武帝司馬炎封王穀神為太微先生,皮元為太素先生”。漢至魏晉,道家一熱衷於是煉內丹,即今所謂氣功。燒丹...
內可晨觀日出,夕眺晚霞,陰看雲海蜃樓,冬賞雪景霧凇。內山脈縱橫,其頂較平緩,山坡較陡峭,自然形成了眾多的溪澗和瀑潭,為甬江、曹娥江和奉化江三江之源。其中黑龍潭由三級瀑布組成,兩邊山體陡峭,去潭之路艱險難行。潭水碧綠,清澈見底,卵石游魚歷歷在望。深處一飛瀑攀崖而瀉一,如龍撲水,飛珠舞玉。明末...
古荒山脈、神之失樂園、死亡谷地、天鬼林、靈手山、流荒河、北極冰原 《天洪大陸》《天玄大陸》...古天源界 黑石城、天龍山脈、碧水河、古神山脈、冰河谷、天靈山脈、石陽河流域、東陽山、寒月嶺、天目山、回音谷、天星山、天虹聖城、黑龍聖城、浮雲山、蓮花山、南山聖城、七星山、漁夫山、天蠶谷、紅雲谷、玄火...
南北湖的群山為天目山余脈,由環湖十一峰、三灣六山、濱海六山等諸山組成。南北湖的土壤有紅壤類、潮土類、鹽土類、水稻土等4個土類,7個亞類,11個土屬,19個土種。在平原地區,長山河以東為粉泥土,滬杭公路以北為青紫泥土;山區,大部分為黃泥土,少部分為石礫土;海塗主要為塗砂土、土鹹砂土和輕鹹砂土...
牛背梁保護區地處秦嶺腹地,層層山巒與莽莽森林把保護區與外界塵囂遠遠隔開,生態景觀優美,地理人文景觀、生物景觀、水景景觀和壯觀的氣象景觀等交相呼應。區內怪石嶙峋,雲海洶湧,奇峰高聳,幽谷碧潭,林蔭蔥蘢,一年四季各不相同。保護區功能區劃為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其中核心區面積5725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
絕頂處方圓丈余,名曰“石船”,中有一池一稱“香沙池”。登上峰頂,如置身雲霄,江河一線,雲天一色,俱在遠眺之中。在晴朗的日子,可以東望天目,西瞻匡廬,北窺九華與長江。雨後初晴,四面八方的雲海盡收眼底,無比壯觀。據傳,古代峰頂常有“天馬”出沒。蓮花峰頂還有一奇觀,就是絕頂四周鐵索上掛滿了各式...
他與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中央大學農學院等合作,派遣技術人員和工人組成工作隊到安徽黃山、浙江天目山、江蘇宜興、江西廬山等地採集野生苗木15800多株,種子1500多號,開創了大規模野生樹種馴化栽培的先河。傅煥光在負責建設總理陵園的同時,十分關心陵園附近以及南京市的園林綠化建設。靈谷寺、紫金山天文台、中山文化...
東與大隱和寧波市江北區乍浦鄉接壤,南靠四明山倚山臨姚江,西南與陸埠鎮交匯,北瀕慈江與丈亭鎮、三七市鎮隔水相望。境北部河網交織、地勢平坦,是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南部以山區、半山區為主,森林植被繁茂,主要山脈有車廄山、單于山、石嵩山、毬山、天目山,黃墓山(覆船山)等。其中車廄山、黃墓山為餘姚...
可謂十年磨一劍,“國際春城”昆明、“避暑之都”貴陽、“夏日聖地”哈爾濱、“生活搖籃”麗江、“崑崙夏都”西寧、“海天送爽“青島、“山海仙邦”煙臺、“世界農都”北大荒新城鎮群、“涼都秘境”六盤水等50個避暑名城形象,“萬尊顯通”五台山、“報國無塵”峨眉山、“炎涼已忘”雞公山、“晨春夜秋”天目山暨...
黃山山脈,是皖南山地的中樞。主幹沿北東向南西展布,綿亘150公里,東接皖浙交界的天目山,西南蜿蜒至江西境內,北與九華山相連,南至屯溪盆地。主要分布於旌德縣、績溪縣、石台縣、歙縣,黟縣和黃山市之間,是長江下游與錢塘江的分水嶺。黃山風景區橫亘在黃山市、歙縣、黟縣和休寧縣之間,面積為160.6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