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型人格又稱表演型人格或歇斯底里人格,其典型的特徵表現為心理發育的不成熟性,特別是情感過程的不成熟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癔症型人格
- 外文名:Hysterical personality
- 原因:早期親職教育有
- 特點:父母溺愛孩子
- 表現:生理年齡與心理年齡不符
簡介,病因,心理因素,遺傳,人格因素,軀體因素,表現,症狀,治療方法,
簡介
癔症型人格產生的原因一般認為與早期親職教育有關,父母溺愛孩子,使孩子受到過分的保護,造成生理年齡與心理年齡不符,心理發展嚴重滯後,停留在少兒期的某個水平,因而表現出癔症型人格特徵。另外,患者的心理常有暗示性和依賴性,也可能是本類型人格產生的原因之一。
具有這種人格的人的最大特點是做作、情緒表露過分,總希望引起他人注意。此類型人格障礙多見於女性,各種年齡層次都有,尤以中青年女性為常見,一般年齡都在25歲以上。
癔症型人格產生的原因尚缺乏研究,一般認為與早期親職教育有關,父母溺愛孩子,使孩子受到過分的保護,造成生理年齡與心理年齡不符,心理發展嚴重滯後,停留在少兒期的某個水平,因而表現出癔症型人格特徵。另外,患者的心理常有暗示性和依賴性,也可能是這類型人格產生的原因之一。
病因
心理因素
癔症的診斷標準中十分強調癔症的發生與心理刺激密切相關。家庭不和睦、婚姻不滿意、同事糾紛、自尊心受損等矛盾引起的氣憤、委屈、恐懼、憂慮等內心痛苦,均可導致本病的發生。在第一次發病的前一周內可以追溯到這種明顯的心理刺激因素,把其作為診斷癔症的必備標準之一。但是在以後的這種發作中就不一定有明顯 心裡刺激存在,這可能是遇到與第一次發病在內容和情景上有聯繫的其他因素,也可以是當病人回憶起第一次發病時的體驗,經過暗示與自我暗示作用,只要病人有自我感覺到的心理衝突的存在,該病的發作就成為可能。但實際上這是心理因素與癔症素質相結合的結果。有時病人並不能意識到這些誘因,但如仔細詢問病人,多可以影響本病症狀的產生和內容。
遺傳
一般來說,癔症的遺傳因素不是太明顯。但也有研究結果表示癔症與遺傳有一定的關係。通過研究發現,癔症病人中 A 型血的比例大於正常人群。
人格因素
通常認為,具有癔症性人格者易患癔症。所謂癔症人格,即表現為情感豐富,具有表演色彩,以自我為中心,富於幻想,暗示性高。病人的情感活躍、生動,但膚淺、幼稚,情感反應過分強烈,帶有誇張和戲劇性色彩,易受環境影響而發生改變,判斷是非的標準也往往從感情出發,對人對事易感情用事。病人能輕易地接受周圍人的語言、行動、態度的影響,具有高度的暗示性,特別富於幻想,內容生動,易於把現實和幻想互相混淆,而給別人造成病人在說謊的印象,甚至病人本人也難以分辨;具有自我中心傾向,過分誇耀自己,喜歡當眾表現,成為大家注意的中心。具有癔症個性的人在受到挫折、心理出現衝突或接受暗示後容易產生癔症。但這類人格特徵並不是產生癔症的必要條件,實際上癔症病人完全具有上述病態人格特徵者只在少數。癔症性格特徵的病人,往往在對於一般人來說並不是太強烈的精神因素作用下即可發病,而一些不屬於這類人格的人在強烈或持久的心理因素下,同樣可以發生癔症,但其症狀持續時間較短,也較少復發。
軀體因素
臨床表現神經系統的器質性損害有促發癔症發作的傾向。多發性硬化、顳葉局灶性病變、散發性腦炎、腦外傷等均可出現癔症樣的發作。突出的癔症表現有時掩蓋特殊的神經系統特徵和症狀而造成的誤診。有人發現腦幹上段水平及以上結構的腦器質損害可導致癔症症狀,而此水平以下的神經系統損害則很少導致癔症發作,因此有人便認為癔症是間腦、下丘腦疾病的範疇。
表現
癔症型人格的表現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
1.引人注意,情緒帶有戲劇化色彩。這類人常好表現自己,而且有較好的藝術表現才能,唱說哭笑,演技逼真,有一定的感染力。有人稱她們為“偉大的模仿者”、“表演家”。她們常常表現出過分做作和誇張的行為,甚至裝腔作勢,以引人注意。
2.高度的暗示性和幻想性。這類人不僅有很強的自我暗示性,還帶有較強的被他人暗示性。她們常好幻想,把想像當成現實,當缺乏足夠的現實刺激時便利用幻想激發內心的情緒體驗。
3.情感易變化。這類人情感豐富,熱情有餘,而穩定不足;情緒熾熱,但不深,因此他們情感變化無常,容易激情失衡。對於輕微的刺激,可有情緒激動的反應,“大驚小怪”,缺乏固有的心情,情感活動幾乎都是反應性的。由於情緒反應過分,往往給人一種膚淺,沒有真情實感和裝腔作勢甚至無病呻吟的印象。
4.視玩弄別人為達到自我目的的手段。玩弄多種花招使人就範,如任性、強求、說謊欺騙、獻殷勤、諂媚,有時甚至使用操縱性的自殺威脅。他們的人際關係膚淺,表現上溫暖、聰明、令人心動,實際上完全不顧他人的需要和利益。
5.高度的自我中心。這類人喜歡別人注意和誇獎,只有投其所好和取悅一切時才合自己的心意。表現出欣喜若狂,否則會攻擊他人,不遺餘力。
此外,此類患者還有性心理發育的不成熟,表現為性冷淡或性過分敏感,女性患者往往天真地展示性感,用過分嬌羞樣的誘感勾引他人而不自覺。
症狀
《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中,將癔症型人格障礙的症狀診斷標準定為,患者至少具有下述項目中的三項症狀:
1.表情誇張像演戲一樣,裝腔作勢,情感體驗膚淺。
2.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響。
3.自我中心,強求別人符合他的需要或意志,不如意就給別人難堪或強烈不滿。
4.經常渴望表揚和同情,感情易波動。
5.尋求刺激,過多地參加各種社交活動。
6.需要別人經常注意,為了引起注意,不惜譁眾取寵,危言聳聽,或者在外貌和行為方面表現得過分吸引他人。
7.情感反應強烈易變,完全按個人的情感判斷好壞。
8.說話誇大其詞,摻雜幻想情節,缺乏具體的真實細節,難以核對。
一般來講,此類型的人格障礙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的逐漸成熟而症狀減輕。但這不能保證可以不治而愈,在應激狀態下還有可能發生癔病症狀。
治療方法
對此類型人格障礙可從如下幾個方面加以治療:
1. 提高認識,幫助患者了解自己人格中的缺陷。只有正視自己,才能揚其長避其短,適應社會環境。如果不能正視自己的缺陷,自我膨脹,放任自流,就會處處碰壁、導致病情發作。
2.情緒自我調整法。癔症型人格的情緒表達太過分,旁人常無法接受。所以具有此種人格的人要改變這種情—況,首先要做的便是問目己的親朋好友作一番調查,聽聽他們對這種情緒表達的看法。對他們提出的看法,千萬不要反駁,要捫心自問,這些情緒表現哪些是有意識的,哪些是無意識的;哪些是別人喜歡的,哪些是別人討厭的。對別人討厭的要堅決予以改進,而別人喜歡的則在表現強度上力求適中,對無意識的表現,可將其寫下來,放在醒目處,不時自我提醒。此外,還可請好友在關鍵時刻提醒一下,或在事後請好友對自己今天的表現作一評價,然後從中體會自己情緒表達過火之處,以便在以後的情緒表達上適當控制,達到自然、適度的效果。
3.升華法。前面講過,癔症型人格患者有一定的藝術表演才能,我們不妨“將計就計”,讓她們把興趣轉移到表演藝術中去,使患者原有的淤積能量到表演中去得到升華。事實上,許多藝術表演都有一定的誇張成份,為了使觀眾沉浸到劇情中去,演員必須用自己的表情、語言去打動他們。因此,癔症型人格的人投身於表演藝術是一條很有效的自我完善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