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狗浪

瘋狗浪

網上流行的“瘋狗浪”其實是一種長波浪,是由各種不同方向的小波浪匯集而成,再遇到礁石或是岸壁即突然強力撞襲而捲起猛浪,它也可能是由許多碎浪組合而成一條較長的波浪,尤其是當遇到V形海岸時即有極大的衝擊力。

“瘋狗浪”的生成起因於風的送刮,持續的東北季風吹刮與同類風速共振的波浪,往往生成巨大的涌浪,這層巨大的厚水塊到達岸邊後,將作用力傾瀉於海邊的某一海角,崩注的浪塊就是“瘋狗浪”。有學者認為是,移動性的小風暴,或不同波長、方向的波浪相位特異疊加所造成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瘋狗浪
  • 外文名:Rogue Wave
  • 起源:台灣
  • 成因:海底山崩、長涌浪、潮汐作用
  • 危險時期:有冬季風、夏季風和颱風時
名稱起源,研究歷史,成因,主要危害,防範措施,案例調查,

名稱起源

台灣海洋大學許明光、曾俊超等調查,發現“瘋狗浪”一詞是從1986年起才出現在報章雜誌上。台灣媒介多有報導關於在台灣東北部海岸戲水、垂釣或遊覽等活動時,有人被突如其來的大浪捲入海中的悲劇發生。即便水性強的漁民在捕撈作業時,遇上“瘋狗浪”也無法倖免遇難。由於此種大浪突如其來非常危險,因此,當地民眾稱之為“瘋狗浪”。

研究歷史

最早較系統地研究“瘋狗浪”的學者是台灣海洋大學許明光、曾俊超和成功大學高家俊教授,他們收集了從1951年到1992年底見於報端的“瘋狗浪”報導共約140餘件,排除已知的有颱風侵襲時在海邊戲水而遇風浪捲走或不熟水性不小心滅頂之事外,共得73案例。
為了探究“瘋狗浪”的成因,他們在東北角地區裝置超音波測波儀,進行監測,並裝設人造衛星合成孔徑雷達進行全天候監測海面起伏,可惜的是至今都未記錄到能夠說明問題的資料。就“瘋狗浪”發生的季節、地點、表現形式來看,發現以季節來說,秋冬及春夏交替之際事件較多。以地區而言,台灣東北部發生的次數最多,其中不少事件與颱風有關,其中有些颱風離台灣很遠,氣象部門也沒有發布海上颱風警報,釣友疏忽了颱風涌浪的潛在威脅而遇難,此有待數值模擬來驗證。剔除颱風的長涌,仍有為數極多的“瘋狗浪”成因不明,有待實測資料的收集及後續的數值摸擬。
談到天災,最令人恐慌的是不知道災難何時降臨。如颱風龍捲風、地震、海嘯山崩、水災、旱災等均為大自然的物理現象,由於科學的進步,大部分天災已了解了其成因並能預報,降低了人們的恐慌感。雖然“瘋狗浪”事件每年傷亡人數比其它重大天災、人禍等少得多,然而不知何時發生的潛在威脅是岸邊礬釣、海上作業、海岸工程施工者們的擔憂。

成因

海底山崩引起
當海底山崩發生之時,巨大的砂石和沉積物滑落,而此時所引起的震動,形成震波傳遞,一部分從海底地殼傳出,一部分藉由海水傳遞。在震波傳遞中,P波可借固體和液體傳出,而S波不能由液體傳遞,所以在此,能量的傳遞是P波所引導。若此能量主要以海浪來消耗和傳遞而非聲與光,的確是可能引起一個掀天大浪,但疑點是,震波傳遞是四面八方傳出,而且藉由海底地殼傳出的波,應當也會測得其引起的微震,但並無直接證據說明在發生『瘋狗浪』的前後,遠處有收到地震的反應。
長涌浪引起
“瘋狗浪”究竟是怎么回事,至今沒有明確的定義,對其成因的研究有待深入。台灣有關專家比較一致的看法, “瘋狗浪”是長涌造成的,而颱風與季風都有可能產生長涌浪。經查證有部分“瘋狗浪”事件確與颱風有關,這已被台灣和大陸沿海的觀測事實所證實,根據台灣多位學者的看法,“瘋狗浪”很可能是由東北季風颱風、地形、波浪、潮流等原因造成,然而,何種原因起重要作用,又在哪一種地形或哪一種風向、流速情況下最可能發生,需進一步研究。人們知道了“瘋狗浪”的存在和特點,當在海邊遊玩時,要特別小心,避免被突如其來的“瘋狗浪”吞噬,造成悲劇。隨著專業人員對“瘋狗浪”的成因的深入研究,可以相信,對其預報也終將成為現實。到那時,垂釣者和來海邊的旅遊觀光者就能擺脫“瘋狗浪”的陰影,真正享受到海邊休閒的樂趣。
由物理上來說,當波相遇的時候,不論同向或反向,波都會有疊合的情況,但疊合的情況是使波成長或消減全看疊合時的各波位置。
在不同的波浪相遇時,若η1=a sin(k2 x-σ1t);η2=a sin(k2x-σ2t)
合成後:ηtotal=η1+η2
=2a cos[1/2(k1-k2)x-1/2(σ1-σ2)t]sin[1/2(k1+k2)x-1/2(σ1+σ2)t]
若疊合的波以波峰相疊,所得疊合波便很大,若疊合的波很多,而且又是波峰相疊,則滔天大波並非不可能,唯機率很小。
若波浪自深海區慢慢往淺\水區傳遞時,由於水深已經改變,根據波的物理性質來看,原先深水波的波速、波長、波高,都會因此改變。在波速方面,我們知道波速C2=g/k tanh kd.也就是波浪之行進是深水波快於淺水波,所以深水波至淺\水區時,在速度上就變慢了,但波高卻也變高了,其原因是當波傳遞時,理論上是能量守恆的,能量值E=1/8 ρgH2而推論出淺水區波高H和深水區中波高H0的比:
H/H0={2cos2(kd)/[2kd+sinh(2kd)]}1/2所以波浪自深水區進入淺水區時,波高先消減,直到水深比0.159倍深水波波長小時,波高就會急速增加。
再回到主題,當遠處深海區傳來長波進入淺海時,前面的波先進入淺\水區,波速變慢、波長變小,波長先削減再成長,待波陸續進入淺水區之後,波高急遽增長,繼而後面的部分因水較深而趕上,波浪向前聳立而破碎,形成人言之“瘋狗浪”。
潮汐作用下的結果
我們將海面周期的起落運動稱為潮汐。潮汐乃是由月球和太陽對地球的引力作用下的結果。當日月的引力同向時,會引起滿潮;日月引力正好相反時,則引起乾潮。另外,已知海水的運\動有摩擦力及慣性力的影響,所以潮在淺海進行時,會因海底摩擦而使波形改變為不對稱的波形。潮汐亦屬長波,越至淺\海摩擦力越大,波形越高,在滿潮時,潮水本來就高,加上摩擦力作用,使得波浪更高。如此一來被稱為『瘋狗浪』也不無可能;乾潮時,推測為海水退後很多以後,累積的能量繼而反撲回岸上,造成“瘋狗浪”的產生,其浪的巨大可想而知。

主要危害

(一)兇猛強烈的海浪,不斷地侵襲海岸,岸邊只有人垂釣或游泳,則很容易被海浪捲入,這是“第一類型瘋狗浪”一如同真正的瘋狗,見到人就攻擊,避免災害的方式,就是遠離它。
(二)天氣良好,海上平靜無風,突然在岸邊出現一道大浪,衝擊海岸,此時如岸上有人,則很容易被捲入海中,這是“第二類型瘋狗浪”一如同正常的狗,突然張口咬人,很難預防。前面提過每年5至7月及10至2月的時期所謂的瘋狗浪事件出現較多,其實這就告訴我們這種事件與季風有關。台灣的地理位置處於季風區,每年大約6至9月吹西南風,而10月至隔年3月吹東北風,其餘時間為季風轉型期。波浪的大小與風的強度,吹風時間的長短及風在海面吹過的距離成正比。然而季風並非在台灣附近才有,它吹到台灣時其吹風距離都有幾千公里,例如東北季風強盛時,吹風距離可由日本北海道算至台灣,因此在季風季節中風的型態是非常適合波浪的成長,這一種在遙遠地方形成而且能夠跑到台灣的浪就是我們所稱的涌浪(或較長浪),所謂涌浪就是離開吹風區的浪,因它的長度長較不容易在行進途中衰減掉所以可跑很遠。長浪另外有一個特性就是它的波高可以很高,因此在季風強盛的季節中,就經常有大涌浪出現,當大浪出現時,將海邊的人捲入海中的機會就大大的增加。那為什麼在東北角海岸所謂的瘋狗浪事件發生的頻率最多,其原因不外乎東北海岸線剛好正對著東北風吹來的方向。同理可推,台灣西南海岸在西南季風的季節就比較有大涌浪出現的機會。
瘋狗浪事件發生的第二個時機就是颱風來臨的時候,其實嚴格說來應該說是颱風涌浪來臨的時候。任何人都知道颱風附近有大風大浪,但是在颱風區以外雖然沒有風卻有涌浪,而這種涌浪卻比東北季風的涌浪更危險,因為東北季風來臨時都會連帶有風雨,釣魚朋友們自然知道天氣不太好,較有警戒心,可是颱風的涌浪來臨時台灣可能不在颱風的暴風圈內而且天氣可能相當晴朗,在海邊活動的人就較沒戒心。就像1996中秋節後9月30日晚至10月2日期間在東北海岸就發生了四次落海事件。當時基隆並沒有颳風下雨,可是台灣東北部外海卻有葉慈及隡恩兩颱風,其所造成的涌浪極為強大,東北角海岸平均波高曾經達到10米高。因此有颱風在台灣附近不管在南部、東部或北部時,釣魚朋友必須格外小心涌浪的出現。還有颱風形成的大浪可能侵襲台灣任何海岸,就看颱風的位置而定。
潮汐的漲落也與大涌浪有些關係。當有落海事件時,其時間大部分是在滿潮時刻前後,或許漁友們認為在滿潮時刻上魚的機會較大,釣魚的人數較多,因此落海事件的發生機率也相對得增加。但是另外一點大家必須注意的是當滿潮時,尤其農曆初一,十五附近之大潮時期,滿潮時刻海水位最高,海水的水深較深,大浪也因此較容易衝上岸來,此時刻也必須小心。
海中的浪高時大時小,我們很難在一個波浪過後預估出下個波的高度,這也就是波高的變化有隨機性。但是相信漁友們在海邊釣魚時可以觀察到另一現象叫群波現象。波浪侵襲海岸時,大都是幾個波成群過來,一群過來後波浪馬上小下來,但不久後又有一群大浪過來,每群波浪可由1個至數個波浪組成,往往是一群的前面幾個浪不很大,但中間會有幾個較大的波浪,此大浪後面就是較小的浪
當群波過來時,前面幾個浪沒有上岸,但其中較高的浪可能就上來了,這就說明為什麼大浪來時並不是每一個浪都會上岸,但是忽然就會有幾個較大的浪打上來把人卷下去。或許這就是被稱為瘋狗浪的原因。
對於第一類型瘋狗浪,我們已經可以在岸邊很明顯地看到它不斷地拍打海岸。也就是說岸邊已經是風大浪高,而居然尚有人勇敢地在海岸垂釣或戲水,如發生海浪卷人的意外,往往是遊客個人奮不顧身所造成的。
而第二類型瘋狗浪,往往海邊沒有大風浪的徵兆,很難走避,比較容易傷害到岸邊釣客或遊客。這一類型的瘋狗浪,比較難預防,正是我們需要研究的對象。

防範措施

(一)危險地點:海床坡度很大的地方,也就是說離岸不遠,水深馬上變得很深。這種海床,會使得碎波位置非常接近岸邊,因此碎波水牆會很容易衝上岸上。這些地方大致包含下列所在:突出海岸的礁石、直立壁上近海面、平台或海堤、防波堤,尤其是燈塔附近的防波堤。
(二)危險季節:冬季季風強烈吹襲的時候,風強浪大,海邊自然波濤洶湧,此時不宜到海岸地帶釣魚或戲水。通常在台灣冬季,黃海或東海已有冷峰產生時,後續的東北季風非常強勁,所產生的海浪,會直接侵襲海岸,可能產生第一類型瘋狗浪;夏季颱風季節:(1)台灣本島已進入颱風暴風圈,也就是說氣象局已發布海上及陸上颱風警報,人們應該避免進入海岸地帶,可以防止「第一類型瘋狗浪」的產生。(2)海上雖有颱風尚離甚遠(如颱風在菲律賓東方海面或在南海)。

案例調查

調查分析
除了收集事件的報導,如果能有實測之波浪記錄,對了解及模擬瘋狗浪都有莫大的幫助。由於有一大部分的事件發生在本省東北角,正好氣象局在鼻頭角外海50公尺深處裝置超音波波高計,很適合瘋狗浪監測。雖然此波高計隨時都在傳送鼻頭角的波浪資料,但氣象局每小時只需10分鐘的資料從事統計,故僅記錄50分至整點的波浪。然而「瘋狗浪」神出鬼沒,很可能在氣象局未留有記錄的50分鐘內發生,解決的辦法就是延長記錄時間。承氣象局及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研究生的協助,每兩小時記錄一小時五十分,遺漏瘋狗浪的機會僅有十二分之一。
人造衛星合成光圈雷達 (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 能自行發射微波再接收回波,因此夜間也可以使用,又因為微波波長較長可以穿透雲雨,故合成光圈雷達可以全天候監測海面。如果「瘋狗浪」發生前能有合成光圈雷達的影像資料。
1.事件發生的地點
以事件發生地點來看,在台灣東北富貴角三貂角發生的次數最多共28次。也許是海釣的人較多,也許地形較險惡,容易形成“瘋狗浪”。以月份來分,5月的11次,12月及1月的10次為最多,以季節來看,11月至1月共28次及5至7月25次為最多,而2-4月7次及8-10月12次最少。若依傷亡時正從事的工作分類,磯釣41人、戲55人、海上捕魚27人。
2.案例的數目
有些“瘋狗浪”事件很可能僅見於地方版而北市版沒有刊載,也可能該報記者未獲通知而沒刊登,或僅見於地方性的報紙因而漏失。此外,由於“瘋狗浪”案件在報紙上所刊載的版面,因報紙改版或擠稿而挪至其他版面,或因事件小,死亡人數少,因而標題也小等原因被查閱者漏掉。因此,真正發生的事件可能比本研究所收集的更多。若有必要可能要到各地派出所收集報案資料。
可以發現40年至55年僅發生2件,56年至72年平均每年1件,而73年至81年平均每年5件。“瘋狗浪”事件近十年急劇增加。
3.實地觀測
鼻頭角波浪記錄器改裝之後,81年8月7日清晨,蘇澳地區就發生漁船遭“瘋狗浪”侵襲而翻覆的事件,然而鼻頭角的記錄並未發現任何異常。鼻頭角到蘇澳並不遠,波浪記錄卻沒有發現異常,原因之一可能是“瘋狗浪”只發生在非常小的範圍,另一種可能是“瘋狗浪”的延時很短,被鼻頭角的波浪記錄器遺漏了。對了解“瘋狗浪”的來源及成因必然有幫助。可惜到目前為止都未能收集到“瘋狗浪”事件當天合成光圈雷達的影像資料。根據調查,台灣有六十四處比較危險的磯釣場,包括新竹桃園區、淡水河口、野柳岬區、基隆大武侖、基隆和平島八斗子、深澳、水湳洞、南雅區鼻頭區、龍洞和美區、三貂角鶯歌石、大堀澳、石城大里、 大溪區、北關金斗公區、花蓮區、台東區基隆嶼區等二十區的六十四個釣氣象局表示,這些磯釣場都設有警告或禁止標誌,釣友應該小心提防。
1 所謂的瘋狗浪就是大的涌浪。
2 大涌浪形成的時機是在季風來臨及台灣附近有颱風時。
3 冬天時,東北季風強盛時東北角海岸會有大涌浪出現。
4 夏天時,西南季風強盛西南海岸線必須注意大涌浪的危險。
5 颱風若在您所要去的海邊的外海,請特別小心,最好不要去。
6 農曆初一或十五前後三天之滿潮時間,若有季風或颱風之因素存在,大涌浪出現的機會也較大。
代表案例
台灣聯合報以“八斗於巨浪捲走十餘釣客,九人獲救,兩人受傷,數人失蹤漏夜搜救”為題,報導了發生於1984年10月14日的一次“瘋狗浪”。據報導,當時,天氣很好,微風拂熙,海面微波蕩漾,有十幾名釣魚的人晚上在基隆市八斗子漁港防波堤末端釣魚,8時許,即有一名釣友被大浪捲走,但其餘的人仍在該處垂釣。10時30分,突然有一大浪打上來,有四、五個釣友被打下防波堤,其餘六、七人慾奔向安全地點時,又被捲來的大浪全部打人海中。經過在場數百名釣友和警方的搶救,有9人獲救,但仍有幾人被大浪捲走。就在這一夜,在基隆港的另一端也發生了有10名釣客落海事件。
1991年8月7日凌晨,蘇澳地區就有5艘作業漁船遇十多米高的“瘋狗浪”侵襲而翻覆,造成一人死亡2人失蹤。“瘋狗浪”對航運、港灣設施、海洋及海岸工程等都有潛在威脅。巴拿馬籍安士瑪號貨輪,在宜蘭外海遇上“瘋狗浪”,在甲板上工作的5名船員被卷落海中,其中2名船員不治,另3人重傷。這艘近6000噸的貨輪是在駛往韓國的途中遭遇到“瘋狗浪”的。
1994年12月28日,港島石港後灘一批中學生在臨海邊岩石上觀賞浪花,突然翻起一個大浪,將其中一名學生卷人大海失蹤。
1992年9月1日下午,一名內地教師攜女兒到青島市魯迅公園海濱遊玩,在岸邊的一塊礁石旁給女兒留影,在按下快門的瞬間,大浪突然襲來,將心愛的女兒捲入海中,不幸遇難。
2013年11月9日 “瘋狗浪”橫掃台灣北部海岸,一天之內奪去9條人命,另有1人失蹤。台灣新北市26名樹林小區大學“步道美學課程”學員、家屬及講師,9日到龍洞的鼻頭角地質公園海濱戶外教學,突遭“瘋狗浪”襲擊,8人落海死亡,另8人受傷,是台灣近年來最嚴重的“瘋狗浪”殺人事件,也是地質公園首件“瘋狗浪”奪命案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