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疳
- 拼音:gān
- 筆畫:10
- 釋義:中醫指小兒的腸胃病
- 部首:疒
- 總筆畫:10
疳,中醫病證名,又稱疳證、疳疾、疳積。是一種慢性營養障礙性疾病。...... 疳,中醫病證名,又稱疳證、疳疾、疳積。是一種慢性營養障礙性疾病。 [1] ...
疳:慢性營養障礙性疾病疳:黏膜部發生淺表潰瘍...... 疳 這是一個多義詞,請在下列義項上選擇瀏覽(共2個義項) 疳:慢性營養障礙性疾病 疳:黏膜部發生淺表潰瘍 ...
口疳,病名。①指口腔病②為齲齒別名③經行口疳...... ③經行口疳。婦女月經來潮前或經期,出現口舌生瘡,經後逐漸痊癒,呈周期性發作者,稱為“經行口疳”。...
疳氣,表現為形體消瘦,面色無華,食欲不振為特點的疳病。西醫稱之為“小兒輕度營養不良”。...
節疳,病證名。指疳疾患兒耳內生瘡,肌肉消瘦,骨節皆露的證候。多由腎經虛熱所致。治宜滋腎清熱,用知柏地黃丸 。疳證是由於餵養不當,或因多種疾病的影響,...
積滯是由乳食內積,脾胃受損而引起的腸胃疾病,臨床以腹瀉或便秘、嘔吐、腹脹為主要症狀。古人有“無積不成疳”、“積為疳之母”的說法。 ...
疳疾,指小兒脾胃虛弱,運化失常,以致乾枯羸瘦的疾患。由多種慢性疾患引起,臨床以面黃肌瘦、頭皮光急,毛髮稀疏枯焦、腮縮鼻乾,唇白,瞼爛,脊聳體黃,咬甲斗牙...
夫疳瘡有數種,有血疳、風疳、牙疳、下疳之類。血疳者,乃髒中虛怯,邪熱相侵,外 乘分肉之間,發於肌膚之上。初如紫芥,破時血出,遍身行處成瘡,氣血損傷...
骨疳,出《小兒藥證直訣》。即腎疳。腎疳,五臟疳之一。出《小兒藥證直訣》。...... 又名骨疳、急疳。《小兒衛生總微論方》:症見“上熱下冷,寒熱時作,...
(3)乾疳證①證候明顯消瘦,枯瘦如柴,面色萎黃或蒼白,頭髮稀疏枯黃,腹凹如舟,精神萎靡,懶言少語,冷漠呆滯,夜寐不安,頭大,項細,厭食,哭聲無力,便溏或清稀,舌...
疳癆 病證名 出自《顱囟經》。一作疳勞。屬肺疳重證。症見面色(白光)白,骨蒸潮熱,午後兩顴發赤,精神疲倦,時有乾咳或咽痛,睡中盜汗等。 《育嬰秘訣》:“...
驚疳,即心疳。見《嬰童百問》。 心疳,五疳之一。又名驚疳。症見患兒面黃頰赤,眼白中有紅絲,壯熱,有汗,煩躁,口舌生瘡,胸膈煩悶,睡喜伏臥,食欲不振,...
氣疳,出《小兒藥證直訣》。即肺疳,五疳之一。又名疳(匿^蟲)。疳證兼因鬱熱傷肺,出現咳嗽氣逆,咽喉不利,多涕,或鼻下生瘡,壯熱憎寒等證。治宜清肺瀉熱...
土疳之名出《諸病源候。目病諸候。針眼候》。又名偷針、土疳、土瘍。相當於西醫所指的麥粒腫。...
甘疳,病證名。出自《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甘疳,病證名。《小兒衛生總微論方》:“甘疳之候,眼澀多困,或生白膜,唇口淡白,身色黃黑,食泥土、生...
疳渴,病症名。出《小兒藥證直訣》。指疳疾兼有口渴喜飲,飲不解渴,伴心神煩熱不安等。多因胃熱或津液不足所致。...
梅毒硬下疳是由梅毒螺旋體所產生的一種冉冉傳染性疾病。常初發於外生殖器的部位,經淋巴液、血液而進犯全身各器官,因而臨床症狀與體徵多種。另一方面梅毒又可陳年...
疳瘦,病證名,出《小兒藥證直訣》,指疳疾肌肉消瘦,形骸骨立。...... 疳瘦,病證名,出《小兒藥證直訣》,指疳疾肌肉消瘦,形骸骨立。中文名 疳瘦 釋義 病證...
一、疳症、蟲積取挑液法(針挑四縫穴)或挑脂法(針挑疳積點)。二、咳喘取挑脂法。1、取點方法:取肺俞、風門、外喘息(大椎穴旁開1.5寸)、天突、膻中、中...
乳疳,病名。乳房部癰疽經久不愈之病證。出《外科啟玄》卷五。...... 乳疳,病名。乳房部癰疽經久不愈之病證。出《外科啟玄》卷五。證見乳房部生有瘡腫,...
水疳,病名。見《證治準繩·雜病》。又名水瘍。...... 《審視瑤函》記載:本病與木疳相似,但部分稍異,色亦不同,黑者屬水,參見木疳條。詞條標籤: 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