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別稱:丹疹、爛喉痧、爛喉痧、疫痧、疫喉、喉痧
- 英文名稱:scarlatina
- 就診科室:中醫科
- 多發群體:2~8歲小兒
- 常見病因:為感受痧毒疫癘之邪
- 常見症狀:高熱,畏寒,咽痛,吞咽時加劇。伴頭痛,嘔吐,厭食,煩躁不安,皮疹從耳後、頸部、胸背迅速蔓延四肢等
疫疹一般指本詞條
余邪未淨,以癍疹漸退,低熱,頭目不清,疲倦乏力,脘痞納呆,小便短少,舌苔未淨,脈細微數等為常見症的疫疹證候。 套用學科 中醫內科婦科兒科(一級學科),內科(二...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1752年由德國醫生De Bergen首先描述了該病,但由於當時被誤認為是麻疹的變異型,所以又稱德國麻疹。...
疫癘所致之病證種類很多,但臨床常見的主要有瘟疫、疫疹、瘟黃等證候。1.瘟疫是感受疫癘之氣而發生的急性、流行性傳染病。主要臨床表現:初起憎寒而後發熱,頭身...
其在吳又可《溫疫論》的基礎上,認為疫疹的病因是癘氣,指出“一人得病,傳染一家,輕者十生八九,重者十存一二,合境之內,大率如斯。”並根據暑熱疫的病證...
丹痧也稱爛喉痧、爛喉丹痧、疫疹、疫痧,是因感受痧毒之邪引起的具有強烈傳染性的急性時行疫病。臨床以發熱、咽喉腫痛或伴腐爛,全身布有瀰漫性猩紅色皮疹,疹後脫...
丹痧病,又名丹疹、爛喉痧、爛喉(疒丹)痧、疫痧、疫喉、喉痧。因其咽喉紅腫糜爛,疹色鮮紅如丹,故名。...
余霖,字師愚,清雍正乾隆(1723~1795年)間人,安徽桐城人。著有《疫疹一得》,創製重用石膏的清瘟敗毒飲治疫三十年,活人無數。...
加味參麥飲,中醫方劑名。出自《疫疹一得》卷下。主治疫疹愈後,多言。...... 《疫疹一得》:“多言,加味參麥飲;人參五分,麥冬三錢,五味子八分,通草八分,石...
(十三)疫疹(十四)瘧疾四、治法與方藥(一)《尚論篇·詳論溫疫以破大惑》(二)《傷寒溫疫條辨·溫病與傷寒治法辨》(三)《溫熱逢源·論溫病與傷寒病情不同治...
蘇穎等編著的《明清醫家論溫疫》從明清時期的五十餘部溫病著作中,選出《溫疫論》、《溫熱暑疫全書》、《廣瘟疫論》、《傷寒溫疫條辨》、《疫疹一得》、《...
《疫疹一得》 目錄 1 歌訣 2 組成 3 用量 4 用法 5 功用 6 主治 7 方義 8 運用 9 加減化裁 10 禁忌 11 附註 12 重要文獻摘要 清...
論治疫 論治疹 論疫疹之脈不能表下 論疹形治法 論疹色治法 論發瘡 論妊娠病疫 論悶證 疫疹治驗 疫證條辨 卷五 方論圖集 醫道...
論妊娠病疫論悶證疫疹治驗疫證條辨卷五方論 [1] 參考資料 1. 溫熱經緯白話解讀 .豆瓣[引用日期2019-03-01] 詞條標籤: 醫學書籍 , 出版物 , 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