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當代藝術
- 外文名:Contemporary Art
- 創始時間:20世紀六七十年代
概念簡介
歷史溯源
作品 | 藝術家 | 作品闡釋 |
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1928—1987年)是美國波普藝術家,也是對當代藝術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之一。 | 這幅畫創作於好萊塢女影星瑪麗蓮·夢露在1962年8月自殺之後。藝術家捕捉到當時媒體的狂熱氣氛,用消費社會最常見的展示方式,客觀地呈現了這一事件的悲劇性。沃霍爾選擇了瑪麗蓮·夢露的一張宣傳照。它當然不能反映這個著名好萊塢女影星本人的性格特徵,對於大眾來說,這只不過是一幅招貼、一個商標、一張面具,總之,是好萊塢這個大工廠生產的一件標準產品。這張雙摺畫的一半是金色的、光彩照人的夢露像,而另一半是黑白的、模糊不清的夢露像;一半在消費主義的光環下,一半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中。沃霍爾不僅呈現了消費主義商品社會光鮮奪目的表象,也揭示了隱藏在這種表象背後的、致命的陰暗面。 | |
皮耶羅·曼佐尼(Piero Manzoni,1933—1963年),義大利觀念藝術家。 | 這一系列作品看上去像是商品罐頭,有90個相同大小的容器,每個容納30克糞便。作品繼承了杜尚的《泉》所開創的挑釁性的前衛傳統。曼佐尼嘲笑了消費主義時代藝術的商品化,諷刺了藝術家在商業社會中的“神聖”角色。 | |
約瑟夫·科蘇斯(Joseph Kosuth,1945年—),美國觀念藝術家。 | 科蘇斯將一把真實的木質摺椅、一張椅子的照片和字典里關於椅子的各種解釋並置在一起,令觀眾思考到底是什麼構成了“椅子”這個觀念。用這種方式,科索斯回到柏拉圖對於藝術本源的哲學思考,質疑了“什麼是藝術”這個根本性的概念。 | |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c,1946年—)出生於塞爾維亞,是最早挑戰自己身心極限的女性藝術家之一。 | 藝術家在房間內貼出告示,準許觀眾隨意挑選桌上的72種物品與藝術家進行強迫性身體接觸。在這些物品中,有玫瑰、蜂蜜等令人愉悅的東西,也有剪刀、匕首、十字弓、灌腸器等危險性器物,其中甚至有一把裝有一顆子彈的手槍。在整個表演過程中,阿布拉莫維奇把自己麻醉後靜坐,讓觀眾掌握所有權力。表演持續了6 小時,阿布拉莫維奇的衣物全部被剪掉,有人試圖用帶刺的玫瑰扎入她的腹部,還有人甚至把手槍放到了她的嘴巴里準備開槍,這是藝術家最接近死亡的一次身體體驗。最終,保護她的觀眾阻止了暴力的實施。 阿布拉莫維奇的作品經常具有極高的危險性和宗教儀式感,並且要求觀眾參與,在危險、痛苦和精疲力竭的體驗中尋求情感和精神的超越。 | |
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1945年—),當代藝術家,德國新表現主義代表人物之一。 | 這幅畫描繪的是柏林的納粹紀念館,該館曾被納粹用來祭奠戰爭中死去的德國士兵。基弗把這個磚石建築描繪得古老斑駁,如同聖殿。巨大的黑色畫面令人想起猶太人的滅屍爐。畫面中心的祭壇上那不滅的火焰仿佛是藝術家對歷史的永久反省。畫家使用了大量的鉛來表現白色的光芒。在中世紀的鍊金術中,平凡的金屬鉛被認為可以轉化為金,而鍊金的過程象徵死亡和再生。 | |
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1932年—),德國藝術家。 | 繪畫系列以照片為依據,描繪了德國紅色旅組織班達-曼霍夫集團成員的死亡。班達-曼霍夫集團是冷戰期間著名極端左翼青年組織,曾經綁架並謀殺了他們眼中資本主義權力的代表——德國工業部部長施萊爾。里希特用看似疏離、冷靜的方式處理班達-曼霍夫集團領導者被捕、死亡和葬禮這組悲劇主題。畫面上黑白照片式的再現性給人以現場的、冷漠的真實感,但是漸進的、如同對不準焦距產生的模糊效果和陰鬱色調又令人感受到悲涼的情緒。這組作品仿佛葬禮上的哀樂,寄託著畫家對熱血青年之死的同情和這種革命激情背後、非人道的烏托邦理念的深刻反思。 | |
達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1965年—),“英國青年藝術聯盟”(yBa)領軍人物。 | 這件作品以在自然博物館陳列的方式展出了一條浸在福馬林液中、如生前一樣兇猛的老虎鯊。觀眾一方面被鯊魚流線型的美感所吸引,一方面又被死亡的恐怖主題所震撼。赫斯特借用了現代主義高峰期極少主義的形式語言、達達主義的批評傳統和後現代社會商業櫥窗吸引人眼球的展示方式,諷喻了物質主義對人性本能的威脅。 | |
馬修·巴尼(Matthew Barney,1967年—),美國當代藝術家。 | 《懸絲》系列作品由五部主題相互關聯的影片組成,在結構上源於德國音樂家華格納的浪漫主義音樂劇《指環》系列,但是每一部影片都沒有連續性的情節和完整的故事,也不遵循時間順序。這五部作品分別展現了海島上的摩托競賽、愛達華州的音樂表演、處決殺人犯吉爾摩、凱爾特人的神話、共濟會儀式和19世紀末布達佩斯充滿浪漫詩意的歌劇場景。巴尼還親自在《懸絲》系列作品中扮演角色。作品的主題圍繞著不同時代人們對性、權力的追逐,反省歷史、想像未來,暗示人類本能的欲望和野心從來都是創造力的源泉,同時也具有毀滅性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