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家工作室

當代藝術家工作室

《2010 當代藝術家工作室》較全面的介紹了全國的藝術家工作室現象(還有一部分國外藝術家工作室),它第一次以工作室為命題記錄了國內外近幾年來當代藝術家原生態的創作狀況,它的意義不但在於今天我們藝術家之間、藝術家與畫廊之間、藝術家與藏家之間能夠便利地交流,而且在於若干年以後,再回頭看看這段歷史,為我們的記憶,為後生們留下一點印跡。

因此,持續性地階段性地記錄當代藝術家工作室的現狀顯得十分必要,特別是中國當代藝術熱浪後整個格局又有新的變化,工作室如同鐵打的營盤一樣,也是人來人往不斷變化的,工作室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它是藝術家藝術創作和棲息的心靈驛站,是一個個藝術家的精神的堡壘。

當代藝術家的歷史首先是自己在書寫,自己在建立,《2010當代藝術家工作室》可以讓我們一起共同見證自己,見證中國乃至世界當代藝術的發展歷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當代藝術家工作室
  • 外文名:Contemporary Art Studio
  • 出版人:李小山
  • 主編:楊衛
  • 執行主編:邵琦
  • ISBN:9787535629418 
基本信息,序言,簡介,

基本信息

策劃人:沈敬東 德妮絲學術編委會:鄧平祥 高嶺 邵琦 陶詠白 楊衛 鄒躍進
責任編輯:吳海恩
設計:岳慧媛
特約校對:尹夢娜
英文翻譯:吳瑩
出版發行:湖南美術出版社
主辦方:北京阿特文化傳媒中心
印刷:北京聯城創業印刷裝訂有限公司
開本:635mm×965mm
書號:ISBN9787535629418
定價:600元

序言

為今年的這本《2010當代藝術家工作室》作序,我的心情很沉重。因為此前北京的朝陽藝術區,經歷了大規模的強制拆遷,致使許多藝術家流離失所,丟失了自己心愛的工作室。我親眼目睹了“東營”等幾個藝術區的拆遷過程,不由得聯想起十多年前的“圓明園畫家村”,儘管驅逐的理由變了,過去是因為意思形態,今天是出於經濟開發,但對藝術家造成的傷害卻是一樣的,都讓他們產生了一種“無家可歸”的失落感。我不禁想問,發展經濟的目的是什麼?如果說發展經濟不是為了安康,反倒是讓我們喪失家園,丟掉幸福的歸屬感。那我們還要發展經濟乾什麼?顯然,這是一個亟待澄清的文化問題。
中國當代藝術能夠在這幾年紅火起來,藝術家工作室猶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都跟經濟繁榮有很大關係。可問題在於,發展經濟只是途徑,而不是目的。既然發展經濟的同時,已經在不經意間結下了當代文化的碩果,就應該珍惜和維護。如果無視這種成果,仍讓經濟一統天下,肆意橫行,勢必會造成發展的“瘸子”現象,引發層出不窮的社會矛盾。對於今天的中國社會而言,藝術家要求擁有自己獨立的創造空間,本身就是經濟社會帶來的自主意識。所以,無論是拆遷還是驅逐,都不可能動搖這種意識。相反,只會引紅杏出牆,加劇藝術家對自由創作的嚮往,讓他們藉助經濟的平台,開闢出越來越多個性鮮明的工作室,並反過來促進這個社會的開放與自由。

簡介

《2010 當代藝術家工作室》較全面的介紹了全國的藝術家工作室現象(還有一部分國外藝術家工作室),它第一次以工作室為命題記錄了國內外近幾年來當代藝術家原生態的創作狀況,它的意義不但在於今天我們藝術家之間、藝術家與畫廊之間、藝術家與藏家之間能夠便利地交流,而且在於若干年以後,再回頭看看這段歷史,為我們的記憶,為後生們留下一點印跡。
因此,持續性地階段性地記錄當代藝術家工作室的現狀顯得十分必要,特別是中國當代藝術熱浪後整個格局又有新的變化,工作室如同鐵打的營盤一樣,也是人來人往不斷變化的,工作室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它是藝術家藝術創作和棲息的心靈驛站,是一個個藝術家的精神的堡壘。
當代藝術家的歷史首先是自己在書寫,自己在建立,《2010當代藝術家工作室》可以讓我們一起共同見證自己,見證中國乃至世界當代藝術的發展歷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