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當代文化與教育研究·欲知了叢刊
- 外文名稱:Contemporary Culture and Education Research
- 主管單位:當代文化教育出版集團
- 主辦單位:中國文化教育發展研究中心
- 編輯單位:《當代文化與教育研究》編輯委員會
- 定價:人民幣40元
書名,創刊寄語,目錄,內容提要,創刊主編,馬千珊,譚傑氏,
書名
《當代文化與教育研究·欲知了叢刊》
Contemporary Culture and Education Research
(2013年1月期 1月25日出版)
主 管:當代文化教育出版集團
編 輯:《當代文化與教育研究》編輯委員會
董事長/出品人:李 可
主 編:馬千珊 譚傑氏
副 主 編:王熙媛 張永欽 趙一文 王天
標準刊號:國際刊號:ISSN1812-2485 中圖刊號:370Y0002
國內發行: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
境外發行:廣匯企業有限公司
國內定價:人民幣40元
境外定價:港幣40元 美元20元
網路電子版全球總代理:龍源國際名刊網/龍源國際書網
創刊寄語
掩卷沉思,當下社會,何者最為鬧心?莫過於信息垃圾。歷史上爭糧食爭土地爭女人,現而今爭資源爭技術爭信息,包括爭名譽爭話語權,甚至爭道德,爭來爭去,歸根結底還是以男性思維為主導的世界觀在作祟,豈不聞老子云:“不爭”“守柔”乎?!我想,此恰是以“愛”為信仰的女性精神(或曰母性精神)裡面最為永恆的光輝吧。
本期看點:1、單口相聲夢套夢,包袱套包袱,笑中有淚,家常俗話內含智慧;2、十闋古詞新填,吟唱之間,一場聽覺盛宴,老湯透著新鮮,別有一番滋味;3、版本溯源梳理,學術性強;4、狂草寫真性,潑墨畫禪心。
與其說這是一本有意義的書,毋寧說它是一本有意思的書,所謂“大道理人人會講”,但真正“會講”大道理者其實罕有。本書講的是大道理,講的有意思,它使我們重新檢視一些被習以為常的誤解,譬如閱歷——事實上內心體驗的能力可能比所謂閱歷更加重要;又譬如欲望,欲望本身並無對錯,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免不了受到來自各種層面欲望的誘惑,重點在於我們如何學會在生存與生活中妥善安置它。欲望發揮壞了,無非貪嗔痴三字,倘發揮得好,卻是理想,卻是希望。
由此思路,觀復不息,衷心祝願《欲知了叢刊》生命力長盛!
當代文化教育出版集團副主編:趙鋒
2013年1月
目錄
創刊寄語
目 錄
壹:說書拍案
貳:歌舞片
副:舞台劇
副:電視版
副:編外絮語
叄:古本兩缽傳
肆:玩味音律
伍:墨·色·狂禪
後序
內容提要
南宋畫禪大師玉通,一生修行圓滿,不曾料因拒絕赴宴而得罪溫州官員柳宣教。柳宣教命妓女紅蓮設下圈套破了玉通的色戒,玉通功德毀於一旦,自焚於畫禪草堂,立誓托生報復此仇。
自打柳玉(翠翠)出世,柳家厄運連連,竟至家敗人亡。柳宣教死後,柳玉混進娛樂圈,因飾《玉蝴蝶》女主角一夜飆紅。成名後的柳玉成了娛樂圈的頭號女王,周旋於各種名利場,並戀上富家公子牛璘。牛璘和柳玉的愛情在日漸膨脹的現實欲望中經受著重重考驗,逐漸雙雙迷失了方向。柳玉終於被送入精神診療所,紅塵回望,讀那窗外月光,讀懂蝴蝶前緣,陰錯陽差,豈知戲非戲,現實原不真,竟在這裡召回真實的自己。柳玉第一次明白:愛,是一生的課題,穿越夢境才能抵達。
月明大師的鏗鏘琴聲中,柳玉甦醒,恍若置身一片光怪陸離的異次元空間。 在17個不明飛行物的指引下,柳玉體驗到世間萬象如夢幻泡影般流離穿梭。三道啞謎,猶如三道遊戲玄關,一道難勝一道,柳玉的身心不意間獲得礪煉並成長,順利闖關升級,最終找到答案……
創刊主編
馬千珊
《欲知了》主創(2012)
《倉頡訪譚·17卷》主題音樂創作(2012)
第三屆中國陸羽國際茶文化節主題曲《羽化》創作演唱(2010)
可口可樂企業廣告歌《中可之歌》音樂製作演唱(2007)
電視劇《走出藍水河》飾珍珠(2003)
電影《老鼠愛上貓》飾皇后(2003)
譚傑氏
《欲知了》主創(2012)
《倉頡訪譚·17卷》(2012 哲學對話錄 中國國際文藝出版社)
《譚體》(2011 字型檔軟體 書體坊)
《釋毀的洗具》(2010 中短篇小說集 北京圖書出版社)
《失色積木》(2008 中短篇小說集 當代文化教育出版集團)
《裂阱》(2005 長篇小說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