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農政系論(全3卷)》內容簡介: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的一般性掌握,又引起了我對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淵源的追問。一些經濟學說史書,又告訴我,在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經濟學形成之前的封建社會早期,就已經形成了以“家庭生產與土地關係”為“藍本”的經濟學說。從法國查理大帝的“關於領地的敕令”,到基輔羅斯王公的“斯美而得”土地村社分類,都是圍繞農地、農耕、農奴問題而展開討論的。
從封建社會再上溯到原始社會,從古羅馬到古希臘,從基督教的產生到斯巴達克起義,整個社會變革的導火索都是所有制與經濟利益的抗爭,期間的經濟學說或政治經濟學的萌芽,都是以家庭生產、莊園經濟、奴隸主占有奴隸的勞動為基本因由而孕育和發展的。古羅馬時代的考魯邁拉,曾著有12卷的《論農業》,其經典名句:“城市如果沒有演員或律師,則過去和將來都是幸福的;而人們如果離開農夫,不用說,便不能生存、不能吃飯。”沿著這樣的史跡上溯,可以在公元前4世紀發現最古老的農業經濟學善本。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學生斯諾芬對其思想的記述,由此而產生的人類第一部經濟學著作——《家庭經濟學》,被後人稱為組織和管理奴隸主經濟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