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人信仰問題研究

本文是對大眾信仰的文化哲學闡釋,論文援引了各種文化哲學理論資源,在文化哲學思維層面上對大眾信仰的幾個基礎性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第一章,信仰的文化本性與文化構成。信仰是人類特有的精神心理現象,是指人們對一定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觀念體系的信奉和遵循,是統攝、指導其它一切意識形式的最高的意識形式。它具有信仰對象的超現實性、信仰價值目標的超功利性、信仰表達的非邏輯性、信仰過程的鮮明目的性、信仰價值指向的專一性等特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當代中國人的信仰問題研究
  • 外文名:On the belief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eople
基本信息,中文摘要,

基本信息

副題名
外文題名
On the belief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eople
論文作者
馬曉燕著
導師
趙繼倫指導
學科專業
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東北師範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
2008
關鍵字
信仰 價值 文化哲學
館藏號
D64
館藏目錄
2010\D64\11

中文摘要

人生信仰作為人類精神最深層的結構,統攝著個體的整個精神世界,因而,科學信仰的確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第二章,信仰的文化生成。人生理想信仰是如何生成的,這是中西方文化發展一直孜孜追求的問題。由於堅持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認知理路的不同,中西方文化關於人生信仰價值選擇的實現存在著明顯差異性。西方文化對信仰的理解更側重於信仰的對象,而中國文化對信仰的理解則更側重於信仰的主體。信仰心理的整合機制是信仰價值實現的內在過程和運作機理。 第三章,信仰的價值。信仰最重要的功能是作為精神支柱的功能。信仰的內在價值表現為主體性價值,即信仰可以增強人的主體性,完善人性,實現人的自我超越。而主體性價值的實現維度表現為文化創新價值、經濟激勵價值、政治凝聚價值。 第四章,當代中國的大眾信仰危機。信仰危機是信仰保持的失敗,是信仰者原有的人生信仰發生嚴重動搖甚至失落的一種心態。現實生活中,信仰危機表現在很多方面,如道德信仰缺失、法律信仰缺失、政治信仰缺失、職業信仰缺失等等。從深層次看,一切信仰危機都可以歸結為信仰結構中價值因素同真理因素的分裂。如,人生價值的否定之否定、精神觀念的自我懷疑、尋求發展的焦慮與緊張、理想與現實衝突而產生的疑慮。從發展方向上看,信仰危機有兩種態勢:一種是發展型為主流的信仰危機;另一種是不自覺的非理性危機,這種危機的發展趨勢就是信仰異化。信仰危機中內涵著信仰的轉換與進步,而信仰異化則是信仰危機發展的極端的非理性方式。 第五章,人生信仰的時代建構。當代中國人的信仰建構,並不是僅僅著力重新尋求一些新的信仰對象,而主要在於深刻地反省我們過去所擁有的信仰狀態。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評價總是形影不離地貫穿於人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各個領域。因此,必須對現有的信仰進行評價才能使信仰得以升華。現階段信仰目標的定位必須回歸人的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建構一種全新的生活信仰,這才是信仰選擇在現時代的基本坐標。選擇合理的人生信仰建構路徑,是人生崇高信仰建構的必然要求。為此,我們必須注重批判精神的養成、公平正義的規制、生活方式的變革以及先進文化的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