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藝術創作要有系列觀》是藝術評論家王進玉的文章,發表於《美術報》,中國文藝評論網等轉載。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當下藝術創作要有系列觀
- 作者:王進玉
- 創作年代:當代
- 作品出處:美術報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不可否認,當今畫壇已經很難只通過一件作品就能一炮而紅、家喻戶曉,不像以前,那時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和時代局限,大家的審美相對來說比較單一,畫面也相對比較具象、寫實,帶有很大的描述性、象徵性,因此也就相對容易被宣傳、被看懂、被理解,從而引發關注,像《地道戰》《開國大典》《粒粒皆辛苦》《井岡山會師》《狼牙山五壯士》《轉戰陝北》《江山如此多嬌》《黃河頌》等作品,基本上是一亮相就走紅,就成為焦點。現在恐怕就不行了,首先語境完全不同了,審美更多元,題材更豐富,形式更多樣,風格更自由,媒介更開放,大家的關注點也更分散,即便創作者的技藝如何精湛,單純靠一件作品也很難達到那樣的效果,很強再引起所謂的轟動效應。
所以在創作認識與思路上就必須要有所改變。換句話說,當下必須要進行成組成系列的創作才有可能打破這種局面,才有可能引起一定的關注,當然前提是要具備較高的創作水準。遠的不說,像陳丹青的《西藏組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當時他只畫了一幅,或者單靠其中某一幅,都很難凸顯出來,好在他打的是組合拳,包括周思聰的《礦工圖組畫》以及“荷”系列等,也是如此,畫得好是一方面,成體量創作也至關重要。再比如李可染的《萬山紅遍》,他前後畫了七幅,雖然這七幅作品無論是構圖還是技法都大同小異,但也算是一個完整的系列,算是對此類風格的一個鞏固與強化,如果這個主題的作品他只畫了一幅或者兩幅,肯定激不起後來那么大的波瀾和反響,也不會形成“紅色山水畫”這樣一個在中國繪畫史上有著特殊地位與影響的特定主題、特定畫種,更不會出現作品拍賣動輒就上億元的神話。
在當代藝術領域這樣的例子就更多了,且大都不約而同地以系列的形式出現並打出了一片天地,產生了廣泛影響,譬如方力鈞的“頑世”系列、岳敏君的“笑臉”系列、曾梵志的“面具”系列、張曉剛的“大家庭”系列、王廣義的“大批判”系列、尚揚的“大風景”系列、谷文達的“文字”系列、徐凍的“天書”系列、蔡國強的“外星人”系列、盧禹舜的“八荒”系列、許江的“葵園”系列、劉小東的“三峽”系列、閆平的“母與子”系列、施慧的“結”系列等等,不一而足。西方現當代藝術領域則更是如此,系列主題創作不勝枚舉,像塞尚的“靜物”系列、“沐浴者”系列、“玩紙牌者”系列,莫奈的“睡蓮”系列、“乾草垛”系列、“魯昂大教堂”系列,梵谷的“自畫像”系列、“向日葵”系列、“麥田”系列,蒙克的“吶喊”系列、“愛的研究”系列、“生命的飾帶”系列等等,之所以列舉這么多,這么詳細,就是想讓大家更直觀、更清晰地感受到創作系列作品的普遍性、重要性和必要性。
另外筆者也發現,很多藝術家在創作上雖然很活躍,時常會有好的想法、點子、創意等迸發出來,偶然間也會創作出一件特別難得的、意想不到的作品,但就那么隨機的、孤單的一件,形成不了自身較為成熟的風格面貌、符號語言和較為完整的脈絡體系,即便作品真的很精彩,也僅限於那件作品本身,其存在的實際價值、產生的社會影響等都非常有限。所以每每這個時候,我都會建議他們趕緊抓住那些好的想法、點子、創意,再多創作一些,一定要形成主題,形成系列,規格、尺寸等也最好都統一,這樣才更有內容,更有陣勢,更有看點,更有欣賞、品評的意義。單件或者單套作品還是顯得太少、太單薄,個人的整體實力、繪畫語言、藝術理念、審美主張等都很難在其中得以充分體現,只有成組、成系列,才會更有厚度、寬度與力度,才會更有衝擊力、表現力和說服力。雖然講物以稀為貴,但那是形成穩定風格、功成名立之後的事情,與那種隨意塗抹、純屬意外的一次偶得,以及毫無規劃、不成體系的盲目創作所完全不同。
所以在風格還沒定型,還沒成熟之前,要做的就是不斷鞏固,不斷強化,趁著那股激情還在,思路還沒中斷,還有著比較好的創作靈感、創作狀態,就再趁熱打鐵、一鼓作氣地多創作一批,務必要有系列觀、系統觀,要有主題意識、經營意識,不要怕繁瑣、麻煩,更不要怕所謂的重複,在一定時候,有效的重複不僅是一種必要的表現手段,還是創作的一種特殊語言和符號,更是一段時期內面貌與風格鞏固、強化的必然過程,而不完全是一般層面上所認為的機械和單調。它對於藝術創作特別是書畫創作來講尤為重要,卻常常被我們忽視、誤解。當然,這裡所說的重複絕非構圖的完全雷同、技法技巧的簡單複製,而是要“求同存異”,要在統一的大的主題、背景、風格下,儘可能地創作出一批手法看似相近但卻在具體細節與表現樣式上又有著諸多變化的作品。
這樣做的好處其實前面已講,總的來說就是,一、可以夯實技藝,二、可以形成體系,三、可以穩定風格,四、可以增深理解,五、可以擴大影響。只有這樣,一批較“整”的作品面世之後,才可能爆發出更大、更持續的能量,給人以驚喜和震撼,也只有達到此效果之後,才會引起學界與市場等的足夠關注和重視,才真正值得被拿出來討論、評說、研究、書寫,否則只憑藉孤零零的那么一件不成規模、缺乏系統性的單品,可圈可點的地方都十分有限,俗話講,小體量做不了大文章,也就很難有什麼反饋的聲音,很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更無法讓大家深入地走進去,掰開了揉碎了去說、去欣賞、去解讀。
因此在當下,一定要充分認識到系列創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尤其對一些當代性、觀念性、抽象性、實驗性等很強的作品,更需要這種縱深的、細化的、分門別類的主題式創作,儘量在藝術文本、形式語言等方面將其表現、詮釋地更加完整、更加清晰、更加透徹,而這也越來越成為決定當下藝術創作能否取得成功的一個關鍵密碼。不過,當風格和影響一旦真正形成、趨於穩定、被外界認可後,新的任務又開始了,即如何在此基礎上不墨守成規、固步自封,進而開啟創作的新的征程。
作者簡介
王進玉,安徽宿州人,現居北京,知名青年學者、藝術家、藝術評論家。現為中國文聯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專委會委員,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新水墨專委會(新水墨畫院)副主任兼秘書長,《美術報》《中國美術報》、新浪網等知名媒體專欄評論家,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北京東方中國詩書畫院副院長等。已在《中國文化報》《中國藝術報》《中國美術報》等國家級刊物發表評論文章三百餘篇,評論、詩詞、散文、雜文等總計百餘萬字。出版有評論集《發現》《讓評論家說話》、詩文集《愛在繼續》《母親花》、書法集《王進玉自作詩詞書法》等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