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畲族編織工藝
- 類型:彩帶和竹編的工藝
畲族編織工藝是彩帶和竹編的工藝。彩帶即花腰帶,又稱合手巾帶.彩帶一般長1.3米,寬0.2米.竹編中堪稱一絕的是斗笠.斗笠上分別編織有斗笠燕,頂四格,三層屋,雲頭,燕嘴,虎牙,斗笠星等多種不同的花紋....
工藝特徵 畲族彩帶編織技藝技法獨特,採用經緯線編織法,利用不同顏色的經線,交叉挑織成各種花紋、圖案。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彩帶除了實用價值外,還承載著遠古時代畲族先民的祈禱訊號,是一種活著的文物,成為畲族古代歷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見證...
“畲族花斗笠,是畲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畲族花斗笠的編織,最具民族特色。而上水村村民編織的畲族花斗笠,以其歷史悠久、做工精細,設計考究,美觀大方,獨具閩東畲族竹編工藝之最。簡介 竹、破篾、拉絲、編織……一根根竹絲在幾雙...
畲族彩帶,是畲族民間工藝品中最具有民族特色、最主要的一種民間工藝品。產品簡介 據有關專家介紹,福建畲族彩帶大多為藍、白、黑色,浙江畲族彩帶配色鮮艷,有紅、綠、黃、黑、白、紫等各種顏色交織,不但圖案複雜,而且還有祈盼吉祥的...
傳說,唐總章二年(669),由雷萬興等進入連江後,畲族薴布織染縫紉技藝代代相傳。工藝特徵 畲族薴布織染縫紉技藝是畲族農村婦女必學的手藝,小姑娘五六歲時就跟母親學織帶。帶子經線放在桌邊,用三支小竹竿牽成,中間提綜,一頭扎...
製作斗笠的畲族先祖於明崇禎年間遷入原福寧府崇儒區葉洋境內水漕壟村(現上水村)。上水村畲族斗笠,既是生產、生活用品,又是工藝品。這種斗笠,或稱“花笠”,為畲族女子所專用。在畲族竹編手工藝中,畲族花斗笠的編織具有民族特色。...
斗笠是畲族著名的編織工藝品,做工精細,上面有各式細巧的花紋,用二百多條一毫米粗的細竹絲編成,造型優美,再配上水紅綢帶、白綢帶以及各色珠子,更加精緻美觀,成為畲族婦女最喜愛的裝飾品。女服裝飾 畲族婦女首飾畲語稱“gie”,...
第一節 畲族民間工藝美術簡述 第二節 織帶和竹編:畲族編織工藝的並蒂蓮 第三節 剪紙和刺繡:東南山區的深谷幽蘭 第四節 打銀和美術:手藝在畲漢之間 第五節 石雕和木雕:謀生手段與民間信仰 第六章 畲族民間藝術的守望與傳承 第一...
畲族鳳凰裝,畲族婦女最主要的裝束。畲族婦女首飾畲語稱“gie”,舊時是結婚始戴,以後凡出門或節日時戴,死了也戴好入棺。裝扮為:後腦盤髮髻,髮腳四周繞上黑色縐紗,頭頂置銀箔包的竹筒(直徑約一寸,長約三寸,富者全部用銀),...
畲族文化是指具有畲族特色的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文化形式、形態,包括:畲族語言及口頭文學;畲歌、舞蹈、武術;畲族傳統技藝;畲族飲食文化;畲醫畲藥;畲族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與畲族生產方式、生活習俗和歷史發展相關的建築、...
彩帶坊:畲族民間工藝織彩帶,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婦女擅長織彩帶,有棉質或絲質,花帶與字帶。花帶繡織幾何圖案或自然花鳥;字帶編織吉祥漢字,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色澤鮮艷華麗,桃紅、鵝黃、紫絳、湛藍、水綠,有序交織。彩帶是...
優美動人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樸實奔放的舞蹈,富有哲理的諺語,工藝精巧的刺繡編織以及畲族的語言、山歌、婚嫁、祭祖、彩帶、服飾等,無不彰顯著畲族的亘古神秘,濃縮著畲族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它們在傳承發展中不斷豐富充實,自成一派,...
解放後畲族文藝的發展 八、精緻實用的手工藝品 別致的刺繡 精巧的編織 剪 紙 九、別具一格的民族體育 “打尺寸”武術 節日登山 操石磉 騎海馬 竹林競技 十、畲民愛唱山歌 陪來客唱欹 作表姐 作親家伯 盤詩會 十一、饒有風趣的...
貴溪市樟坪畲族鄉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贛閩交界的武夷山脈西麓,贛閩交界武夷山脈西麓,東鄰鉛山縣,南接福建光澤縣,離貴溪市城區70多公里,平均海拔700米,區域面積122平方公里,全鄉耕地面積2109畝,山林面積6.72萬畝,其中毛竹林面積2...
重要活動 1994年9月,藍陳啟隨中國畲族民間藝術團應邀赴日本參加民間藝術節。同年,她在日本福井、敦賀、大阪等城市表演畲族民歌和彩帶編織。在日本大阪,她增演一場畲族史詩《高皇歌》獨唱,她連唱5首。
藍印花布印染技藝、杭羅織造技藝、振興祥中式服裝製作技藝、畲族服飾和畲族彩帶編織技藝、瑞安夾纈印花技藝、傳統棉紡織技藝等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和來自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專家、設計師共聚一堂,圍繞技藝與設計...
元代前,因居住的居民主要是畲族人,故名畲坑,後改畲江。1949年,改設畲江區。1956年,撤區分設畲東、畲西鄉。1958年,建立畲江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撤社建區。1987年,改稱鎮。截至2020年6月,畲江鎮轄2個社區和23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