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坪鄉

樟坪鄉

貴溪市樟坪畲族鄉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贛閩交界的武夷山脈西麓,贛閩交界武夷山脈西麓,東鄰鉛山縣,南接福建光澤縣,離貴溪市城區70多公里,平均海拔700米,區域面積122平方公里,全鄉耕地面積2109畝,山林面積6.72萬畝,其中毛竹林面積2.62萬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樟坪鄉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地理位置:江西省東北部贛閩交界的武夷山脈西麓
  • 面積:122平方公里
鄉情概況,歷史人文,農業資源,旅遊資源,陽際峰松濤觀日,森林浴,甑蓋山金頂,三際頭三疊泉瀑布,千年姊妹楓,青茅境,特色文化,祭祀舞,喪禮舞,生產勞動舞,特色美食,

鄉情概況

樟坪鄉境內的資源主要有白瓷土,分布在東南西的白馬崗一帶。木材資源主要是杉木、松木、雜木、活立木,蓄積量14.55萬立方米。轄4個行政村,15個直轄村小組,40個村民小組,人口4400餘人,畲族人口1090人,以“藍”、“雷”、“鐘”姓為主,是江西省7個民族自治鄉之一。

歷史人文

據清乾隆十五年版《貴溪縣誌》載:畲族之始祖名盤瓠,娶帝嚳高辛氏之女,負之深山,繁衍生息。其後裔分藍、雷、盤、鐘四姓,由閩流入江西貴溪,留居貴溪的有雷、藍、鐘三姓。其風俗三姓相配偶,沒有自己的文字,通用漢語。
樟坪鄉
畲族是一個古老又具有浪漫色彩的少數民族,畲族有自己的語言,俗稱山哈。近似客家話,畲族日常生活都用自己的民族語言交流。畲族語言、歌謠(長曲、交戀、鎖歌)是畲族的傳家寶。畲族有自己的民俗節日,最具有鮮明獨特為“烏飯節”、“會親節”、“過年”等,每逢這些重大節日,畲民會身著民族服裝,聚在一起辦歌會,對山歌,跳馬燈舞、竹槓舞、燒篝火等民俗活動來慶祝自己的節日。同時,畲族人民在婚禮、喪葬、祭祖等方面都頗具自己的民族特色。
畲民好唱歌,一出門就“打歌”。民歌中有山歌、小調、燈歌、風俗歌、宗教音樂等。畲族民歌的曲調有傳統的格式,歌詞部分是手抄本,多數則是口頭演唱,隨“意”創傷,意境深遠,令人回味。畲族保留著特有的民族素質,有獨特的傳統風俗。主要有:祭祖(祭磐瓠王)、冠笄(女子出嫁必冠笄)等。

農業資源

漫山遍野的青青翠竹不僅是樟坪畲族鄉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還是畲民的“搖錢樹”。據了解,樟坪畲族鄉農民2007年一年銷出50萬根毛竹,僅此一項收入就達660萬元。
樟坪鄉有山地面積6.62萬畝,其中毛竹林就有近3萬畝。前些年,農民從毛竹中得不到多少收入,守著“綠色銀行”要飯吃。2005年實行林改後,山林所有權分到戶,自主經營,農民積極性高漲;再加上道路修好了,全鄉辦起了6個毛竹加工廠,每年毛竹收購量達100萬根,價格翻倍,農民喜出望外。農民重視科技育林,紛紛對自然林進行豐產林改造,豐產林已達1萬多畝,產量、效益都翻了倍。

旅遊資源

樟枰鄉因地制宜發展生態旅遊 ,規劃建設畲鄉民族文化活動中心、民族文化圖騰廣場、畲族博物館,展示極具特色的馬燈舞、竹桿舞、對山歌等民俗風情。成立了陽際峰生態自然保護區,建立省級森林公園,開發建設森林浴十里竹海游、陽際峰松濤觀日、三際頭三疊泉瀑布等十大旅遊景點。陽際峰已列入了江西省省級生態自然保護區。

陽際峰松濤觀日

省級重點自然保護區陽際峰,海拔1540.9米,規劃面積10946公頃,具有較強的自然性、原始性,生物物種豐富,有紅豆杉、華東南杉、伯樂樹、杜英、猴歡喜、楠木等珍稀樹種。珍稀動物有:娃娃魚、狗熊、蘇門羚、野山羊、彌猴、鹿獐、白鷳、鴛鴦、魚雉等。陽際峰是觀日出日落,聽松濤,呼喚雲海的最好景點,極目遠眺四周,一覽眾山小的凌雲氣概,油然而生於心中。裸岩、矮化黃山松與雲霧盡在腳下,遊人如入畫中。

森林浴

十里竹海漫遊:自修竹山莊公路向西行,道路兩邊茫茫十餘里竹海,峰迴路轉,青山連綿,時穿越山脊,時行於深壑、懸岩之上,時凌於絕壁之中,清涼的山風帶來一抹幽蘭之清香,那光皮樺似密一樣的淡雅之香,給人以心曠神怡之感。

甑蓋山金頂

驅車行至荷樹嶺,可遙望甑蓋山,形象南天中大拇指豎立於天,又如甑蓋故曰甑蓋山。在贛東北及閩北甑蓋山與葛仙山、三清山齊名。現有廟宇,廟觀及佛殿,是江西、福建道教、佛教信教聚集之處。當你爬上山峰,頓時感覺全身飄浮,放眼群山連綿起,去障、霧鎖,飄飄渺渺氣象萬千,不可言喻。

三際頭三疊泉瀑布

三際頭位於上山,三疊泉垂直落差近100米,形成三級瀑布,懸崖石壁,如斧劈刀削一般怪石嶙峋,石潭清澈見底,瀑布灑入其中,飛珠弄玉,寒氣襲人,藤蔓攀援岩壁左右上下,鬱鬱蒼蒼的黃山松,各展奇新,深幽舒緩、輕鬆的靈感。

千年姊妹楓

在畲寨的樟坪村、姜山村、柴古村,分別生長著三棵樹貌幾乎相同的千年楓樹,每棵楓樹的樹徑都在1.5米左右,據說這三棵楓樹是古代三姊妹為迎接春至的夫神而同日同一時辰栽種的,所以稱為“千年姊妹楓”。三棵姊妹楓雖樹齡都已過千年,但是每逢春夏依舊枝繁葉茂,深秋時節,涼風習習,踏步古楓之下,紅葉起舞,素有“秋風掃落葉”的感觸之情。

青茅境

青茅境海拔1409米,山頂平緩,是鷹潭市少有的高山劃甸分面帶;鬆軟的草坪草地,矮化的松林和布滿山錦帶花及蓮翹灌木林,深藏著許多珍貴的奇花異草,供遊人彩擷償玩。這裡曾種過人參、川牛滕等名藥,並營造優質雲霧茶200餘畝,景色十分誘人,給人以雄偉、博大開懷的享受,讓人產生一種留戀忘返的感覺。青境也是觀日出、望夕陽、看雲海最佳景點之一。天氣明朗的日子,在這裡可隱隱約約望到南平市景,聽到極遠的火車轟鳴聲。

特色文化

祭祀舞

盤瓠是畲族傳統的始祖,敬祀盤瓠為畲族全民的共同心態。從唐代開始畲民就有祭祀盤瓠的習俗。而每逢祭祀盤瓠都要跳《日月舞》、《龍頭舞》、《龍傘舞》和《迎祖舞》等。《日月舞》,表現盤古開天闢地、造日月照人間的神話,男女演員各4人,每人左右兩手分執道具日(紅)月(白)模型,同聲齊唱,“左手拿日太陽現,右手拿月照凡間;天上日月車車轉,十二時辰分得正。”伴著鑼鼓鈸節拍,兩手轉動日月模型,左右穿梭,翩翩起舞。《龍頭舞》,表現祖先龍麒因幫助高辛平息外族侵犯有功被招為駙馬的故事。跳舞隊伍中有的捧祖圖、有的舉龍杖、有的舉龍頭。龍杖由房長擎舉龍頭(四個)由男女各二人相對而立,用兩手合舉,舉上舉下反覆數次,以示崇敬。隊形有原地跳動、行進姿勢、左右穿插等。《龍傘舞》配合龍頭行進,有跳躍動作,左右穿梭比較自由,隨著有板有眼的鑼聲鼓點,邊舞蹈邊唱《盤瓠歌》。《迎祖舞》,表現對盤瓠王祖先的懷念。參與者手舉各色布綢制的三角旗和弩、刀、牛角號等道具,舞時有嗩吶等樂器伴奏,舞步比較自由,間以三步一回頭式的動作,表示對祖先的懷念和無限敬仰的心情。
樟坪鄉

喪禮舞

畲族喪禮常伴有舞蹈。據史書記載,畲族“人死刳木納屍其中,少長群相擊中,主喪者盤旋四舞”;“擊饒吹角,跳舞達旦”。閩東畲族喪禮舞多姿多彩,僅為死者超度變魂,法師就要跳《造水洗壇》、《造壇》和《造井》等十多種舞蹈。《造水洗壇舞》,法師身穿青袍,右手持搖鈴,左手掌朝上,手指呈三足鼎立狀,中間托一杯清水,法師繞大廳四周,口中念念有詞,以忽蹲忽站的動作,隨著緩急的鈴聲或慢或快地行進。同時將杯中的清水(俗稱“神水”)灑向大廳的每個角落,表示洗壇,驅除邪氣。《造壇舞》,意為死者造房建屋的舞蹈,法師右手持搖鈴,左手持“奏板”,手舞足蹈,法師以其細膩的舞蹈來表現造房的整個過程,整個舞蹈的動作變幻無常,造型優美。《造井舞》,法師左手擎竹枝神幡,右手持鈴刀。舞蹈以足踏“九宮”(即一坎、二坤、三震、四巽、五中宮、六乾、七兌、八艮、九離)的反覆動作,左右兩手輪換一上一下,不斷翻動,左右兩腳一前一後屈蹲而行,整個身體隨著手腳的動作地彎轉,猶如掄鎬刨土、掘地造井,舞姿剛健自然,節奏清新明快。浙南畲族為死者超度亡靈,要跳《統兵舞》,舞者六人,均為身強力壯,身著單衣,腰扎紅帶,手持龍角神刀,動作威武激烈,語言粗獷,聲色俱厲,有唱有跳,伴裝搜查暗藏的“陰兵”,將其驅趕出家門,以保喪家平安。總之,畲族喪禮舞,多表現對親人的追思和造慰死者的亡靈,或驅除邪氣,禱祈子孫平安。

生產勞動舞

畲族人民在生產勞動中創作了許多反映生產勞動的傳統舞蹈,比較著名的有《獵步舞》和《栽竹舞》。《獵步舞》(也叫《踏步舞》)。此舞由4個男子扮演獵手,他們身穿畲族傳統,整個舞蹈自始至終隨著鑼鼓點不斷變換節奏,表現了畲族祖先狩獵時與野獸勇敢搏鬥的情景,富有生活氣息。《栽竹舞》是反映畲族種竹和用竹造紙過程的舞蹈。表演者按鑼、鼓、鈸的打擊節奏,邊舞邊唱。舞步以“小跳步”和“踏步蹲”為基本步伐,手腳同時順著左右進退的韻律不斷轉圈。動作輕快明朗。歌詞敘述栽竹、砍竹、浸竹、烈漿,直至製成紙的全過程,每個環節都反映著畲民勞動的艱辛和洋溢著喜悅的心情。

特色美食

天師板栗燒土雞:龍虎山出產的天師板栗,個大香甜,澱粉豐富,是歷代天師特別喜愛的果品和滋補品,素有“人間仙果”之稱。而這缽天師板栗與當地農家餵養的土雞相配,在文火中慢慢地燒出來的“天師板栗 燒土雞”,油光發亮,清香思溢,是這裡很有名的美味佳肴,能吃這道菜,可謂“國賓”的待遇。這道菜的形成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說是有一次天師在家宴請賓客,家廚用一般的烹調方式製作,當廚師配好料,將雞塊裝入砂缽放爐灶上燒制時,天師的兒子乘廚師不注意,調皮地將正吃的去了殼的板栗放入砂缽內。燒熟後,整缽端上了桌,拿掉缽蓋後,一股清香撲鼻,只見雞塊色澤淡黃,栗香酥爛,客人一品嘗讚不絕口,天師也欣然得意。席後,命家廚進一步改進,使之成為安宴中必備的菜。這道菜可以滋陰補陽,健脾益腎,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瀘溪活魚:“水至清則無魚”。而清水中有魚,這魚一定是特別鮮嫩。瀘溪河里的魚就是如此。瀘溪河發源於崇峻岭之中,一路穿山過峽,卵石河床,毫無污染,清澈見底,所以河中盛產的鯶魚、鮭魚、黃角魚肉嫩味甘,沒有泥腥味,特別好吃,成為當地的名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