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源多倍體鯽魴的遺傳和生殖特性研究

異源多倍體鯽魴的遺傳和生殖特性研究

《異源多倍體鯽魴的遺傳和生殖特性研究》是依託湖南師範大學,由覃欽博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異源多倍體鯽魴的遺傳和生殖特性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覃欽博
  • 依託單位:湖南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在紅鯽(♀,2n=100) × 團頭魴(♂,2n=48)亞科間遠緣雜交的F1代中獲得了兩性可育的異源四倍體鯽魴(4n=148)。以此為基礎,通過多代自交獲得兩個四倍體鯽魴群體(4n=148;4n=200)。用紫外線滅活的精子誘導F1代四倍體鯽魴的卵子,沒有進行染色體加倍處理,獲得了能穩定產生四倍體卵子的雌核發育四倍體鯽魴(4n=148)。本項目將以GISH和FISH 等生物學技術為研究手段,對F1代四倍體鯽魴及其自交和雌核發育後代的遺傳組成、形成機制以及生殖特性等重要生物學特徵展開研究,為魚類染色體倍性育種提供重要的基礎理論知識。

結題摘要

在紅鯽(♀,2n=100,AA)× 團頭魴(♂,2n=48,BB)的雜交F1代中獲得了能產生不同大小配子的異源四倍體鯽魴(4n=148,AABB)。本項目研究結果首次揭示了異源四倍體鯽魴在減數分裂時期發生了異常染色體行為,並產生各種不同遺傳組成的配子。重要的是,異源四倍體鯽魴減數分裂時期的異常染色體行為導致其產生了含有兩套紅鯽染色體組的同源二倍體配子(2n=100,AA)。因此,在異源四倍體鯽魴自交過程中,同源二倍體卵子和同源二倍體精子結合受精形成了同源四倍體鯽魚(4n=200,AAAA)。同源四倍體鯽魚兩性可育,能產生二倍體卵子和精子,並形成了一個遺傳穩定的同源四倍體魚品系(F2–F9)。這是世界上首例通過遠緣雜交方法建立的同源四倍體魚品系,這在魚類遺傳育種和生物進化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另外,利用遺傳滅活的團頭魴精子誘導異源四倍體鯽魴的卵子,沒有進行染色體加倍體處理,獲得大量成活後代,其中有一部分後代為擁有三套紅鯽染色體組的同源三倍體鯽魚(G1,3n=150,AAA)。這種同源三倍體魚1年性成熟,能產生不減數的三倍體卵子(3n=150,AAA)。利用遺傳滅活的團頭魴精子誘導G1產生的卵子, 沒有經過染色體加倍處理獲得了第二代雌核發育同源三倍體魚(G1,3n=150,AAA)。第二代雌核發育同源三倍體魚1年性成熟,產生不減數的三倍體卵子(3n=150,AAA)。最終,我們建立一個雌核發育同源三倍體魚克隆體系(G1-G3),它為多倍體魚的研究和製備提供了寶貴的配子資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