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名,為直翅目,蝗科。分布於廣東、廣西、湖北、湖南、台灣、福建等地區。主要危害鳳尾竹、黃金問碧玉竹、唐竹、大眼竹、青皮竹、雞兒筋竹、筋竹、簞竹、沙歲簞竹以及蒲葵等。以成蟲、幼蝻蠶食竹葉,嚴重時可食盡竹葉,影響植株生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異歧蔗蝗
- 拉丁學名:Hieroglyphustonkinensis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 綱:昆蟲綱
- 目:直翅目
- 科:蝗科
- 分布區域:廣東、廣西、湖北、湖南、台灣、福建等。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基本信息
名稱:
異歧蔗蝗(圖1)
![異歧蔗蝗(圖1) 異歧蔗蝗(圖1)](/img/e/2ae/QN2UjZ4AjMwI2NhBTN5QWMzcjZ4MjMwcTMwkTY5kDOiRjM5UGMzUW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學名:Hieroglyphustonkinensis
目:直翅目
科:蝗科
形態特徵
成蟲
雄蟲體長30~40毫米,雌蟲體長40~52毫米;體藍綠色,頭部、額、頰及後頭側花、上顎外面均為藍綠色;頭頂、後頭上方、複眼等為黃褐色;觸角28節,基部淡黃色,端部3~5節為淡黃白色,近端部5~6節為黑褐色。前胸背板、側板藍綠色,背板背面近前緣兩側各有一橫行黑褐色凹紋,其後又有3條橫行黑褐凹紋,前翅基部淡綠色,至端部為黃褐色,雌蟲尾須楔形,而雄蟲則末端分叉。
卵
異歧蔗蝗
![異歧蔗蝗 異歧蔗蝗](/img/9/9eb/QNlZzYkNDM1EmZ4AzYlFTY1EjZwUDOhdDMkJjN3IzM2MTMhhzYlhT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長橢圓形,稍彎曲,初產時為黃色,後漸變為深色。
幼蝻
體褐色,背部中央從前胸到腹末有一黃花貫穿其中,花的兩旁有黑褐色條紋,翅芽及觸角隨蟲齡增大而增長。
發生規律
該蟲一年發生1代;以卵塊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陸續孵化,經5~6次蛻皮後,於6月上旬至8月上旬陸續羽化,交尾產卵後死亡;幼齡蝗蝻多喜取嫩葉,成蟲及老齡蝗蝻多取食老葉。
防治方法
藥劑防治:可噴施40%樂斯本乳油1500倍液,或5%吡蟲啉乳劑2000~3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