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橋鄉隸屬於江西省餘江縣,畫橋鄉地處餘江、萬年、貴溪三縣交界處,這裡山高林密,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時期閩浙贛邊區贛東北省貴余萬中心縣蘇維埃政府所在地,是方誌敏、邵式平、黃道等戰鬥過的地方,自然資源和革命遺址十分豐富。畫橋鄉主要的紅色旅遊資源有:贛東北省貴余萬中心縣蘇維埃政府所在地;胡馬頭村“打倒土豪劣紳”等紅軍標語遺址;餘江縣土地革命發源地鴻鶴咀村;畫橋大捷舊址;南橋武裝奪槍舊址和餘江烈士陵園等。
畫橋鄉位於餘江縣北端,距今縣城45公里,東南與貴溪市接壤,西北與萬年縣交界。全鎮總面積105平方公里,地勢東北高逐步向西傾斜,東北部山地綿延,40%的稻田處於深山峽谷之間,西北部緩坡丘陵山壟大畈。鎮內水利資源豐富,蓄水量為7000多萬立方米的中型水庫一座和本座小型水庫。交通便利,新拓寬的206國道掛線縱貫東西,皖贛鐵路橫穿南北,全長10公里,設有兩個四等小站,鄉道四通八達,村村可通車,十分便捷。
畫橋鄉轄7個村委會,97個自然村;全鎮人1.76萬,其中農村人中1.5萬。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其次有茶葉、花生、豆類、棉花、油菜、薯類等;山林總面積10.37萬畝,林業以杉木、濕地松為主,森林覆蓋率為40%。鎮畜牧業著重為生豬、家禽及漁業養殖。
畫橋鄉發展紅色旅遊與現代農業,打造紅色文化園,形成集紅色文化觀光體驗、休閒娛樂、旅遊節慶、住宿餐飲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休閒娛樂區,帶領民眾致富。
面積:120.3k㎡
代碼:360622105
轄:紅都居委會,畫橋、葛家店、王坊、基墩、大橋、百子等6個村委會。鎮政府駐許家。
畫橋鄉植物資源種子植物約有4000餘種,蕨類植物約有470種,苔蘚類植物約有100種以上。低等植物中的大型真菌可達五百餘種,有標本依據的就有300餘種,其中可食用者有100多種。植物系統演化中各個階段的代表植物江西均有分布,同時發現不少原始性狀的古老植物,還有“活化石”銀杏等。
畫橋鄉山地峻峭延綿,植被覆蓋率較高,生態環境較為優越,特別是近年來環保措施的不斷加強,豐富的動物資源日益得到有效保護。全省現有脊椎動物600餘種。其中魚類170餘種,約占全國的21.4%(淡水魚);兩棲類40餘種,約占全國的20.4%強;爬行類70餘種,約占全國的23.5%;鳥類270餘種,約占全國的23.2%強;獸類50多種,約占全國的13.3%。魚類和鳥類種類較多,經濟價值較大,成為開發利用和資源保護的重點。
餘江縣第一屆蘇維埃政府就在206國道掛線錦黃線路邊上,路邊草叢中立著一塊牌子,上寫“餘江縣蘇維埃政府遺址”。字跡已經看不清了,牌子是1990年立的。遺址分為兩個部分:辦公駐地和大會堂,相距幾十米。
辦公駐地在解放後作為大橋區(即餘江縣第六區)畫橋鄉政府機關場所,1958年轉為畫橋光榮敬老院,但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時敬老院發生了一場大火,原來建築燒光了,此後,此地又重建敬老院,現已搬遷。現在看到的只有一個大門還有點老遺蹟。辦公駐地的背後就是大山,這裡以前是一個地下通道,從辦公駐地可以直通後山,在發生緊急情況後,人員可以從地通內撤出。由於通道洞口較大,以前發生過小孩子掉下去的事情,所以村民將通道給填埋了。
大會堂卻還保存得很完整。這個大會堂以前是楊家的祠堂,面積有500多平方米,隸書“楊氏宗祠”還依稀可見。大會堂門口長滿了一米多高的荒草,會堂裡面也長了很高的荒草。大會堂內以樹木結構為主,顯得很破爛,很多地方都已經裂開了。
又稱烈女湖,位於餘江縣畫橋鎮境內,1958年建,壩長500米,高30米,集水面積61.24平方公里,總庫容404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5萬畝,湖中小島建有別墅,周圍群山環抱,這裡餘江的至高點白鶴峰,海拔512米,是森林的海洋,空氣十分清新,號稱綠色的氧吧,遠離城市間的喧鬧。山上有許多珍貴的動植物和各類藥材,是居家避暑的理想場所。相傳築湖前有孝烈橋一座,是為紀念謝枋得,其女兒所建,謝枋得(1226—1289),南宋著名愛國志士、詩人,號疊山,南昌市的疊山路就是紀念他而命名的。1289年因抗元失敗,拒絕招安,在大都絕食殉國。其女謝周嬪聞此訊息,跨溪造橋,橋成,投水而亡,後人多有詩文頌揚此事。
百子村,畫橋鄉的西大門,位於餘江縣東北部,北通萬年、南連貴溪,國道206支線穿村而過,交通便利。全村轄22個村小組,3100農業人口,擁有水田3500多畝,山林面積13200畝,全村共有黨員53人,兩委班子成員8人,這裡有光榮的革命歷史,方誌敏烈士曾在此指揮過“橫山大捷”。新時期,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百子人民發揚革命傳統,在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黃仕武的帶領下,團結一心,拼搏進取,較好的實現了全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2005年度被中央文明委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先進村鎮”,06年度被評為“全國十大名鄉村(居)之一”,2006年又被評為“全國十大名鄉村(居)之一”,以及“市縣新農村建設行進示範點”。2006年,黃仕武本人當選首屆“全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十大改革人物”,連續兩屆當選為市、縣人大代表。2007年該村又被評為“全省十大和諧村莊”之一,2007年百子黃家村被市縣評為“新農村建設先進試點村”。
舊時習慣在驚蟄前後“點禾子”。播種早禾,俗稱“點驚蟄”即農家在清晨備好香燭、紙錢到田頭祭祀田螺菩薩,乞求保佑豐收。
昔時農家蒔田時,要請蒔田能手“開秧盤”,即技術高明的師傅第一個下田開蒔,然後按技術高低依次排行。蒔完田後要做“蒔田酒”,俗稱:“蒔田殺鵝,草子變禾”,認為待人大方,收成必好。
早稻開鐮收割後,吃新米飯叫嘗新,舊時家家戶戶嘗新日,買豬肉,殺鴨子,推磨做新米果,點蠟燭敬“米穀神”,以慶豐年。
秋收後舊時農家要備辦酒席,請幫助收種的親友吃飯,俗稱“洗禾鐮”。大多東家都煎糯米糍,釀好米酒。內良、河洞至今仍很興打麻糍、包芭蕉米果分送親友,意為全年農耕結束,家家分享豐收。
昔時小滿時節,紙棚中槽戶、包頭要殺狗崽或其他畜禽祭山,初一、十五日“打牙祭”。在山裡更不能犯禁,如一人犯禁大家就得停工,犯禁者被罰買魚肉殺鵝請酒以消災。紙棚工忌用紙揩屁股。砍竹子,要將竹蔸上的節放通,倒竹時面要往下不能向上。
上山挖鎢砂俗稱打砂子或倒桶。昔時要選黃道吉日,在有砂子的附近搭棚。開工時,棚門前要插兩根短竹筒,點燃香燭,在地上擺好三牲(魚、豬、鴨),殺一隻黑狗取血以祭祀天神,初一、十五日不上工,也要打牙祭。上工時,走到窿子門口要先抽菸辟邪才能進人,忌在采找礦時吹口哨,打啊嗬(大聲呼喊)和吃夾生飯,以避凶趨吉。
俗稱“下聘”或“下茶”。男女合八字後,由男方擇定日期,用五色扛盒送三牲和餅蛋等聘禮到女家,是日女家要請親戚前來吃下聘酒,並按親疏分享聘禮。待結婚時,親戚則加倍送女方陪嫁禮品。訂婚後不能更改,遇紅白大事可互相往來行家禮。
即結婚,俗稱“過門”。事前男家須揀日卜吉期,寫好大紅書帖,備禮通知女家,稱“擔日子”,若女方無異議,婚期就算定了。“過門”之日,男方家要在前一天下“五牲禮”送到女家,女家親友在成親日上午備好禮品合齊到女家賀喜。中午,男家要出轎(舊時或馬,現為小車)去接新娘隨同嫁奩,新娘在伴娘簇擁下上轎(馬或車)出嫁。接親時由一個男子掮兩根扎在一起的竹梢上繫著大紅布的翠竹,伴隨著打鼓、吹喇叭、放爆竹,擁至男家,男方主婚人在門前迎親,進門後舉行婚禮,拜天地,入洞房,宴請賓客。
湯漢 ,字伯紀,號東澗,餘江縣崇義鄉(今畫橋鎮)人。宋淳佑四年(1244)甲辰科進士,南宋末期著名理學家。初任象山書院山長、上饒主簿,後任饒州教授兼象山書院山長。淳佑十二年,任史館校勘,不久改任國史實錄院校勘。他看到當時朝政腐敗,天下騷亂,便不斷上書痛陳朝政,大膽指出弊端。所論切中要害,理宗趙昀不能不為其直諫而信服,於是將湯漢升任為太常博士。太子(度宗)滿二十歲,他上《冠箴》一篇,說明太子及冠後應注意的要務。理宗特令太子往謝湯漢,並進官秘書郎。後出守福建常平,因彈劾福州太守史岩之及泉州太守謝慎有功,被調回京任禮部郎官兼太子侍讀。不久,先後任職華文閣福建運判、寧國府知府、江西常平兼吉州知州、江東運判兼隆興知府。後又召回京都任尚左郎兼太子侍讀及玉牒所檢討官司。這是湯漢建議朝廷必須廣開言路,允許臣屬直抒己見,排斥奸邪,罷黜阿諛小人。後調任太府少卿兼太子諭德。旋改任秘書少監,成為東宮輔臣。不久,曾被罷官的奸臣董宗臣又重新為朝廷起用,湯漢犯顏上本直指:“自古以來,小人如果再次得志,所帶來的禍患一定甚於往日。”事後,他請求退休,太子致書慰留,遂再供職朝廷。
鹹淳元年(1265),度宗繼位,賈后姐弟專權誤國。湯漢不計個人安危,奏請新君治家不能以私情壞國家制度。政令務須出於朝廷,不可出於私門。用人唯賢,不可椽引親友。這些政見都是群臣所不敢提出,說明湯漢膽識超凡,因此受到正直重臣的敬愛。度宗獎其忠貞有識,擢升湯漢為工部尚書,端明殿學士。任內他激流勇退,請準告老歸家,封“安仁開國子”爵號、食邑600戶,賜“金紫魚袋”。終年七十一歲諡號文清,追贈正奉大夫、饒國公。德佑年間(恭帝趙顯1275—1276)詔令賜喪原籍田南。遺著有《東澗集》及《淘詩注》六卷。
附註:1958年設畫橋公社,1984年改鄉,1993年建鎮,畫橋鄉即畫橋鎮。
糯米粑粑: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