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市織金洞景區

畢節市織金洞景區

畢節市織金洞景區,簡稱織金洞景區,是位於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境內的旅遊景區,也是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的主要園區。

織金洞景區內溶溝、溶槽、陡峭的大河谷、天生橋、溶洞處處皆是,主要景點有望月樓、塔林、南天門、萬壽山、望山湖、廣寒宮、雪香宮、凌霄宮、天都廣場、銀雨宮等。織金洞景區由織金洞、綺結河、東風湖三個分別代表不同岩溶發育過程的地貌單元組成,織金洞勘察長度12.1千米,洞腔最寬跨度175米,相對高差150米,景區面積15.7平方千米,是一個集科普、探險、研學、遊覽和度假於一體的旅遊景區。

2022年7月15日,貴州省畢節市織金洞景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確定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成為畢節市第2家,貴州省第9家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畢節市織金洞景區 
  • 地理位置: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官寨苗族鄉
  •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8:00~17:30
  • 景點級別:AAAAA級
  • 門票價格:旺季(3月1日至11月底)110元/人;淡季(12月1日至次年2月底)100元/人
  • 占地面積:15.7 km
  • 著名景點:萬壽宮、銀雨樹、霸王盔、廣寒宮、望月樓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點,主要景點,石筍,石柱,石盾,石鐘乳,石類沉積物,文化活動,人文歷史,主要活動,特色美食,管理單位,所獲榮譽,旅遊信息,門票,交通,路線,

歷史沿革

1980年4月,織金縣人民政府組織的旅遊資源勘察隊發現該洞。
1984年,畢節市織金洞景區正式對外開放。
2018年,畢節市織金洞景區開始籌備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對景區進行系統規劃和提質改造,建成了織金洞新遊客服務中心、地質博物館、旅遊觀光車道,新建了遊客集散廣場、生態停車場、旅遊公路、星級旅遊廁所、旅遊標識系統等一批基礎設施,開通了旅遊公交專線,不斷最佳化智慧旅遊系統。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畢節市織金洞景區,位於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官寨苗族鄉,地處烏江源流之一的六衝河南岸,距省會貴陽市120千米。織金洞的地理坐標介於北緯26°38′31″~26°52′35″,東經105°44′42″~106°11′38″之間。
畢節市織金洞景區
織金洞

地形地貌

織金洞,座落於織金縣城東北約23千米的官寨鄉東南部,地處烏江上游六衝河南岸及綺結河下游東南岸河谷岸坡頂部的岩溶丘陵內,發育於下三疊統夜郎組黃村壩段中厚層灰岩地層組成的強喀斯特含水層中,位於下紅岩短軸背斜北西西翼,碉邊向斜南東翼。
織金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碳酸鹽成分高達90%以上,囊括了絕大部分的岩溶地質遺蹟形態類型。

氣候特點

畢節市織金洞景區屬亞熱帶高原氣候,平均氣溫14.1℃,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

主要景點

石筍

織金洞洞內石筍眾多,是織金洞最主要的化學沉積物,主要密集分布於第一條主洞(洞口、月日潭、望山湖、廣寒宮、十萬大山)的第三、四層洞,以巨型和大型石筍為主,規模宏大,形態多姿多彩,造型獨特,主要有常態、盔狀、丘狀、塔狀、菌狀、塔松狀、燈台狀、拐狀、火炬狀、乳房狀、杯狀等形態類型。
畢節市織金洞景區
石筍
織金洞石筍主要形態類型與特徵
形態類型
主要發育特徵
主要發育區域
典型景點
1常態石筍
大小不一,形態總體以“下粗上細”為主,表面往往環繞發育著大小規模不一的瘤狀體,或棕櫚片,使其形態更形象、逼真、多姿
廣泛分布於洞穴各處,數量多,觀賞性一般
古榕爭輝,石花鬥豔
2盔狀石筍
下部呈盔狀石筍,上部為長短不一的細桿狀石筍,兩者直徑相差約7~10倍,形似中國古代將軍之頭盔
主要發育於廣寒宮、水晶宮,數量稀少,是壟斷性觀賞景觀,鎮洞之寶
霸王盔,垂釣織金,談古論今
3渾圓狀石筍
形似渾圓狀山丘,粗壯高大,直徑與高度相差不大,一般達2~6米,最大可達12~19米,高一般3~16米,多為大型或巨型石筍
廣泛分布於洞穴各處,是重要的觀賞景觀
福、祿、壽三星,渾圓天成,寂靜的群山
4塔狀石筍
形似高塔,規模宏大,最高可達40多米,直徑小於高度,約相差2~5倍,多為大型或巨型石筍
佛祖普度眾生,深山彝寨,織金雙塔
5菌狀石筍
形似菌狀,或傘狀,直徑多在15~30厘米,碳酸鈣結晶粗大,菌片厚2~6厘米,呈乳白色,尚在生長發育之中,為小型石筍
分布數量較少,主要發育於靈霄殿和十萬大山尾部洞段
/
6塔松狀石筍
石筍表面環繞發育著大小規模不一的棕櫚片(長多為10~30厘米,寬為10~30厘米),縱向上呈疊瓦狀排列,間距窄,下粗上細,形似傲立風雪中的塔松
分布於洞穴各處
婆媳情深,卿卿我我,鐵樹花開,銀雨樹,姊妹玉樹
7燈台狀石筍
形態呈“兩頭較細,中間較粗”,表面往往環繞發育著大小規模不一的瘤狀體,或棕櫚片,形似一盞盞千年不熄的古燈台
主要發育於靈霄殿
千年燈台,霸王鞭
8拐狀石筍
石筍下部較細,上部向某一方向延伸發育,形似拐杖
分布數量較少,主要發育於靈霄殿和十萬大山尾部洞段
/
9火炬狀石筍
形態呈“下部較細,上部較粗”,表面往往環繞發育著大小規模不一的棕櫚片,形似熊熊燃燒的火炬,或似大力神杯
分布數量較少,主要發育於迎賓廳,是重要的觀賞景觀
大力神杯
10乳房狀石筍
形似乳房,規模宏大,下部粗、長,直徑和高度基本相似,一般高9~12米,頂部細小,直徑約30~50厘米,多為大型或巨型石筍
零散分布於各處,數量較少
/
11杯狀石筍
形似圓杯,規模較小,高不超過30厘米,直徑10~20厘米,乳白色、乳黃色為主,多為尚在發育中
廣泛分布於洞穴各處,數量多,觀賞性一般

石柱

織金洞洞內石柱眾多,常常與石筍相伴相生,也是織金洞最主要的化學沉積物,主要密集分布於第一條主洞(洞口、月日潭、望山湖、廣寒宮、十萬大山)的第三、四層洞,形態多姿多彩,造型獨特,主要有常態、盾形、琵琶形、圓塔狀、棕櫚狀、紡錘狀、瘤狀等形態類型。
畢節市織金洞景區
石柱
織金洞石柱形態類型與特徵
形態類型
主要發育特徵
主要發育區域
典型景點
1常態石柱
大小不一,形態總體以“兩頭粗、中間細”為主,表面往往環繞發育著大小規模不一的瘤狀體,或棕櫚片,使其形態更形象、逼真、多姿
廣泛分布於洞穴各處,數量多,觀賞性一般
/
2盾形石柱
石盾與石鐘乳、石筍共生,形成一種形態特殊的“盾形”石柱,即由頂部的石盾、中部的石鐘乳和下部的石筍,相連而成的形態特殊的石柱
零散分布於洞穴各處,數量較少,目前國內洞穴中較為罕見
3琵琶形石柱
直石盾與石鐘乳、石筍共生,形成“琵琶形”石柱,是盾形石柱的特例
目前僅在琵琶宮發育一個,是壟斷性觀賞景觀,鎮洞之寶
倒掛琵琶
4圓塔狀石柱
形似高塔,規模宏大,多呈“下粗上細”,高度一般高12~17米,最高可達40多米,直徑小於高度,約相差2~5倍,一般2~6米,最大可達11~16米,但頂部較細,多為大型或巨型石柱
廣泛分布於洞穴各處,是重要的觀賞景觀
神殿雙柱
5棕櫚狀石柱
表面環繞發育著大小規模不一的棕櫚片(長多為10~30厘米,寬為10~30厘米),縱向上呈疊瓦狀排列,間距窄,下粗上細,形似一棵棵“節節盛開”的棕櫚樹
一線連天,織金桫欏
6紡錘狀石柱
表面自上而下,並列發育著大小規模不一、首尾相連的紡錘體,長多為25~45厘米
廣泛分布於洞穴各處,數量多,觀賞性一般
/
7瘤狀石柱
表面盤繞發育著大小規模不一的瘤狀體,長多為5~15厘米

石盾

織金洞內石盾比較發育,主要集中分布於水晶宮支洞,塔林宮、金鼠宮、琵琶宮等洞段也有零星發育,它們形態多樣、規模大小不一。同時它們往往與石鐘乳、石筍等共生髮育,組合形成盾形石柱、石鐘乳和琵琶狀石柱等多姿多彩,造型獨特的罕見鐘乳石景觀。
畢節市織金洞景區
石盾
織金洞石盾形態類型與特徵
形態類型
主要發育特徵
主要發育區域
1平石盾
盾面多呈橢圓,近似水平,傾角小於10º,大小不一,直徑15~650厘米,厚度2~30厘米
主要集中分布於水晶宮支洞,塔林宮、金鼠宮、琵琶宮等洞段零星發育
2斜石盾
盾面多呈橢圓,傾角較大,介於15º~80º,大小不一,直徑15~650厘米,厚度2~30厘米
3地石盾
從洞底垂直向上生長,盾面呈橢圓,寬約95厘米,高約160米,厚15~30厘米
目前僅在水晶宮發現2個
4直石盾
盾面呈橢圓,垂直懸掛於洞頂,直徑220~550厘米,厚度35~55厘米
僅在琵琶宮發現,即倒掛琵琶

石鐘乳

織金洞洞頂懸掛著眾多的石鐘乳,它們規模大小不一,多呈上粗下細,總體規模較大,直徑10~90厘米,長20~190厘米,主要有常態(即倒錐狀、或棒狀)、旗狀、簾狀、盾狀、肺葉狀、舌狀、乳房狀、向光性等形態類型。
織金洞石鐘乳形態類型與特徵
形態類型
主要發育特徵
主要發育區域
1常態石鐘乳
形態總體以“上粗下細”的倒錐狀、棒狀為主,大小不一,一般直徑10~90厘米,長20~190厘米
廣泛分布於洞穴各處,數量多,觀賞性一般
2旗狀石鐘乳
形似石旗,卻與石旗差異明顯:它頂部較厚,多介於10~20厘米,中、下部逐漸變薄,呈扁平旗狀,厚多介於2~5厘米;而石旗整體較薄,呈旗幟狀
零散分布於洞穴各處,數量較少,目前國內洞穴中較為罕見
3簾狀石鐘乳
呈石簾狀,也是頂部較厚,多介於10~20厘米,中、下部逐漸變薄,呈扁平簾狀,厚多介於2~5厘米
4盾狀石鐘乳
石盾與石鐘乳共生,形成一種形態特殊的“盾形”石鐘乳,即由頂部的石盾和下部的石鐘乳相連而成
5舌狀石鐘乳
形似舌頭,上寬下窄,粗細大致相當
廣泛分布於洞穴各處,數量多,觀賞性一般
6乳房狀石鐘乳
呈乳房狀懸掛於洞壁頂部
7肺葉狀石鐘乳
呈肺葉狀懸掛於洞壁頂部
8向光性石鐘乳
石鐘乳下部微微向外(洞口,有光的那個方向)傾斜、彎曲,不完全受滴水的重力作用而垂直生長、發育
主要分布於洞口有光部位

石類沉積物

織金洞洞內的流石類沉積物,有壁流石類(形成時以洞壁流水為主,如石旗、石盾、石幕、石幔、石瀑布等)與底流石類(形成時以洞底流水為主,如石梯田、流石壩等)兩種,也是其主要洞穴次生化學沉積物和景觀之一,它們廣泛分布於洞內,大小規模不一,形態各異。
畢節市織金洞景區
石類沉積物

文化活動

人文歷史

“織金洞”‌原名“打雞洞”,彝家人喜歡用人名命地名,相傳當年織金洞附近所住人家名叫“達吉”,附近皆稱為“達吉家”,該洞就被喚作“達吉洞”。因口口相傳,音譯有誤,久而久之變為“打雞洞”傳承於世。當地政府對其進行開發時,認為“打雞洞”這個名字不太雅觀,因此決定以織金縣的名字來命名這個洞穴,從而將其命名為“織金洞”‌。

主要活動

2023年8月19日,2023年貴州織金洞精英穿越挑戰賽在貴州省畢節市織金洞景區遊客中心拉開帷幕。

特色美食

織金洞特色菜品推薦:水八碗、宮保雞丁、本地臘肉、竹蓀燉雞、竹蓀宴、清燉帶皮牛肉、農家小炒肉、苗家八塊雞、竹蓀芙蓉湯等。
織金小吃推薦:蕎涼粉,臭豆腐、發粑、特色烙鍋、洋芋片、蕎粑粑、滾米糰、牛滾團、鍋粑、油炸洋芋顆等。

管理單位

畢節市旅遊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6月,是管理和運營旅遊國有資產的市屬國有企業。主要承擔畢節市泛旅遊資源的綜合開發運營、旅遊全產業鏈條的綜合發展、公益性旅遊基礎設施及部分旅遊公共服務體系的完善等職能職責。集團下屬9個子公司,經營管理織金洞景區、九洞天景區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擁有金沙澳斯特酒店,正在投資開發烏江源百里畫廊、精品民宿客棧、茶場等產業。

所獲榮譽

2016年10月9日,織金洞景區榮獲“旅遊市場秩序最佳”景區稱號。
2009年1月3日,畢節市織金洞景區被批准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022年7月15日,畢節市織金洞景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確定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旅遊信息

門票

織金洞景區門票有淡旺季之分,旺季3月1日至11月底,淡季12月1日至次年2月底。
旺季:門票(成人票)+觀光車票=110元/人+20元/人=130元/人
淡季:門票(成人票)+觀光車票=100元/人+20元/人=120元/人

交通

自駕:貴陽市(滬昆高速26千米)→清鎮(廈蓉高速清織段60千米)→織金洞南(旅遊公路10千米)→織金洞景區停車場,全程96千米,約一個小時的車程。
客運:從金陽客車站選擇乘坐“貴陽至織金”或“貴陽至八步”的大客營運車,直達織金洞景區;貴陽金陽客車站至織金縣城大客車,到達織金縣客運總站後,在公交站坐“織金~織金洞”的營運車,20分鐘左右到達織金洞。
高鐵:可坐高鐵到黔西站,出站後到黔西客運站乘坐客運車輛到織金縣客運站,隨後在公交站坐“織金~織金洞”的營運車,20分鐘左右到達織金洞。
火車:可乘坐火車到達織金火車站,隨後在公交站坐“織金~織金洞”的營運車,直達織金洞。

路線

洞穴觀光科普路線:自博物館入口進入,參觀完公園博物館後,再步行遊覽織金洞,遊覽完畢再從出洞口乘坐專用電瓶遊覽車返回綜合服務中心。遊覽時間2.5~3小時。
畢節市織金洞景區
織金洞導覽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