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江源百里畫廊

烏江源百里畫廊

烏江源百里畫廊旅遊區屬國家級旅遊資源。位於黔西縣南部,321國道公路旁,因修建東風水電站而形成。湖區總長62千米,寬度60-1000米之間,湖水面積近20平方千米。湖水清澄,倒影沉碧,寧靜秀麗,兩岸峰壁險峻,氣勢恢弘,且多瀑布山泉跌落湖中,是千里烏江上最美的崖壁畫廊。景區交通方便,距省城貴陽80千米,距黔西城33千米,水路連通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織金洞,形成貴陽西部風光一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烏江源百里畫廊
  • 地理位置:貴州黔西縣南部
  • 著名景點:烏江
  • 所獲等級:國家級旅遊資源
  • 湖水面積:20平方千米
  • 湖區總長:62千米
形成背景,景點介紹,東風湖,化屋苗寨,旅遊指南,風土人情,

形成背景

烏江是長江南岸最大的一級支流,全長1050公里,烏江有南、北兩條河源,南源三岔河發源於威寧縣的香爐山,北源六衝河發源於赫章縣的大坡山,兩源在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被中國村社發展會命名為“中國特色旅遊村”的黔西縣新仁鄉化屋基匯合,化屋基以上至香爐山為烏江的上游段,以下至思南為烏江中游段,思南至涪陵入長江段為烏江下游段。
景區概況景區概況

從畢節地區威寧縣的香爐山、赫章縣的大坡山“兩源”發源地至匯合處東風湖(化屋基)至荊江野濟河,湖水清澈澄深,倒影沉碧,寧靜秀麗,兩岸峰壁險峻,氣勢恢宏,斷層壁畫神秘多姿,鬼斧神工,景觀眾多,有“山似三峽而水勝三峽,水似灕江而山勝灕江”的美譽,是千里烏江上最美的崖壁畫廊,因此稱烏江源百里畫廊。

景點介紹

東風湖

烏江是長江上游的主要支流之一,她有兩條源流,北源叫六衝河,南源叫三岔河,都發源於貴州西部地勢最高的威寧彝族苗族回族自治縣。兩條源流分別在深深的峽谷里流淌了幾百公里後終於匯合成了烏江又繼續在深深的峽谷里流淌橫貫貴州的中部和北部最後在重慶市的涪陵匯入了長江。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國家在這裡修築了東風水電站的大壩湖面倒灌進兩條源流各有幾十公里使滾滾的烏江變成了一個三叉形的十分平靜的湖面——東風湖。
烏江源百里畫廊旅遊區烏江源百里畫廊旅遊區
東風湖,風光迷人,景色秀麗,融高峽、平湖、溶洞、飛瀑等景色為一體,素來被譽為“山似三峽而水勝三峽,水似灕江而山勝灕江”。曲折的11道彎,蘊藏著雄渾之美、神肖之美、逶迤之美。
東風湖的顯著特徵之一是擁有兩岸的懸崖峭壁。這些懸崖峭壁一般都在300米以上氣勢壯偉、氣象萬千。大約在七千萬年前的白堊紀時代,中國大地上發生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地殼運動——地質學上稱之為“燕山運動”。這次運動在貴州的地盤上造成了一 條從西部往東北走向的大裂谷裂谷底部後來就成了一千多公里長的烏江的河床。在這裡,相對深厚的岩層使形成的裂谷比別的地方深了許多自然也精彩了許多,毫不誇張地說這裡的喀斯特風光不僅在烏江所有的峽谷風光中無與倫比,就是在全世界所有的峽谷風光里也首屈一指。
烏江源百里畫廊烏江源百里畫廊

化屋苗寨

沿東風湖逆流而上四十分鐘,有一個被譽為“貴州省苗族歌舞之鄉”的苗寨,她就是位於東風湖畔筍子岩下,仍保留著獨特的苗族風情的化屋苗寨。勤勞勇敢聰明智慧的苗家兒女能歌善舞、熱情好客任何時候都準備著以他們獨具特色的方式歡迎大家的光臨。當你步入苗寨時,熱情好客的苗家人身著盛裝,吹著蘆笙,唱著苗歌,端著米酒,迎候在寨門,歡迎遠方客人的光臨。
化屋苗寨化屋苗寨
世世代代化生活在化屋基的這一支苗族有著獨特的風俗習慣有著獨特的歌舞,他們的體育性質的蘆笙拳舞和多聲部合唱多次參加全國性比賽並獲得了大獎。漫步苗寨,隨處可以聽見悠揚輕快的蘆笙舞曲,天賴之音般的無伴奏多聲部合唱。處處可以領略苗族的“蘆笙拳舞”、“板凳拳舞”等各具特色的少數民族舞蹈。飽覽民族歌舞之餘,你還可品嘗老臘肉、酸湯點豆花等美味農家食品。

旅遊指南

無門票:
不過乘船游烏江源,需船費60元/人(往返),乘船時間單程約1小時。
適合自駕出遊:
百里畫廊風景雖美,但通往外界的交通較為不便,所以更適合自駕出遊.: 貴陽方向——可選擇由貴黃公路經清鎮,或貴畢公路經黔西縣後沿321國道進入。 重慶/四川方向——可選擇遵崇高速或大納公路進入。
烏江源百里畫廊
特色美食:
這裡的特色美食有:宮保雞、竹蓀山珍、苗家菜、蕎涼粉、黔西黃粑等,可在天谷山莊品嘗到(位於織金洞口1公里處),可選擇點菜,也可選擇桌餐,每桌150—200元。
住宿問題:
住宿問題也可以在天谷山莊解決,標準間120—160元。夜幕降臨時,這裡會舉辦烏蒙歡歌篝火晚會。

風土人情

居住在這裡的苗族屬“歪梳苗”一支,他們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無伴奏多聲部民歌,其迭宕優美能讓鳥雀驚飛。化屋苗家熱情似火、堪稱厲害的三道寨門:經過攔路門、迎客門、敬客門後,就成了最尊貴的客人,幸福地聽到了苗家兒女原汁原味的“倮跺”,即多聲部民歌里最主要的品種——情歌。原為男女對唱,應和者為了表示讚賞、愛慕,即興地在主唱者唱到句頭、中間或尾句時便加聲進來,苗語叫“耨斗”,即和唱幫腔;又還有反唱,即轉調唱法。男聲女聲相互應和、纏繞,自由空靈。而兩三位歌者在這兩聲之間加聲進來,七八個聲部就出現了,錯落有致的歌聲如空山靈韻,綺麗而繽紛,柔情又執著,心靈頃刻被這美妙的天籟之音洞穿。
烏江源百里畫廊一景烏江源百里畫廊一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