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磊(中共地下黨員)

畢磊(中共地下黨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畢磊,湖南省澧縣人,1902年7月13日出生於澧縣。7歲隨父遷長沙稻穀倉,就讀長沙明德中學附小,後免費升入明德中學,1922年官費考入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英語部。1925年底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任中共廣東區學生運動委員會副書記,1927年4月14日被捕,4月23日凌晨與蕭楚女等人共同就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畢磊
  • 別名:三石、堅如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湖南澧縣
  • 出生日期:1902年7月13日
  • 逝世日期:1927年4月23日
  • 職業:學生
  • 畢業院校:廣東高等師範學校(現中山大學)
  • 信仰:共產主義
簡介,生平,畢磊與魯迅,被捕,

簡介

畢 磊(1902—1927), 革命烈士

生平

1923年5月,他與阮紹元、劉范等組織“民權社”,並主編旬刊《民權》,公開發表反對軍閥勢力的文章。1925年5月,上海發生五卅慘案。6月19日,廣州爆發了省港大罷工,一次又一次的反帝浪潮使他逐漸覺醒,他決定退出“民權”社,加入“新學生社”。8月,他領導學生開展驅逐反動校長鄒魯的鬥爭並取得勝利,並加入了共青團。9月26日,廣東“新學生社”聯合婦女解放協會等各界團體,發起成立“廣州革命青年聯合會”,他當選為執行委員,負責宣傳工作。12月,廣東大學各科建立中樞委員會,他當選為文科中樞委員,並任該校學生會主席,參與領導廣東大學學生運動。同年底,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任中共廣東區學生運動委員會副書記。
魯迅、許廣平、畢磊魯迅、許廣平、畢磊
1926年5月大學畢業後,黨組織準備送他到蘇聯留學,後因工作需要,組織決定讓他留在該校繼續學習,從事革命活動,他愉快地服從了組織的決定。

畢磊與魯迅

1927年1月,魯迅被中山大學聘請為教授,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為了歡迎魯迅,中共廣東區委書記陳延年把代表中共與魯迅聯繫的任務交給了他。
1月18日,魯迅抵達廣州,他當即與魯迅取得聯繫。25日下午,以中山大學學生會的名義舉行了盛大歡迎會,由他主持,宣讀歡迎詞。會上,魯迅對廣東的時局闡述了自己的看法,勉勵廣東的青年們要敢於衝破沉寂的氣氛。這次會開得十分成功,在青年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27日下午,魯迅在他陪同下,赴中山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會發表了演說。
魯迅在廣州期間,他幾乎每天前去和魯迅見面,給魯迅送黨組織主辦的刊物。魯迅在日記中多次提到他送《少年先鋒》之事。該刊是共青團廣東區委機關刊物,以兩廣受壓迫青年為主要對象。魯迅後來離開廣州時,仍將他送的《少年先鋒》帶在身邊。由於魯迅大量閱讀了由他送的共產黨的刊物,又與陳延年等共產黨人接觸過,很快了解到當時共產黨的方針、政策和任務,加深了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對魯迅從一個革命的民主主義者迅速地轉變成為一個堅強的共產主義者,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被捕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後,廣東形勢日趨緊張。他很關心魯迅,多次冒著風險到魯迅家看望。4月14日,他又來到魯迅住處,魯迅勸他不要出去,說出去危險,他說:“我還要給同志們送個信”。就在這天晚上,他在中山大學校舍二樓一間房子裡不幸被捕。魯迅悲憤填膺,力主營救,未獲通過,獨自宣布辭職。
敵人對他多次嚴刑拷打,並又派戴季陶朱家驊到獄中誘降,他堅貞不屈,痛斥敵人。他在獄中帶領難友開展鬥爭。4月23日凌晨,敵人用兩艘軍艦將他和蕭楚女等人押到珠江南岸的南石頭“懲戒場”殺害。犧牲時年僅25歲。
1927年6月7日,漢口《中央副刊》第七十四號發表了范師任《悼畢磊同志》的文章。魯迅在通信、日記中多次提及他。直到1928年冬魯迅還極為沉痛地說:“畢磊死了,是被鐵鏈鎖住死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