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張書院 位於江西宜豐。唐天祐四年(907)張玉創建於縣北雲峰之麓。張玉,字雲仙,唐天復二年(902)以詩舉進士第,為起居郎,後出任九江觀察使,兼提刑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留張書院
- 地區:江西宜豐
- 建造時間:唐天祐四年
- 創始人:張玉創
留張書院 位於江西宜豐。唐天祐四年(907)張玉創建於縣北雲峰之麓。張玉,字雲仙,唐天復二年(902)以詩舉進士第,為起居郎,後出任九江觀察使,兼提刑獄。“
留張書院 位於江西宜豐。唐天祐四年(907)張玉創建於縣北雲峰之麓。張玉,字雲仙,唐天復二年(902)以詩舉進士第,為起居郎,後出任九江觀察使,兼提刑獄。“留張書院 位於江西宜豐。唐天祐四年(907)張玉創建於縣北雲峰之...
澳門大學張崑崙書院是澳門大學下設書院,於2016年在橫琴校區成立,由張氏家族捐資,以紀念澳門企業家、對澳門社會作出重大貢獻的張崑崙先生,是高校書院聯盟成員單位。辦學歷史 2016年,澳門大學張崑崙書院在澳門大學橫琴校區成立。2022年4月14日,加入高校書院聯盟。辦學條件 張崑崙書院位於W34樓,呈C型布局,大樓的...
珠山書院 珠山書院是位於莆田市仙遊縣賴店鎮留仙外南安的書院,1828年創建,占地面積523平方米,建築面積208平方米。珠山書院,附設“土地廟”建設投資32萬元,信教門人45人,2006年縣民宗局確認為宗教活動場所。
寧波三一書院是一所具有近150年歷史的學校,其前身是英國聖公會傳教士在1868年創立的貫橋義塾。這所學校位於寧波,最初由英國聖公會傳教士戈柏和祿賜設立,並由英岳教士及其夫人管理。次年,聘鄞郡牧師王有光為教習,書院逐漸擴充並更名為“三一書院”。至公元1868年(清同治七年),該會將民房改建為...
珠和書院 珠和書院是位於莆田市仙遊縣賴店鎮留仙鵝頭自然村的書院,1918年創建,1986年重建,占地面積432平方米,建築面積234平方米,建設投資35萬元,信教門人36人。
自古以來,落筆洞憑藉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吸引了無數遊人。宋、元、明、清諸代,均有無數文人騷客前來遊覽,並留下了一系列摩崖題刻,寫下了許多詠贊落筆洞的詩篇,展示了落筆洞的風姿和魅力。而這些詩文題刻,有的永遠留在了落筆洞的石刻上,有的則收錄於《崖州志》等史志中。書院概況 落筆書院坐落在...
《張公書院廢址》是詩人曹家達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張泰今安在,荒基尚可尋。當時頌功石,化作搗衣砧。作者簡介 曹家達(1867~1938)字穎甫,又字尹孚,號鵬南,晚號拙巢。江蘇江陰人。早年習儒,兼及詩文,光緒乙未年(1895)就學於南菁書院,有“詩文大家”之譽。光緒壬寅年(1902)中舉人。光緒甲辰年(...
張賢良重教化辦學堂,建立賢良書院,培育後代,由於教育有方,子弟勤奮攻讀故英才輩出,碩果壘壘。古時,數年一考,優者中秀才,貢生,舉人,進士,狀元。取錄人數極少,難度大。賢良公裔孫張廣揚經多次會試奪魁,中秀才,中舉人後,於明代洪武二十四年(1391)中辛未科進士,成為羅定有史以來首開紀錄的第一個文進士,...
在入學式上,近衛會長敘述了書院設立的經過,並對他們提出了要求;根津講述了將全體學員召集到東京的深刻含義。入學式之後,學生先後到東京、大阪、神戶、京都等地參觀,後來又增加了拜謁皇宮。這種人學形式成為書院的一個傳統。由於學生在各大城市參觀時所住的旅館都是當地最好的旅館,給學生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
張瑞公書院,位於廣東省羅定市羅鏡鎮櫞安村,前身是張氏大宗祠,興建於明末,有三百多年的歷史,1968年毀於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後,在各地張氏族人的大力支持下,於1990年重新修復,改名為張瑞公書院,以紀念他們遷移到羅定的第一位始祖——張瑞。 早已聽人說過,羅鏡鎮椽安村有一座非常著名的書院,名叫張...
珠源書院 珠源書院位於莆田市仙遊縣賴店鎮留仙內 南安自然村。1701年創建,2001年重建,占地面積1209平方米,建築面積506平方米,建設投資40萬元,信教門人48人。
改造後的書院門恢復了昔日的文化色彩,厚重、有力的顏體街名使街西的牌坊與街內的建築渾然一體。於是"碑林藏國寶,書院育人傑"這幅楹聯便也名副其實。過去的關中書院如今是"西安師範學校",當年的莘莘學子為了金榜題名,而不異在此挑燭功讀,孜孜發奮。他們留下了書齋、留下了學堂、留下了功名,也留下了勤奮...
留張書院之始建,自天復之九江使;新昌縣治之初立,源於蔡劍之四世孫。蔡曾歸築南園,自號東郭居士;張資揮戈敵陣,御授昭武將軍。四庫之內,集惠洪之冷齋夜話;三奇之中,列彭幾之空谷幽音。羅堯才華外露,惜是早夭文藻;姚勉著述自娛,終成雪坡舍人;掞天摛麗藻,元有詩人圓至;報國揮金戈,明有武將袁彬...
1949年全家移居香港,先後在新亞書院、香港大學等校任教。羅香林先生是中國近現代著名的歷史學家、華僑史專家、民族學家、客家學的奠基人、族譜學創立者,是近現代人文社會學術界的傑出人物,為梅州八賢之一。羅香林一生著述豐富,涉及領域廣泛。據不完全統計,其著作中通史類有《中國民族史》《中國通史》《乙堂文存》...
留餘堂人歷史上曾為保一方安寧,殫精竭慮;自1858年張其䎖歸田,主講各書院,到現在一百多年,一代又一代在教育園地辛勤耕耘;張麟寶等人創辦了崇實書院(梅州中學前身)、張資平等人創辦了學藝中學,為社會培育了無數人才,為文化之鄉立下了汗馬功勞。親屬成員 父親:張光裕,共有七子。長子:張其翰,清朝舉人,...
李慢慢,男,是貓膩所著長篇玄幻小說《將夜》及其衍生作品中的人物。書院大師兄,在小師叔之後書院中排名第一,其老師為夫子。實力五境之上無距境界。做事很認真,因為認真所以慢。李慢慢,書院大師兄,在小師叔之後書院中排名第一,一個水瓢一件舊襖一卷舊書從不離手。十三歲開悟,三月進入洞玄,入洞玄當天傍晚...
日習天倫季子字際仕號湖賓行貸漳郡溪山地瘦人稀不忍離散承父命回居南安白葉杏塘配傅氏子葬南安張坑大山金墩祖陵五長一道次一德季一杏四一塘五一葉 光璠綏長子字際興號見梅郡庠生就學於潘湖仁穎書院抗倭英雄俞大猷塾師明弘治癸亥年三月初二日未時生明萬曆甲申年十二月廿七日巳時卒塋在三十二都覆船山穴坐未...
宋謙,又叫五先生、五師兄,是小說《將夜》中的人物。宋謙,南晉棋聖,痴於棋道。年少時橫掃爛柯寺諸僧,與洞明大師平分秋色。與月輪國宮廷棋師八師弟不分輸負,引為知己。後被夫子帶入書院,修為達到洞玄上境。舉世伐唐時負責留守書院,以棋盤之道悟出天機,和八師弟聯手擊殺了熊楚墨帶領的一眾高手。第二次...
1220年,汝城吏率其教,民懷其德,興建濂溪書院(周敦頤世稱濂溪先生)永作紀念。書院為宋式建築,四合院磚木結構,建築面積1618平方米,雖經800年的滄桑變遷,然薪火相傳,保存至今,成為汝城人民倡導、傳授和弘揚周敦頤學術思想的寶地。自創辦以來,書院人文蔚起,聲名遠播,濂溪遺韻歷久彌光,歷代名師在此傳道授業,...
他們在那裡得到良好的教育,三書屋的馥郁書香成就了留餘堂的氤氳人文,也為留餘堂的子孫後代在未來的事業中取得的傲人成就打下了堅實基礎。留餘堂人歷史上曾為保一方安寧,殫精竭慮;自1858年張其䎖歸田,主講各書院,此後一百多年,一代又一代在教育園地辛勤耕耘;張麟寶等人創辦了崇實書院(梅州中學前身)、...
在梅花書院期間,姚鼐與友人亦時常來往,一同遊覽當地名勝。擔任掌院之時,姚鼐以自己的古文義法教授學生寫作知識,並為學生授課編纂了《古文辭類纂》一書,以便於弟子學習。他為梅花書院的長久發展、名聲傳播以及自己文學理論主張的發展作出了巨大努力。不到兩年,朱孝純因病辭官,姚鼐因繼室張氏病逝而辭去教職而去。...
平日裡對夫子與大師兄李慢慢十分恭敬,夫子與大師兄不在書院時主持書院後山,對師弟師妹們極為嚴厲,喜歡七師妹木柚。書院收寧缺時,與神符師顏瑟爭論寧缺必須留在書院,並說出:大唐國師很了不起嗎?寧缺登二層樓時,為了小師弟陳皮皮違背本心偏幫寧缺。衛光明與顏瑟決戰時,與陳皮皮立於戰場附近,看見桑桑後捧灰...
寧波市鎮海中學(Zhenhai High School of Ningbo)創建於清宣統三年(1911年),原名“鎮海中學堂”,坐落於浙江寧波鎮海,其前身蛟川書院創辦於1743年(清乾隆八年)。鎮海中學於1978年、1984年相繼被確定為浙江省十四所重點中學和浙江省首批辦好的十八所重點中學之一,1995年被評為首批“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2014...
1887年,金壇馮煦(清丙戌探花,翰林院編修),應徐州知府桂履真(字中行)之聘,任徐州雲龍書院山長。伯英時年17歲,遂為馮煦入室弟子,受益匪淺,被譽為後起之秀。1902年清廷補行“庚子辛丑恩科”考試,張伯英與張雲生赴金陵應試,叔侄同科中舉,傳為佳話。是年,張氏叔侄為維持家計,開館授徒,桂中行知府召伯英來...
逢源池南為涼亭書院,書院中主體建築是座涼亭,泉水從地下穿亭而過,亭前有一過流水井,石砌八角形,故稱八角井。“水過涼亭八角井”是蔚縣“八大勝景”之一。泉水沿環村明渠澆灌著鎮區南的數百畝菜園和稻田,最後流入鎮區東南的壺流河水庫,數九寒天暖泉水流出1.5公里內不結冰。西古堡是“三堡”之一,俗稱“...
他們在那裡得到良好的教育,三書屋的馥郁書香成就了留餘堂的氤氳人文,也為留餘堂的子孫後代在未來的事業中取得的傲人成就打下了堅實基礎。留餘堂人歷史上曾為保一方安寧,殫精竭慮;自1858年張其䎖歸田,主講各書院,至今一百多年,一代又一代在教育園地辛勤耕耘;張麟寶等人創辦了崇實書院(梅州中學前身)、...
他任職期間,重建了濟川橋與留槎閣。明張裕記述:“橋仍曰濟川橋”,“閣仍曰留槎”。清代時期 清初至清光緒三十年(1904),留槎洲上留槎閣應存,因在此期間,有不少文人及縣令以留槎閣為題撰文作詩,詠景紀述。乾隆年間,留槎洲上還有留槎書院。清光緒版縣誌,刊有留槎洲圖,圖示,留槎洲上不僅建有“...
(在外地及海外留餘堂人的作品目前無法統計。)黃遵憲作序的《梅水詩傳》收入了留餘堂張其翰詩四十首、張其䎖詩七十九首、張麟寶詩二十首、張麟定詩三十一首、張麟安詩四十七首、張麟寯詩八首、張養重詩三首、張資溥詩十九首,共二百三十八首。張麟寶等人創辦了崇實書院(梅州中學前身)、張資平等人創辦了學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