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三一書院

至公元1868年(清同治七年),該會將民房改建為三層高樓,設立義塾。1868年(清同治7年),英國聖公會傳教士戈柏和祿賜在寧波貫橋頭設立貫橋義塾,主持人戈柏。1876年(清光緒2年),聖公會傳教士霍約瑟來寧波主持教務,改義塾為三一書院(Trinity College),附設三一神道院。次年,英岳教士及其夫人來華管理義塾,聘鄞郡牧師王有光為教習。這是三一書院的始基。同時,該教會又設女塾三所:一在城南大廟前之仁德堂,一在城中小校場,一在城西五塊橋板。至後,英國祿女士來鄞主持女校,合併三女校為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波三一書院
  • 外文名:Trinity College
  • 開創:1848
  • 創始:戈柏、祿賜二教士
簡介,書院的創立,書院的擴充,書院的守成,書院的蛻變,辛亥革命後,抗戰時期學校的遷避,

簡介

寧波三一書院
中文名:三一書院
英文名:Trinity College
三一時
位於寧波八中旁的三一書院舊址位於寧波八中旁的三一書院舊址
(1868──1952)
(一)三一書院(1868年─1916年)

書院的創立

據1948年校史載,1848年(清道光二十年),英國聖公會之行教會所遣之戈柏、祿賜二教士抵鄞。不久,購得城中貫橋旁民房一幢為寓所,開始播道。自此以後,來鄞之英教士就多棲息於此。至公元1868年(清同治七年),該會將民房改建為三層高樓,設立義塾。1868年(清同治7年),英國聖公會傳教士戈柏和祿賜在寧波貫橋頭設立貫橋義塾,主持人戈柏。1876年(清光緒2年),聖公會傳教士霍約瑟來寧波主持教務,改義塾為三一書院(Trinity College),附設三一神道院。次年,英岳教士及其夫人來華管理義塾,聘鄞郡牧師王有光為教習。這是三一書院的始基。同時,該教會又設女塾三所:一在城南大廟前之仁德堂,一在城中小校場,一在城西五塊橋板。至後,英國祿女士來鄞主持女校,合併三女校為一,設於教聞坊基督堂對面,這是仁德女校的始基。(仁德女校後併入三一,詳後。)
為什麼叫“三一書院”呢?
胡審嚴給記者解釋,說這個名稱帶有強烈、濃郁的宗教意味,“三一”意為基督教宣揚的“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學院的生源主要來源是教會子弟,而當時寧波百姓基本上都信奉本土宗教道教,或者是從印度傳來的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的教徒寥寥無幾,所以去“洋學堂”讀書的人很少。即使清光緒七年(1881年),書院又在李衙橋(今廣仁街),擴建了新校舍,但是到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三一書院迎來建校25周年慶典時,書院的在讀生也不過60來人,把過去的畢業生算到一塊,也才300多個。
義塾是為了培養他們的宗教人材,吸收的學生是經會督同意的有培養前途的教內子弟,課程有“聖書”、“儒書”等。肄業學生一律不收膳學費,所以叫“義塾”。從義塾中卒業的學生有童道法、沈再生、沈再靈等。他們卒業後被封為助士、牧師、教師。沈再生後來成為第一個華人主教。後來私塾規模不斷擴充,並命名為“三一書院”,其程度在中等學校以上。它的下面從屬著相當數量的宗教國小群體。1948年校史開篇首句云:“吾甬中學,蓋莫古於三一矣。”

書院的擴充

1876年(光緒二年)英人霍約瑟教士抵,這時會督祿賜剛剛買到孝聞坊曠場一方地皮,霍即襄助祿賜建築校舍(後仁澤醫院、三一國小址)。這年秋,遷貫橋義塾於此。霍約瑟自為監院,又聘碩儒謝葦林為教習。霍氏畢業於英國劍橋大書院,該書院名為“三一”。每逢主日,入城禮拜,其堂亦名“三一”。堂中壁間嵌有一碑,紀念某學士捐產傳道於印度及後殉難於波斯之事,霍看了深有感觸,卒業後慨然受命來華傳道辦學,於是他把這個尚未取名的義塾亦命名為“三一書院”。自霍監院後,學生日眾,校舍亦有擴充,課程除原有國文聖經外,增設算學、歷史地理、體操等並開始向學生收費。霍一人不能兼顧,行教會於1879年派霍之胞妹及妹婿山烈成來鄞襄助他。霍復函請英國戚友捐資興學。學校不斷發展,孝聞坊校基巳不敷套用,1883年復建新校舍於李衙橋側(今廣仁街八中址),並添設神道院。1884年、1885年,行教會先後派林悅理、沐約翰來鄞為書院教習。後林、沐二人又皆因病回英。至1888年,行教會復遣慕華德及海多馬來鄞襄助霍約瑟,慕為副監院。1898年,行教會改派霍為香港會督,三一書院由慕華德主院。自霍約瑟1876監院開始至1898調任香港會督為止,14年間,二建新校舍二遷校址,其規模已發展到“備館”、“正館”、“神道院”三個階梯。
三一書院的學生由該書院在各地設立的國小堂畢業生升入。國小堂統計有二十七處。九館屬寧波、七館隸台州、五館在諸暨杭州與上江共四館,上海紹興各一館。截止1906年,升入三一書院備館的共307人,其中寧波183人、台州45人,諸暨37人,杭州23人,紹興13人,上海5人,北京1人。
當時三一書院還有三事為其他公私立學校罕見的:一是附設印書所,印刷試題、講義及各種文籍。所印的書有三四十種。二是組織青年會,性質和學生自治會類似。三是戈柏獎學金──1903年,英國戈柏夫人以英金百磅歸行教會,囑令存放銀行,每年利息作為三一書院正館卒業生前二名的獎金。
當時英國聖公會行教會把三一書院當作他們在華開辦的一個重點學校。因為寧波在“五口通商”後的一個相當長時期內,它的重要性超過杭、滬、京。所以他們的宗教先遣隊以寧波為中心點向四面輻射,形成一個相當規模的宗教教育網路。
霍約瑟被尊為“本書院之元勛”。書院這一擴充時期也可稱為霍約瑟時期。

書院的守成

慕華德繼霍約瑟監院,蕭規曹隨,但對於校舍亦有添建之處。1906年9月18日。霍約瑟與四神道生在九龍乘船赴他島傳道時遇大風舟覆殉難。慕華德聞訊後,建“思霍堂”紀念他。1903年,改訂書院章程,在備館、正館、神學院外又別設學道院,專為教友進修神道,後來又辦了師範班,課程也有更改,據其自述:“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中朝(清朝廷)廢制藝而尚策論,刪詩詞而專課經史,故自1898年至1904年本書院亦因之而逐漸改革……迄今……不論何校皆有新書,俾本學院得去其糟粕,擷其精華,以教授諸生,故本書院學問之程度,雖不能與專門大學堂比肩並立,而較之中等學堂,實高出頭地也。且院中設有藏書樓一座,儲藏中外各種書籍,俾學生公畢之暇,得任意縱覽,以長進其學問。”至於卒業及肄業之學生,截至1906年,統計如下:
今在院中肄業者 60人
今在行教會醫院學習醫道者 3人
由本書院卒業為行教會任使者 102人(其中有寧郡牧師、慈邑牧師、寧波會督、台州會督等)
入行教會醫院為行教會任使者 8人
離本書院從事工商或膺社會重任者 134人
壯年入學道院者 34人
未入本書院正館直入神道院者 3人
總計 344人
1948年校史在這裡插了一句述評:“夫在光緒季年,清廷於寧波方有儲材中學堂(寧波一中前身)之設立,而該校已發達若是,不可謂非得風氣之先矣。”
(二)私立三一中學(1916──1952)

書院的蛻變

辛亥革命後

三一書院也隨著中國國體政體之蛻變而蛻變。①1916年,學校名稱由三一書院改為三一中學,長校者不稱監院改稱校長。1918年英人慕華德辭校長職由鄞縣人徐家恩繼任。②學生由原來專收教內子弟變為兼錄教外學生。③教職員也由原來專聘教友而改為兼聘教外人材。④課程由原來自定而改從部頒。
1927年3月,學校受時局影響暫行停辦。徐家恩離職。
1928年6月,學校恢復。這時,英國聖公會受中國革命形勢的影響,將學校移交中華聖公會浙江教區接辦。
1929年組織三一中學校董會,呈準浙江省教育廳備案。
1932年6月合併仁德女子中學,分設男女兩部,改稱鄞縣私立三一中學,並附設三一國小,呈準浙江省教育廳立案。
自徐家恩辭校長職後,繼任者先後為夏松壽、宣元章、馬寬裕(兼)及徐家恩(兼,再次繼任。)同期,聖公會會督為馬寬裕、徐家恩、高德斯(浙江教區會督)等。
1934年夏,徐家恩去職。秋,三一校長由聖公會所設紹興承天中學校長馬俊兼攝。
1935年春,浙江教區會督高德斯聘請原在杭州青年會青年中學負責人朱天臨來三一任校長。
據老校友郁從周、朱得明來信補充這段時期的校史:“朱校長未來寧波之前,在杭就擬計畫改建三一校門,創造辦高中條件。再由仁德女中旁空地,打通原有的一塊大空地,直通現在的二院住院部,為辦大學作準備。”他又鑒於男女分校之缺陷,到任伊始,即向董事會閔愛理女士(澳籍,兼任三一英文教師,60餘歲返國,已故)力陳男女同校之必要。經閔及董事會同意實行。除膳宿分男女兩部外,上課均在男部進行。男女生相互激勵,性格互補有利於學業上進。(郁、朱來信之大意)
現錄民國二十四年度第二學期(1936上半年)三一校刊之概況,可明這時的學校面貌。
一、名稱:鄞縣私立三一初級中學
二、校址:鄞縣廣仁街
三、校舍:(略)
四、經費:16019元
五、組織:校長董事會遴選,呈浙江省教育廳核准備案,總理校務。下設教務、訓導、事務、體育主任各一人,設各學科主任,組織各科教學研究會。設各級主任及經濟稽核委員會、學生升學就業指導委員會、招生委員會、出版委員會、清寒優良學生補助委員會、民眾教育委員會、圖書委員會。設童子軍團。學生組織有學生自治會及各級分自治會。
六、編制:三三制
七、學科:遵照部頒課程
八、教職員:校長1人,專任教職員14人,兼任4人。
九、學生:男106人;女61人;共167人。初一至初三各級均二班,共6班。
總之,該校蛻變至此,已完全與一般普通中學之面目無二了。

抗戰時期學校的遷避

朱天臨校長方二年半,1937年“七七”蘆溝橋變起,抗戰軍興,都市時遭日機轟炸,該校為策安全計,一度暫避至鄞縣西鄉密岩授課,不久又遷回城中,一面於1938年2月設分部於浦江沈家,聘費可一為主任,計教職員十餘人,學生百餘人,此時校長朱天臨往來甬浦之間督理。終因沈家地僻道梗,負笈不便,於是在這年夏把分部移到諸暨縣藏綠塢(又稱十四都)委教務主任姚德之(姚柄謙)為分部主任。藏綠塢文化教育發達,借用原鳳翽學校校舍,該校舍頗為精美。七月間招收新生,連沈家分部老生共二百餘人。
校友鐘永水、楊慧毓最近分別寫信給母校說:當時的生活雖艱苦,但是我校的師資是第一流的。姚德之先生是聞名的“姚代數”,語文老師姚伯謙原是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因避難來鄉下任教。另一位語文老師周耿城是當地碩儒,郁達夫曾贈詩與他。他們國學根底深厚,學生獲益匪淺。數學老師周介度講課深入淺出,後來是杭一中的模範教師。美術老師周永梣是在上海美專與程十髮同時畢業的。英語老師趙掖志,音樂老師馬燦寧……都是博學廣識的好教師。
1941年4月19日鄞城淪陷,本部解散,歸入分部,從此分部一變而為總校了。可是此時敵人渡江而東,愈逼愈近,全校師生遑遑不安,甚至一夕數驚,倉卒走避,姚氏勉力維持,先後畢業兩屆。
1941年4月間,諸暨淪陷,藏綠塢已不安全,不得已於1943年2月遷校到浦江縣馬劍鎮(今屬諸暨)。
馬劍在萬山環抱中,靈山峰高,劍水流長,自古是人文薈萃之邦。該地戴氏宗族,代有名人。其宗祠甚大,商借權充校舍。當地民眾受先輩流風遣澤的薰陶,遠近來學者激增,於是呈準浙江省教育廳添辦高中,改校名為“鄞縣私立三一中學”先後開設高中部四班,國中部六班,學生增至三百餘人,可謂極一時之盛,三一設立高中成為一所完全中學就在這年開始。
及到1944年冬,形勢又變,敵騎四次流竄,我師生冒雨遠避,星夜疾走,窮回溪,登危嶺,亂流搶渡,荒村寄宿,雖饑寒交迫而弦歌不輟。
1945年8月8日,日本投降,奉令復校,這年冬,姚氏從馬劍率領學生百人至鄞,該校遷避時期才告一段落。
三一復校(鼎盛時期)
當1941年寧波城區淪陷之初,校長朱天臨為護校掛起“三一聖經學院”的牌子,日軍未敢侵犯。及至太平洋戰發,日方進一步威逼接管該校,英籍女教師閔馬大等被拘捕,教職員工星散,朱方才離甬。日方將廣仁街校舍、雙池巷仁德女中及三一國小,仁澤醫院盡行封閉。汪偽鄞縣縣政府請求日方改辦男女中學各一所。1945年,日本投降,校舍又被鄞縣縣立臨時聯合中學所接收。1946年春,始由校董會決定復校。這時,原校長朱天臨因故去職,教區委任一度曾兼攝該校的馮俊為校長。馮於這年1月間到省城與教育廳洽商收回辦法,2月到鄞與原聯中校長湯冠英及原鄞縣縣長徐志道磋商,先收回仁德女校及仁澤醫院舊址為該校遷復校舍,廣仁街的校舍暫借鄞縣縣中,面訂秋間歸還。
復校之初,招收新生及插班生,報名投考者1300餘人,為甬城歷來所罕見。姚德之1945年《本中學復員特寫》中說:“蓋該校有八十餘年之歷史,聲譽素著,一般學生家屬,莫不喜送其子弟入(我)校求學也。”限於校舍,僅錄取六百數十人,連同舊生,學生達七百六十餘人。遵照廳頒章程,辦理三三制完全中學,計初高中各七班,春秋各級齊全。
這時學校訂出今後設施及改進計畫。募款一萬萬圓,以為建築、添置各項設施之用。
(1)將收回之廣仁街舊校址作為該校之高中部。
(2)將忠樓(前仁德女中舊址)與仁德國小校址接通,作為該校之國中部。
(3)將愛樓(即前仁澤醫院舊址)作為該校附設之國小部。定名曰三一國小,仁德國小舊有學生,即併入其中。
(4)高中部、國中部各開闢廣大運動場一所,改建籃球場六所,排球場數所,網球場一所。
這年的“校聞”云:“回憶接收之初,滿目荒涼,慘不忍睹,校舍所存者亦僅外觀之軀殼耳,而東毀西圮,一片凋殘景象……圖書、儀器、體育設備辦公用具等等均已蕩然無存。暑期中向鄞縣縣中接收得來之校舍更一片殘破,各室僅存四壁,電燈材料盡行拆去,窗戶零落,玻璃十去其九,門鎖全失,地板洞穿,印刷所器材不留殘跡,老廚房倒毀,操場北首樓屋傾圮可虞……經該校努力,竟已在故土上煥然發榮,不減當年風韻矣。……”於是擴大招生,全校學生達1198人,打破寧波市各中學歷年容納學生的紀錄。分十二級,二十班,教職員56人。從1946年復校到1949年解放這段時期可說是三一中學的鼎盛時期。(馬孟宗《外國人在寧波辦學·三一中學》中語)
在這時期就讀的校友鐘永水在《三一十年》的回憶錄中寫道:“……校舍是正規的校舍,點的全是電燈,一伙食一斤谷一天的菜金,吃得不錯。由於當時國民黨政府經濟崩潰,繳費以谷計算,高中學生一個學期要繳1900多斤谷。教師報酬也以谷計算,多的達到月薪3000多斤。事務員,教務員也有800斤、1000斤,這比之於公立中學是好得多。因此,三一的教師不少是名流。國文老師馬瀛(涯民),是《辭源續編》編者之一,馬孟宗教地理,知識淵博,楊菊庭教大代數,鄭康范教解釋幾何,傅千里教物理,一位姓方的先生(方達文編者注)教英文,朱守訓教體育,……錢念文教公民(相當於政治)可以說極一時之盛……當時,我班丁同仁、楊周隆、楊家駒、蔣緯、傅岱年、馬志行、馬中行、湯養正等成績不差。還有常在寧波晨報、時事公報上寫文章的虞汶沫(女),有全省跳遠名將趙星觀,跳高選手杜義廷。最出乎我意料的,這所教會學校,卻是全省中學界以兩所民主堡壘著稱者之一(另一所為“杭高”)。當時,各大學中反飢餓、反內戰的小報在高中部時有張貼,艾青詩人的畫像,甚至葉挺將軍的鉛畫像也張貼在牆報欄中,我也把當時中央大學、金陵大學一些進步學生寄給我的小報拿去張貼,並為上海地下黨參與辦的雜誌《學誼叢刊》做些推銷工作,誰知引起班中地下黨員楊家駒的注意。(以為我也是地下黨員)……”
鐘永水這些話是從當時一個學生角度反映學校的生活、教師的質量、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生的思想傾向等方面的真實情況,折射出當時三一中學的面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