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壕又稱金長城、 兀朮長城,始建於金太宗天會年間,現殘牆一般高1.5米-2.5米,壕牆和與之相輔的邊堡舊址清晰可見,仍不失磅礴之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界壕
- 別名:金長城、 兀朮長城
簡介
![界壕 界壕](/img/c/21a/nBnauATO1AjYmJGNmBDNhZWY5UTYykzMjR2Y1MTMxQmY0QWYzQTMkVTO5M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界壕又稱金長城、 兀朮長城,始建於金太宗天會年間,現殘牆一般高1.5米-2.5米,壕牆和與之相輔的邊堡舊址清晰可見,仍不失磅礴之勢。
界壕又稱金長城、 兀朮長城,始建於金太宗天會年間,現殘牆一般高1.5米-2.5米,壕牆和與之相輔的邊堡舊址清晰可見,仍不失磅礴之勢。...
金代修有金初界壕(1129年)、大定初界壕(1162年)、邊堡(1165年)、邊壕(1181年)、和明昌長城(1194年—1200年)、烏沙堡長城(1210年),金界壕與金長城東起...
北界壕,金朝為了防範蒙古諸部而修建的防禦工事,又稱為明昌舊城、金源邊堡或兀朮長城,分布在我國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蒙古人民共和國東部,以及前蘇聯外貝加爾斯克一...
婆盧火界壕為金初界壕泰州部分。修築於金天會七年(1129年)。是為防止遼國殘餘勢力耶律大石的入侵而修築的軍事防禦工事。...
南界壕始建於金代,與北界壕一樣是為防禦蒙古人南下而建造的。南界壕又稱為明昌新城、金壕塹、金內長城等。南界壕的主體不是牆垣,而是寬深的壕溝,主要用深...
金界壕又稱金長城、兀朮長城,在《金史》中,對金長城這項工程記載有界壕、壕塹、濠塹、壕壘、垣壘、壘塹、壕障、濠牆、界牆、邊堡等十餘種稱謂。始建於金...
有一道形若巨蟒的古代邊壕在滿洲里市區東北部從俄羅斯境內蜿蜒而入。這道邊壕系土築,壕內呈“V”字型,高約1.5米左右,歷經多年風雨吹蝕,溝塹多為風沙侵沒。...
穿東北路界壕邊堡入龍江縣境內,流經縣境15公里,在龍興鎮境匯入濟沁河。是濟沁河右岸的第一支流,為常年流水河。 [1] 中和川溝,是雅魯河右岸一級支流,發源...
穿行於四子王旗境內的這段金代界壕,從建築結構上看,從起點巴潤紹到叉點豪其音陶勒蓋,一直為雙牆雙壕。牆壕又分為主牆、主壕、附牆、附壕。主牆底寬約16...
獨吉思忠率領主力抵達北部後,第一件事就是加固界壕修築邊塞,他看300公里界壕雖然有城牆,但沒有女牆副壁,所以組織軍兵調集民夫大修土木工程,打算用這種辦法來阻止...
有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磴山麓金界壕等。 2019年4月18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固陽縣退出貧困旗縣序列。 [1] 中文名稱 固陽縣 外文名稱 Guyang County...
西部與扎蘭屯市隔河相望,東部與扎格敦山嶺和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為鄰,北部和鄂倫春旗相連,西北部與牙克石市接壤,南以金界壕為界與黑龍江省甘南縣毗鄰。2010...
金明昌長城北起內蒙古莫旗前七家子村嫩江右岸,向西偏北方向經過13千米後轉向西南方向,從此開始沿金初界壕修築並將界壕作為長城的副壕,在扎賚特旗額爾吐村北,長城...
界壕則是金代長城的專用詞,除金之外,基本沒有使用界壕一詞來稱長城的。邊牆、邊垣將長城稱之為邊,主要是明朝。中國古代多將中原各地與東北、華北、西北、西南...
格尼地處呼倫貝爾市東南部,背倚大興安嶺,面眺松嫩平原,西與扎蘭屯市隔音河相望,東以扎格敦山為界與莫力達瓦旗為鄰,南以金界壕為界與黑龍江省甘南縣毗鄰,北部...
第三部《統一》 1.大汗甦醒了 2.合力攻打東方部落 3.阿海兄弟來了 4.哈撒兒進入界壕 5.扎木合聚集起強大聯軍 6.把牢你的嘴 7.安答再斗 8.大汗的心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