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男式襦裙
- 外文名:Men's Ruqun
- 別稱:男子裙襦
- 用途:常服
- 服飾體系:漢服
介紹,歷史,製作,上襦的製作,下裙的製作,穿著方式,
介紹
《周易》雲“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在黃帝時代,上衣下裳為古華夏族的服裝樣式,這便是後世襦裙等上衣下裳制服裝的雛形。其具體形制雖然還需要進一步考證,但上衣下裳的服制奠定了漢服的基礎。雖然後來直裾、曲裾等的出現,著襦裙者減少,但官方的最高規格男子禮服,仍然是衣裳制,一直延續到明朝滅亡。漢族男子著裙的歷史悠久。《水滸傳》里說:“洪教頭先脫了衣裳,拽紮起裙子,掣條棒,使個旗鼓,喝道:“來,來,來!””,雖然洪教頭所著裙子未必是襦裙,但亦可證明古時男子穿裙也很常見。有人將男式襦裙稱為男子衣裳制常服,似有不確之處。衣裳一詞涵蓋甚廣,所指不明確,當以男式襦裙(襦為短衣,裳裙互訓)為佳。
另據宋人小說《海陵三仙傳》中說,“唐先生……為郡小吏……冬夏一布襦,僅蔽膝”;又陸游《陳氏老傳》記“業農……惟布襦裙,取適寒暑之宜……”。又據周錫保言,朱熹晚年便直領黑緣上衣,下穿黃色裳;別用白絹一條、緣以青或黑的大帶系束;燕居時不束大帶而禮客時系束作為禮見及私居的簡便穿法。宋代士大夫中,亦不乏穿著這種衣式的人。據描述,與當時襦裙相符。
歷史
男式襦裙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頗為盛行。《三國志·管寧傳》載,“寧常著皂帽、布襦袴、布裙,隨時單復”。《南史·張譏傳》曾記載梁武帝賜予張譏裙襦(“...梁武帝甚異之,賜裙襦絹等”)。此時的上襦帶有“腰襴”結構,下裙為上窄下寬結構,展開呈梯形。西晉時,襦束於裙內。東晉之後,襦多在裙外。此時男子襦裙的上襦跟下裙多為同色。
唐代,男子襦裙則多穿著於袍服之內。宋代,則出現了百迭裙,裙身打褶,裙子系在交領上衣之外,男女均可穿著,有時則外搭褙子、氅衣。
製作
上襦的製作
交領襦的常見裁法有兩種。因為交領的緣故,前襟會重疊一部份的布,一片布很難滿足前襟布量的要求,因此,這兩種常見的裁法都是由兩片布來組成一件襦。一種是後中破開法,兩片布的縫合線在後背正中。古畫中常見人的衣服後背正中有一道明顯的線,當是採用了這種裁剪方法;另一種是前襟補量法,即兩片布的縫合線在右前襟,這種剪裁法的優點是縫合部位被左襟所掩蓋,衣服表面看不出來。這兩種方法之外還有一種是通過調整肩袖部斜度來滿足前襟重疊部位所需布量的剪裁方法,只需要一片布即夠,不需要另外再裁開來。
下裙的製作
漢服傳統的裙是圍合式的裙子,裙由數幅裙片拼成,上接裙腰。裙腰兩側有系帶。裙片的數目不固定,因為古代布幅窄,裙片的數目越多,裙圍與裙擺的幅度才會越大。漢代裙式僅四幅,唐代一般為六幅,宋代裙幅多在六幅以上,明末多用八幅、十幅。
穿著方式
1.先著上襦:(1)將上衣的領子左右對齊;(2)將右襟繫結;(3)繫結左襟。
2.然後繫上下裙:(1)將裙子置於身前,向身後合圍裙子;(2)裙子兩端在身後圍合後,並交疊;(3)將壓在裡面的一層裙頭向外翻折一下;(4)調節裙子的高度,繫結裙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