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結合的奧秘》是2008年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法)雅克-安托萬·馬拉威勒茨。
基本介紹
- 書名:男女結合的奧秘
- 作者:(法)雅克-安托萬·馬拉威勒茨
- ISBN:10位[7543934140] 13位[9787543934146]
- 定價:19
-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1-1
編輯推薦,目錄,
編輯推薦
事情已經說定了:經過幾十年的社會動盪後,女人從今後像男人一樣工作。男人和她們平分夫妻負擔,一切再好不過,是在最美好的世界裡……
有那么肯定嗎?在心理治療珍所里,在聆聽處境困難的夫妻訴說的同時,雅克-安托萬·馬拉威勒茨看見的是另一幅具有現代特色的景象。在此,女人們覺得自己被拋棄了,而男人們則習慣於缺席。人們不禁會想到一項最新研究成果:女人們的負擔總是很重,要比她們的伴侶重得多。
序言
我面前是位少婦。她差不多有40歲,可給人的感覺已有50多歲了。這位少婦顯然很疲憊,因為生活和生活讓她經受了磨難。
她是一個人來為她12歲的獨生子向我諮詢的。不用說,少年沒在場;不用說,父親也同樣缺席。兩人都不願意陪她一起來,他們沒按照我在預約時所表達的願望去做。她沒能讓他們改變主意。我甚至不能肯定她曾試圖這么做。她覺得自己沒有能力讓他倆做任何事,而這種情況由來已久!不管怎樣,這是她在電話里向我表明的。事情一上來就清楚了,而且簡直是太清楚了…… 於是她給我講述了她的經歷。而我在此將對它進行闡明,因為,從好多方面來看,它都是很典型的,類似的情況更容易在女人身上看到,而不是在男人身上;也更容易在兒童身上看到,而不是在成年人身上。對她來說僅涉及事實,如她所陳述的那樣,都是一些平淡無奇、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荒唐愚蠢的事實。她讓人覺得,她經歷這一切完全是命中注定的,甚至在某些時候,她自己仿佛對講述這類事已習以為常,就像講述一連串顯而易見的事一樣,而且沒準她還經常聽到周圍的人講起它們。非常可能的是,她的女友們也處在同樣的境地。
這位女子——我將稱她為米萊耶——有個兒子。她和兒子的父親分居已有5年了,可他倆誰也沒著手辦任何離婚手續。她花了好長時間給我解釋道,那個男人現在和自己的女友生活在一起,而那個女的現在正懷著他的孩子。雖說不能完全肯定,不過她認為,他已有了一個小女孩,如今已3歲了。他眼下正失業,而且正在和從前的一位僱主沒完沒了地打官司,是為了一起工傷事故,他試圖獲得賠償。我毫不驚訝地得知,他從沒給她付過贍養費,也沒給她提供過任何方面的幫助。
這就是那位父親,或確切來說是那位傳宗接代者的情況。其餘的情況則類似。
米萊耶有兩個弟弟。大的已離婚,而且3年來杳無音訊。小的企圖—— 在衝突多於幸福的情況下——和一位已婚並有兩個孩子的父親建立同性戀關係。他們的父親是在15年前因同性戀而自殺的,當時他患了急性酒精中毒,他生活中曾有過多次這樣的插曲,情況都是晦暗不明和難以解釋的。
她母親和她生活在一起,幫助她料理日常生活。
至於兒子熱拉爾,這次諮詢的正式對象,他具備所有能使他被列入輕罪犯人之列的特徵,但他那些違法犯罪行為不幸都是最無創意的。她正是為此來見我,只是不太清楚,通過這一舉措是否確實能得到她所期待的結果。也許,甚至是可能,在她看來,一位男心理學家具有男性和父親的形象,所以更能迎合她的期待和願望,正如人們在提到“心理學家”時所說的那樣。
人們很容易反駁我,說是這個故事如果真像我所轉述的那樣,那么它不僅是令人泄氣的,而且還是誇張諷刺的。它似乎把男性的各種背叛、懦弱和退縮都匯集在一起了。然而它卻是真的。它甚至不難和其他許多同類故事產生共鳴,而它們都是我在診病過程中所聽到的,而且我還將提供這類故事的其他例子。那些男人儘管沒來診所,但我也可以斗膽地說,他們和自殺或遺棄、日常生活中的卑劣和怯懦相鄰,或者更嚴重些,是和完全徹底的消失相鄰。
我一開始感到有些氣憤,首先是作為男人,其次是作為心理學家。讓我們把男人擱在一邊,在這裡他並不是最重要的。我這個心理學家經常覺得自己是生活在一群女人中間,而她們至少是被男人背離的,或更糟,是被遺棄的。為此,我長時間地尋思,這些男人、這些父親、這些丈夫是怎么變成這樣的。而隨著思考的深入、時間的推移和經驗的豐富,其他的觀點就必然產生了。
其實,也應該考慮一下別的問題,即有關女人的問題。應該讓天平平衡才是,不要僅把這變成一件男人的事,而要尤其並首先把它變成一件夫妻的事。於是我便得出如下結論:在男人們過於經常缺席的同時,女人們則過於頻繁地“出席”,而且是以一種大概也是使各自的角色不平衡的方式,而這一角色是按傳統的方式所確定的。
因此,我覺得要想討論這些情況,光譴責和非難這些男人是不行的。
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這樣是達不到任何效果的,除了讓他們溜得更快… …當他們有可能出現在我面前時。而且他們這樣做是很有理由的!所以不光是男人們缺席,女人們也完全如此,只不過是以另一種方式而已。換言之,是夫妻發生了變化,最起碼是夫妻的模式發生了變化,這種模式是近兩個世紀以來強加給人們的,而且是被1960年以前出生的多少代人視為是正常的。
構成夫妻關係性質的那種因素,大概正在經受一場深刻的變革。由此而產生的結果,較之於女人,比男人要明顯得多。另外,譴責缺席者和同情出席者,比起表示不支持他們任何一方來要容易得多,就好像他們屬於同一種邏輯的角色似的,而這種邏輯,在許多方面往往都超越了他們。據我看,真正的缺席者,是夫妻關係。這種關係乾脆就是消失了,甚至是再次消失了。這點我以後會解釋的。由此導致的結果是,女人給人的感覺是承受了“一切”,而男人則顯得像是個逃兵。
一間心理治療診所只是我們社會現狀的一種微不足道的反映。而這種反映,是很容易因為痛苦、厄運、不理解、習慣勢力的影響和社會問題而走樣的。心理治療專家最終只能遇到一些痛苦的狀況,以及這種狀況所意味的縮小和誇大的一切。所以,對我而言,並不認為自己對男女關係最近的變化提供了一種全面的看法,其實我的看法只能是片面的。我較為有限的野心是,較好地確定在某些夫妻和某些家庭的範圍內起作用的東西,而這些夫妻和家庭也就是我在工作中有機會遇到的那些。男人,即男子漢,在尋找一個不同於缺席的位置時,似乎有時確實會感到有困難。女人則好像是這些懦夫的犧牲品,而這些懦夫光想著在工作和流浪的性生活中實現自我。
人們當然會同意,這種缺席是令人不滿的,而且它會使這些夫妻不平衡,尤其是使這些家庭不平衡,因為,問題首先而且不管怎么都涉及到了孩子。在某種情況下,女人似乎能適應一個男人的缺席,但我覺得很難斷定孩子能輕而易舉地應付這種局面。很顯然,孩子需要兩個成年人、兩種形象之間的那種差異和互補。有些女人是獨自帶著自己的孩子——通常是一個兒子——來的,她們竟直截了當地向心理治療醫生聲明,她們期望他能為她們的孩子扮演父親的角色! 因此,幾十年來,男人(與同性戀相反的男人)在他企圖不再獨自代表人類的問題上變得很奇怪,他失去了他曾經賦予自己的優勢地位。所有的權力都為之激動了,尤其是教會和國家。它們不約而同地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權力被質疑,以及與之相伴而來的垮台。核心家庭構成了眾所周知的社會細胞,而對這一社會細胞的現狀的不滿,對那些較大的機構的功能並不是沒有影響的。首當其衝的便是一種權力的垮台,這就要弄懂這一權力的機制。然而,這一權力並未消亡,只是重新分配而已,它具有了其他形式和邏輯。在它讓人覺得——經常是帶有欺騙性的——它處於危機之中的同時,它變形了,改頭換面了。
在個人、社會和政治生活的各種組織形式中,一大部分人文科學在圍著這種權力的再分配轉。比如,精神分析學曾試圖探索和解釋這種男性的危機。弗洛伊德很快就與這令人不安的問題進行了較量,而他的後繼者們更是如此。比如,在雅克·拉甘的筆下,叫做父親這一名稱的權力的喪失。社會學家們則考察結婚和離婚的統計數字,他們力圖估計對就業和失業女性所造成的影響,並強調一些新的權力正在嶄露頭角。人類學家則不忘提醒人們注意男女關係的多樣化。他們質疑西方的民族中間立場,這種立場試圖把它從歷史中繼承來的家庭模式作為明擺著的事強加於人。比如,在中國的邊境,人們重又發現了一個人類群體的存在,在這個群體中,嚴格來說男人在親子關係中是沒有任何地位的,以致父親一詞是不存在的。
孩子們生活在自己母親的家庭里,而男人和女人之間惟一的“感情關係” 是在被稱之為短暫的會面的過程中展開的一如果不說是虛擬的會面的話! 於是便可認為,在這個領域,禁忌接二連三地消失了。我們的夫妻和家庭模式遠不是世界性的,還存在著許多其他模式,它們不同於西方社會企圖強加於世人的那種,而這企圖始於16世紀的第一次世界化,而且是步大發現的後塵。甚至有可能我們正在走向一些新的關係形式,它們不僅是被某些生活在社會邊緣的人“試驗”過的,而且它們會要求和其他關係形式一樣得到承認。一切都有一個故事,於是也便有一個開頭和一個結尾,甚至有在我們看來最為隱秘的東西。
為了更好地了解這些情況,有一點首先要明確,那就是背景變了。參照標準消失了,不見了,而且它們並沒有不可避免地被取代,或者說,並沒有新的參照標準必然地出現在我們面前。這背景和這些參照標準涉及我們社會的各個方面,不論是法律還是醫學,我們的經濟約束還是我們的精神準則。這些因素是無法分開的,因為它們是以同一個整體參與的,這個整體包括我們在內,並對我們起限定作用,不論我們願意與否。
其次,我們將來較為確切地看看,對夫妻心理治療醫生和家庭心理治療醫生來說,男人和女人之間關係最近的這些變化有可能意味著什麼。因為整個痛苦狀況是在它所涉及的男人和女人的串通一氣中造成的,所以男人和女人都參與了這一邏輯。造成痛苦的某些規律應當予以明確。
明確了這一點,我們最終來談談一種男女的典範可能有的定義。在我看來,這樣的男女有互補的傾向,可共同構建這些新的夫妻模式。
對男人而言,其計算機的形象,與越來越能塑造我們的社會功能的東西有關,於是也與越來越能塑造我們的思維和相互影響的方式的東西有關。這種工具在卓有成效地“污染”我們的做人方式,因為我們在評價它的後果時缺乏保持距離。做這番考慮並不是愚蠢的。於是我冒昧地做出這樣的假設,以試圖更好地預測一下它在我們的情感深處所起的作用。
對女人而言,有關萬能的聖母的神話——比起“猶太教”來,其“基督教”的色彩要濃得多——在我看來目前已和一種新的現實相結合。我們將看到,在社會經濟學取得進步的同時,生物學的進步將大大促進這種再現。神話在塑造我們,塑造我們的伴侶,而在這方面,同樣也是卓有成效的,因為在我們的社會中,我們的身份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親子關係中也就是在性關係中起作用的。
於是我覺得,夫妻心理治療醫生無需讓缺席的丈夫回來,以安慰被遺棄的妻子。他只需負責在這對夫妻中顯示出的那部分分離邏輯即可。他面臨的任務,在比較有野心的同時,更是比較平穩的。惟一的真正的缺席者,是關係,為此,兩位主角中的每一位都應當作出貢獻,尤其是提供解決辦法。於是我做出假設——在這序言中它基本是被簡化了的——夫妻關係有消失的傾向,以便各自到夫妻之外去發揮作用,男人是到社會的成功中去,而女人則是到某些母愛和母子或母女關係中去。
在這番重建中,心理醫生應當面對的惟一的一些限制是,社會和文化的發展力以及倫理道德方面的大動盪,而這種動盪是生物學家,至少是他們中的一些人,將在今後數十年中迫使我們面對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是否有可能談談一些明知必敗卻仍然在進行的戰鬥呢?誰能真正決定此舉的有效性呢? 夫妻心理治療醫生在了解事實真相和建立模式方面都做出了成績,而這只不過是成績而已,在此我並不打算把它作為一種顯而易見的準則來提出。所有這些痛苦,哪怕是因為分居和離異而變得普遍了,也只是代表我們社會的一個面。我只是斗膽地越過診所的牆來介紹一下理解和干預工具。然而,一位心理治療專家,也許尤其是一位夫妻心理治療醫生,需要參照標準來更好地賦予自己以思考和行動的權利,當他面對這些夫妻的不幸,面對這無數的不理解時。它們最終使一些人分道揚鑣了,而在此之前,他們是能夠分享一種如此重要的私生活的。
最後要明確的是,隨著某些篇章的完成,我認為,轉述處於痛苦之中的夫妻的故事是有益的,不過出於必要的簡潔,它們是很不完整的。在撰寫這部作品的全過程中,它們不可避免地出現在我的腦海中。我不能不承認,和米萊耶的故事一樣,這些故事可能經常會顯得具有誇張和諷刺的意味。
目錄
序言
1 背景完全改變了
關係成為間接者
合與分之間的身份
痛苦感的門檻
快樂感的門檻
個人至上問題
人口統計數據
新的烏托邦
2 參照標準的改變
關於精子的使用
一種無性醫學
保健醫生的幻想
從夫妻到社會
不同代人之間衝突的終止
法律的重要性
女人的地位
新生代父親在哪裡
第三性別
婚姻的地位何在
家庭的地位何在
身份的明顯性
3 關係
任何關係都是建立在兩人之上的
三種痛苦的關係
自發性之荒謬
領地和挑戰
關係是建立在三代人之上的
給予和接受
對控制關係的迫切要求
4 情況
夫妻
性慾
親屬
5 超級電腦蟲
昔日典型的垮台
現代男人:超級電腦蟲
日常生活中的超級電腦蟲
6 聖母瑪利亞的形象
參照性神話
是一個全能型女人嗎
一種特殊的文化背景
瑪麗,理髮師和獨身者
治療中的反常現象
母親和孩子
7 重建關係
漫畫式的願望
心理治療工作的開端
相互使對方失去資格
心理治療醫生的策略
結論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