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
植物食白堊紀晚期美國、加拿大系甲龍類中最大的恐龍,形態上與優頭甲龍有相似之處。頭寬又平,覆蓋在臉面上的厚甲板和頭上側的三角形突棘,使得它的頭部就像帶上了一個鋼鐵般的頭盔,尾巴直如鐵棒,尾錘與眾不同,稍呈平坦。裝甲坦克式的護身構造加上甲龍特有的鋼頭功夫,使它能笑傲江湖,在掠殺習以為常的恐龍時代面對任何窮凶極惡的暴龍類恐龍都可不屑一顧。
爭議體型
觀點1
恐龍體長: 5~6.5米長,1.5米寬,1.7米高
恐龍體重:2噸
觀點2
恐龍體長:8.5m
恐龍體重:6噸
目前發現的該體型化石屬於無尾槌的巨鎧龍,而並非甲龍
分類
甲龍是甲龍科的
模式屬。甲龍科是甲龍下目的成員,當中包括了
結節龍科。甲龍的起源備受爭議,有幾個分析結果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它在甲龍科內的實際位置卻未有定案。甲龍及
包頭龍常常被認為是姊妹分類。但是,其它分析發現這些屬是在不同位置。需要更多的發現及研究才可以澄清這個情況。
形態特徵
各種甲龍組合成了恐龍大家族中一支獨特的類群,叫做甲龍類,在分類學上的位置就是爬行綱、
鳥臀目、
甲龍亞目。甲龍類是恐龍大家族中較晚出現的類群,直到白堊紀之末才剛剛登上歷史舞台。
甲龍身體上部覆蓋著厚厚的鱗片,背上有兩排刺,頭頂有一對角。甲龍有個像高爾夫球棒一樣的尾巴。它的四隻腿都是短的,脖子也很短,腦袋是寬寬的。
甲龍生存於白堊晚期,同時有許多肉食性恐龍。它的骨質、釘狀的骨板與錘狀的尾巴(又稱
尾錘)能提供很好保護作用,它的骨骼在蒙他那州發掘到,屬於恐龍族群中最後滅絕的一支。
劍龍類從地球上消失了,接替它們的是
甲龍類。從自衛手段上看,甲龍具有一定的防禦手段;全身披著厚重的甲骨,有的還配有利刺。有一種名為
林龍的甲龍全長6米,頸部、頭部和身體兩側部覆蓋著骨質甲片,甲片上密布著脊突。皮膚厚實似皮革,極具韌性。臀部上方至尾巴的大部分豎立著尖如匕首的棘刺,身體兩側也各有一排尖刺。這種嚴密的防範措施,抵擋住了大部分的食肉者。但對於暴龍之類的巨型食肉龍或者其他的大型食肉龍,甲龍的防禦就有些
捉襟見肘了,但幸運的是,甲龍與大型,巨型食肉龍的相遇機率並不高,它所要對付的一般是中小型食肉龍。後肢比前肢長,身體笨重,只能用四肢在地上緩慢爬行,看上去有點像坦克車,所以有人又把它叫做坦克龍。
面部長滿骨頭甲殼的甲龍可能會以此來躲避捕食者,但帶著這層護甲尤其是“頭盔”會非常熱。新的研究表明,為了保持涼爽,甲龍進化出了長著血管的複雜而曲折的鼻腔,這些血管有助於控制熱量變化。通過CT掃描建立的研究模型還表明,研究人員估計,甲龍可能會把它們吸入的空氣溫度調低至20攝氏度,從而在體內生成較涼的血液並輸送入腦部,從而避免腦部過熱。
生活環境
大面甲龍生存在68-65.5百萬年前,是上白堊紀麥斯特里希特階末期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前最後存在的恐龍。模式標本是從美國蒙大拿州的地獄溪地層被發現,而其它標本則於
懷俄明州的
蘭斯地層及加拿大
艾伯塔省的Scollard地層被發現,所有都是在白堊紀末期時代的地層。
在白堊紀時,蘭斯地層、地獄溪地層及Scollard地層位在分隔東西
北美洲的白堊紀
海路西岸。它們是一個闊的
海岸平原,由海路伸延向東直至新形成的
落基山脈。這些地層大部份是由沙岩及泥岩所組成,形成
泛濫平原的環境。地獄溪地層是這些地層最多被研究的。當時,地獄溪地層是亞熱帶,有著潮濕及溫暖的氣候。很多植物品種得以生存,主要是
被子植物,較小的是松科、
蕨類及
蘇鐵科。豐富的樹葉
化石在這地區的多個地方都可以找到,顯示這地區曾經是由小樹組成的森林。
在這些地層中,甲龍的化石,與
埃德蒙頓龍及
三角龍相比是較為稀少。另一種
結節龍科的埃德蒙頓甲龍亦在這些地層中被發現。但是甲龍及埃德蒙頓甲龍在地理學上及生態學上是分隔的。甲龍有著寬的口鼻部,進食時可能無選擇性,故此其生活環境應該被限制在遠離海岸的高原地區;而埃德蒙頓甲龍有著較窄的口鼻部,可見是進食時具有選擇性,應該生活於較低接近海岸的地區。
生物學
甲龍是一類以植物為食、全身披著“鎧甲”的恐龍。它們一般有五六米長,後肢比前肢長,身體笨重,只能用四肢在地上緩慢爬行,看上去有點像坦克車,所以有人又把它叫做坦克龍。
全成長的甲龍,與大部份現代的陸地動物相比,是非常大型的。甲龍約6.25米長,1.5米寬及1.7米高。它的體型扁平而寬。甲龍是四足行走,後肢較前肢為長。雖然科學家對它腳掌的形狀仍不清楚,但與其它甲龍科相比,可能會是有五趾。頭顱骨扁平呈三角形,寬度大於長度。已知最大的頭顱骨有64.5厘米長及74.3厘米寬。甲龍是
草食性的,有著很小型像樹葉的牙齒,適合齧碎植物。甲龍並不像同期的
角龍科及鴨嘴龍科恐龍有著磨碎用牙齒,可見它甚少咀嚼食物。頭顱骨及身體其它部份的骨頭是閉合的,以加強其力量。
裝甲
甲龍最明顯的特徵是它的裝甲,包含了堅實的結節及甲板,嵌入在皮膚上。在
鱷魚、
犰狳及一些蜥蜴上亦可以發現類似的裝甲。骨頭上覆蓋者堅硬的角質。這些皮內成骨(Osteoderms)是按照大小來排列,從寬而平的甲板到小而圓的結節。甲板在它的頸部、背部及臀部以橫列整齊排列,而小型的結節則保護大型甲板之間的空隙。較小的甲板則在四肢及尾巴。與較為古代的包頭龍比較,甲龍的甲板在質地上較為平滑,並沒有像同時代的
結節龍科埃德蒙頓甲龍般有棱脊。在尾巴的兩側伸出一列扁平及呈三角形的尖刺。堅硬及圓形的鱗片保護頭顱骨的頂部,而四隻大型的角則在後方向外伸出。對小型捕食者而言,甲龍的裝甲是防禦的利器。
尾巴棒槌
甲龍著名的尾巴棒槌是由幾塊甲板組成,與最末幾節脊骨結合的。它是非常重的及以最末7節脊骨支撐,彼此連結形成一支堅硬的棒子。連線這些脊骨的厚腱亦被保存下來,這些腱是部份骨質的及並非彈性,可以將力量傳至尾巴。尾巴棒槌就是一個主動的保護武器,可以對施襲者的骨頭造成重擊。亦有研究指出這個尾巴可以作為頭部的偽裝,但這個建議卻備受批評。甲龍的尾槌攻擊力並不高,大型甲龍的尾槌才擁有擊傷中性食肉龍的能力,但不可能對暴龍之類的巨型食肉龍造成打擊。如果甲龍用尾槌攻擊大型對手,很可能脆弱的連線處先行折斷。有學者認為甲龍的尾槌只用於族群內部的社交行為。
發現
甲龍是由美國古生物學家巴納姆·布朗(Barnum Brown)於1908年所命名。屬名是由
古希臘文的「αγκυλο」(意即「屈曲的」)而來。布朗定這些名字是與醫學的關節僵硬有關,意指它頭顱骨及身體上很多骨頭的癒合。
模式種是大面甲龍(A. magniventris),是由拉丁文的「magnus」(意即「大」)及「venter」(意即「鼓起的部份」),指它身體的寬闊。
由布朗帶領的研究隊於1906年在蒙大拿州的地獄溪地層發現大面甲龍的模式化石(編號AMNH 5895)。這個化石有頭顱骨的頂部、脊骨、
肋骨、部份肩胛骨及裝甲。六年前,布朗在
懷俄明州的蘭斯地層發現一隻大型的
獸腳亞目恐龍的化石(編號AMNH 5866),於1905年稱為「Dynamosaurus imperiosus」,但現時多被認為是屬於暴龍(Tyrannosaurus rex)的。連同編號AMNH 5866標本,及多於75塊不同大小的甲板,都被認為是Dynamosaurus。但是,這些甲板都與大面甲龍的甲板一致,極有可能其實是屬於大面甲龍的。於1910年,布朗在艾伯塔省發現了大面甲龍的第三個標本(編號AMNH 5214)。編號AMNH 5214標本包括了一個完整的頭顱骨及首次辨識出的尾巴棒槌、肋骨、肢骨及裝甲。所有以上的三個標本都存放於紐約的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甲龍最大的頭顱骨(編號NMC 8880)是由查爾斯·斯騰伯格(Charles M. Sternberg)於1947年於艾伯塔省發現,並已存放於
加拿大自然博物館。很多其它獨立的骨頭、裝甲及牙齒亦都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