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書法
含義
一是指以商周甲骨文字型結構、書法特徵為宗,加以工整地摹寫而成的書法作品。這類作品可以按照需要集古字以組合為新句子。內容是新的,字卻如同三千年前
殷人的入筆文字一般饒富雅趣。但是甲骨文總共才二千多字,其中還有不少尚未釋出的怪字(特別是人名、地名),真正派上用場的不是很多。因此一旦遇到甲骨文中沒有的字,而所書寫的對聯、題詞中又無法代替,就只好進行偏旁拆零,自己拼接了;再拼不出,就要到
金文等其他古文字里去討救兵。進行這項創作的首要人物是羅振玉。1921年他在研究之餘,將甲骨文用
毛筆書寫成楹聯,出版了《集殷墟文字楹帖》。繼之有章鈺、高德馨、王季烈等人,也仿效集字創作。一些
古文字學前輩如
董作賓、
商承祚、
唐蘭、
於省吾等也擅長甲骨文書法,這是本真意義上的甲骨文書法作品。
另一層意思是指借鑑甲骨文特徵加以自行創作的現代書法作品。他們將甲骨文視作一種靈感,僅僅是藝術創作中的一點啟示,而並不在於追求“形似”。因此,他們並不嚴格按甲骨文的書法特徵去寫,可能是綜合了甲骨文、
金文、戰國文字等多種古文字的特點而創作。這樣的書法藝術與古文字學雖有關係,但不是亦步亦趨。
特點
商代已有精良筆墨,書體因經契刻,風格瘦勁鋒利,具有刀鋒的趣味。受到文風盛衰之影響,其大至可分為五期,底下分別介紹。
一、雄偉期:
自
盤庚至
武丁,約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響,書法風格宏放雄偉,為甲骨書法之極致。大體而言,起筆多圓,收筆多尖,且曲直相錯,富有變化,不論肥瘦,皆極雄勁。
二、謹飭期:
自
祖庚至
祖甲,約四十年。兩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賢君,這一時期的書法僅飭,大抵承襲前期之風,恪守成規,新創極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勁豪放之氣。
三、頹靡期:
自廩辛至康丁,約十四年。此期可說是殷代文風凋敝之秋,雖然還有不少工整的書體,但篇段的錯落參差,已不那么守規律,而有些幼稚、錯亂,再加上錯字數見不鮮。
四、勁峭期:
自武乙至文
武丁,約十七年。文
武丁銳意復古,力圖恢復武丁時代之雄偉,書法風格轉為勁峭有力,呈現中興之氣象。在較纖細的的筆畫中,帶有十分剛勁的風格。
五、嚴整期:
自
帝乙至
帝辛,約八十九年。書法風格趨於嚴謹,與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長,謹嚴過之,無頹廢之病,亦乏雄勁之姿。
甲骨上細瘦的筆跡,也受到刀刻的影響。占卜時常用“是”或“否”刻於龜甲中央縱線兩側,自此中線向左右書寫,故兩旁對稱和諧,具有行款對稱之美。且契刻後,大小字分別填上墨朱,或正反面分填
朱墨,更深具藝術之意味,堪稱書史奇蹟。
風格
甲骨文風格類型:一是勁健雄渾型;二是秀麗輕巧型;三是工整規矩型;四是疏朗清秀型;五是豐腴古拙型。總之儘管甲骨文是契刻出來的文字,但筆意充盈,百體雜陳,或骨格開張,有放逸之趣;或細密絹秀,具簪花之格,字裡行間,多有書法之美。
甲骨文
含義
甲骨文隨著原始人類意識的發展而誕生。眾所周知,原始社會階段,由於人們對自然界的一些現象認識膚淺,導致迷信盛行。每當在生產、生活等重大活動,如祭祀、射獵、婚慶、喪葬、災害、收成、出行等無一不占卜,以測凶吉。占卜後恐遺漏忘缺,用刀將占卜之果,琢刻在甲骨上,以侯使用研析。這些鏤刻者,當時叫“貞人”(即史官),甲骨刻好後一般都留下他們的名字,現在看來這些刻字者就是當時的“書法家”,後人為了表示對他們的尊重和敬仰,把他們刻寫的甲骨文稱作殷商時期的“貞人”文字。
甲骨文自1899年為學人發現,至今已有90多年歷史,前後出土累計達10餘萬片以上,單字量約有5千左右。此外,鄭州商城還出有商代前期兩片有字卜骨;在山西洪趙縣坊堆村、陝西長安張家坡、岐山縣鳳雛村、扶風縣齊家村和強家村、河北邢台南小汪村、北京昌平縣白浮村等地,又有數量不一的西周有字甲骨出土,計300餘片,總字數約千餘個。無疑是甲骨文字系統上下限時代的擴大和內涵的充實。這大批難能可貴的地下出土新材料,對中國上古史,特別是商代文化及
古文字學研究,均具有極重要意義,同樣,對現代書法藝術的推陳出新,對書學演進史的慎終追遠,考竟源流,也有其不可低估的價值。
特點
從字型的數量和結構方式來看,甲骨文已經是發展到了有較嚴密系統的文字了。漢字的“
六書”原則,在甲骨文中都有所體現。但是原始 圖畫文字的痕跡還是比較明顯。其主要特點:
(1)在字的構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實物的特徵,而筆畫多少、正反向背卻不統一。
(2)甲骨文的一些會意字,只要求偏旁會合起來含義明確,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異體字非常多,有的一個字可有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寫法。
(3)甲骨文的形體,往往是以所表示實物的繁簡決定大小,有的一個字可以占上幾個字的位置,也可有長、有短。
(4)因為字是用刀刻在較硬的獸骨上,所以筆畫較細,方筆居多。
由於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銳有鈍,骨質有細有粗,有硬有軟,所以刻出的筆畫粗細不一,甚至有的纖細如髮,筆畫的連線處又有剝落,渾厚粗重。結構上,長短大小均無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參差錯綜;或是密密層層十分嚴整莊重,故能顯出古樸多姿的無限情趣。
甲骨文,結體上雖然大小不一,錯綜變化,但已具有對稱、穩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認為,中國的書法,嚴格講是由甲骨文開始,因為甲骨文已備書法的三個要素,即用筆、結字、章法。
甲骨文書法藝術
甲骨文書法藝術家
羅振玉(1866~1940) ,字叔蘊,一字叔言,號雪堂,又號貞松老人。祖籍浙江省上虞縣,客籍江蘇省淮安縣。曾於1896年在上海創辦農學社,1897年創辦《農學報》,次年創辦東文學社。1901年在上海創辦《教育世界》雜誌。1904年創辦江蘇師範學堂,後任學部二等咨議官,參事官兼京師大學堂農科督監,並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被法國大學院公舉為東方通信員。他在語言文字方面的貢獻主要體現在甲骨文的收集研究、銅器銘文的編纂印行、簡牘碑刻等古文字資料的搜羅與刊布等方面。在甲骨文研究者中,羅振玉占有重要地位,為“甲骨四堂”之一,是甲骨學的奠基者。
他對甲骨學的貢獻主要體現在:
1.他蒐集、保存、印行了大批原始資料。著有《五十日夢痕錄》《殷虛書契前編》(1913年)、《殷虛書契菁華》(1914年)、《鐵雲藏龜之餘》(1915年)、《殷虛書契後編》(1916年)等書。1933年又編著《殷虛書契續編》。同時他還編有《殷虛古器物圖錄》(1916年)及《附說》各一卷。
2.他率先正確地判定了甲骨刻辭的性質及出土處之地望。他指出卜辭屬於殷商時代,是王室遺物;斷定它作為文字學資料能代表中國文字的來源,作為史料,它比正史更可靠。同時他還指出甲骨出土地小屯即殷虛遺址,也就是殷朝國都。這對後來的甲骨學研究具有重大的意義。
3. 他考釋出大量的單字。他以甲骨文字本身的特點為主要依據,參照《說文解字》,並將甲骨文與
金文、古文、籀文、篆文做比較,以闡釋文字的淵源與流變情況。他還利用字形或後世文獻資料推求字的本義及其通假關係。先後於1910年在《殷商貞卜文字考》中釋出單字近三百個,於1915年在《殷虛書契考釋》中釋出單字近五百個,其中多得到學界認可。1916年,他還將未識別的卜辭中的千餘字編成《殷虛書契待問編》,供大家探討。
4.他首創了對卜辭進行分類研究的方法。《殷虛書契考釋》一書將卜辭分為卜祭、卜告、卜出入、卜田漁、卜征伐、卜禾、卜風雨等8類,為後世的甲骨分類研究開創了先例。
5.與王國維一起,確證了甲骨文中的合書的現象。在
金文研究方面,他也蒐集與刊布拉大量的資料。著有《殷文存》(二卷,1917年)、《秦金石刻辭》(三卷,1914)、《貞松堂集古遺文》(16卷,《補遺》3卷,《續編》3卷,1931~35年),收錄以前諸家著錄中未見之器銘2427件。《三代吉
金文存》(20卷,1937年),收錄當時見到的已著錄和未著錄的4831件青銅器銘。集一時銅器銘文原始資料之大成,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影響。他還提出通釋古
金文的構想,提出綜合比較研究的方法,指出金文在文字學上的價值。他研究石鼓文,著有《石鼓文考釋》(7卷,1916年);他蒐集整理漢晉木簡,著《流沙墜簡》(合作,1914年)、《流沙墜簡考證》(1934年)等書。此外,他還著有《乾祿字書箋證》《俗說》《集蓼編》等多部著作。他的工作內容豐富,甄別謹嚴,成績浩瀚,方法嶄新,“為我們提供出了無數的真實的史料”(
郭沫若語)
丁佛言(1878—1930) 名世嶧,初字桐生、息齋、芙緣,後字佛言,號邁鈍,別號黃人、松游庵主、還倉室主。黃縣(今龍口市)城關宋家疃人。近代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書法家、
古文字學家。他自幼聰穎好學,酷愛書藝,19歲為縣庠生員、補廩生。戊戌變法失敗後,他痛心疾首,趨向革新,自剪辮子,動員妻子放足,遭父訓斥,負氣出走,就讀於濟南師範學堂。1905年 (光緒三十一年) ,去日本東京法政學堂學習。學成歸國後創立保礦會,反對德國侵占山東礦區,後執教於山東法政學堂。1910年(宣統二年)當選山東省咨議局議員,開始從政。 次年10月, 武昌起義爆發, 各省紛紛回響。他與徐鏡心、丁惟汾共同擬訂了《獨立大綱》,並協定成立了山東各界聯合會,推舉夏蓮居為會長,
丁佛言為秘書長,迫使山東巡撫孫寶琦於11月13日宣布山東獨立。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他當選為臨時參議院議員(國會議員)。1913年,被推舉為第一屆國會參議院議員,先後任審查委員會委員、委員長,憲法起草委員會委員長等職。主編《中華雜誌》 ,撰文針砭時政,反對專制,為袁世凱所忌恨。二次革命時,反對袁世凱稱帝。1914年3月,徐鏡心被袁世凱逮捕後,他聞訊曾多方奔走營救。1916年,袁世凱死後,他再次任議員職, 在黎元洪繼任總統後任總統府秘書長。1917年7月,張勛復辟。他赴上海拜訪孫中山後,去南方遊說,力促恢復國會,繼續制憲。1918年舊國會恢復,他再次赴會。不久,隱退歸里。1923年後,回鄉研究
古文字學。1928年,為避張宗昌裹脅由原籍抵京,暫住西城一住宅。以賣字為生,埋首於斷碑古籍中。所得龜甲、彝鼎、泉璽、陶玉之屬、拓片不下七八千種,潛心研究,造詣極深。留有《說文古籀補補》《續字說》《說文抉微》《還倉室述林》《古璽初釋》《古陶初釋》《說文部首啟明》等著述。1930年病逝於北京。噩耗傳開,海內外賢達名流敬贈儀幛、輓聯,《大公報》發表社論《悼
丁佛言先生》,推崇其人品、氣節、學問,稱之為“一代之范”。
丁輔之:(一八七九——一九四九)原名仁友,又名仁,字子修,又號甫叟。因得
趙之謙為其外祖父魏稼孫所刻「鶴廬」印,遂襲用其號 ,浙江杭州人。為西泠印社創始人之一,曾將所收印章《西冷八家印選》四卷及《秦漢丁氏印譜》二卷 。 擅畫蔬果、梅花,筆意工致,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 。其於
古文字學精思博覽,尤其精深甲骨和
金文研究。甲骨文書法筆力沉厚,氣息醇古。
胡小石(1888年-1962年),名光煒,字小石,號倩尹,又號夏廬,齋名願夏廬,晚年別號子夏、沙公。江蘇南京人,原籍浙江嘉興。 國學大師。兼為文字學家、文學家、史學家、書法家、藝術家。於古文字、聲韻、訓詁、群經、史籍、諸子百家、佛典、道藏、金石、書畫之學,以至辭賦、詩歌、詞曲、小說、戲劇,無所不通,尤以
古文字學、書學、楚辭、杜詩、文學史最為精到。
簡經綸 (一八八八·十二· 一·——一九五○·三·三十一·),字琴齋,藝事皆以字行,號曰琴石,別署千石、千石樓主、萬石樓主;齋名有千石樓、萬石樓、千石居、千石室、千萬石居。祖籍
廣東番禺,而誕於越南。聞其父於辛亥革命與僑眾曾予鼎力資助雲。 琴齋往在海外,於治泰西文字之餘,篤嗜漢學,已孥刀刃石遣興。及長回國,曾問經史於簡竹居,叩書藝於康有為。任職僑務機構於上海,公餘之暇,頗攻究古籀文字及詩文書法。滬上名家,若易大廠、葉恭綽、吳湖帆、張大千、王秋湄、馬公愚、鄧散木等,皆時相往還,研討藝術。有印曰『海外歸來始讀書』者,蓋言始深究之也。嘗主南洋兄弟菸草公司宣傳事,以抗爭外資英美菸草公司之欲獨霸中國市場,壓制民族工業發展。日寇侵華,一九三七年冬自滬達難南歸,於香港利園山設『袖海堂』,以為授徒之所,或曰『琴齋書舍』,慕名學書者不鮮。—九四—年末,日占香港,翌年移家澳門,賃居利為旅酒店,仍以課徒為事。戰後返港,居纜車徑一號,顏曰『在山樓』,葉遐庵為之書。教學之餘,隔歲或舉辦展覽,力倡風雅,深為同道所稱許。 琴翁天資睿敏,於書法篆刻辭章無所不擅,學古能變,巧奪其神,而不為桎梏所限。其於書,甲骨、彝銘、漢魏碑刻簡牘皆遍習,時甲骨與簡牘初出,尤所究心,甲骨大字多以茅龍,便面小字則藉助鈍嘴鋼筆蘸墨成之,峭勁遒峻,與刀刻之意相合。康有為稱其篆分蒼深朴茂,深入漢人之室;篆法三頌,亦雄奇古厚,殊非溢美。余少時於冷攤得其所書各體字冊十二開,細品用筆,以為多出宿羊毫及麻筆揮寫,用取古拙,曩余撰《
廣東印人傳》嘗論及之。後琴翁交好高伯雨先生撰文,復引余說,以為知言。工具與藝術效果,關係不可不講求也。承李喬峰先生見告,琴翁課徒,主張楷書從锺繇『三表』入手,不涉唐人,以其天然韻味已泯;又謂字之要訣,曰神韻、氣象、布白、意態及起伏疾徐。 其治印也,初喜漢鑿—路,章法謹嚴,沖刀馳騁,雜以殘連,《琴齋壬戌印存》所載,蓋卅五歲時之作。後書藝益進,從親炙易大廠中又得引發,印風至是丕變,更臻蒼奇古茂之境。擬古璽固絕工;而以甲骨文字入印,白文之作,布白錯落有致,運刀勁利老到,妙得卜辭之遺,即作朱文,其用刀之率真瘦硬,均不失
殷人意趣,苟非深探其奧,安可得耶!元有楷字押印,然瑜瑕互見,琴翁擷魏晉碑刻佳書入之,恍若縮摩崖於方寸,小中見大,頓覺神采煥然。至其所謂印識,實取刀石以撫金石碑版文字,與—般印款未盡相同,與清人縮摹漢碑於硯背者略近,而稽之古來印人,迄未拓此途轍,亦別開生面也。閱《琴齋印留初集》、《千石室印識》,皆可賞其佳制。 其為畫也,年五十方為之,會所籌展覽仍有數月,欲多—品類,乃以作畫之法試寫之,初作枯松,後及竹石山水人物,張大幹以『渴筆澹墨,有松圓穆倩兩家意』譽之。有己卯、丁亥《琴齋書畫印合集》兩輯。 自甲骨出土,集其文字為楹帖及詩者,羅振玉實啟其先,繼踵者有章珏、高德馨、王季烈、丁輔之諸家,琴翁之《甲骨集古詩聯》較後出,得聯約一百五十,得詩三十有七,集句成章,和聲合律,俱見辭章工巧,而其摹寫之工,更允稱後來居上也。 琴翁晚年,忙於教學,時為肝疾所擾,僅逾周甲,即溘然長逝,未能竟其所詣,藝苑惜之!遺命火化後,以灰揚諸鯉魚門外大海中。歿後之三十八年,即琴翁誕生之一百周年,其人室弟子王漢翹先生以所藏琴翁各體書作三十三件、篆刻三十一方、畫三幅,及王秋湄與琴翁論學書札、手卷等,一併捐香港藝術館,該館旋即刊行圖錄,舉行展覽,以資紀念。其二子而廉,曩曾識之,亦能書,惟風致與父迥殊;女文舒習山水,今授畫於美國。(一九九五年九月一日,馬國權增補)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原名郭開貞,號鼎堂。四川樂山人。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文學家、考古學家、思想家、革命活動家、
古文字學家、詩人。為“甲骨四堂”之一。以歷史唯物史觀研究甲骨文,著有《甲骨文字研究》、《卜辭通纂》、《殷契粹編》等一系列在中國學術史上有重大影響的著作。
容庚(1894.9.5~1983.3.6)
古文字學家、
金文專家。字希白,號頌齋。因古代“容”“頌”相通而取齋名為“頌齋”
廣東省東莞縣人。在書宦之家良好的家庭環境薰陶下,他幼年時即熟讀《說文解字》和吳大澄的《說文古籀補》。1922年,經羅振玉介紹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讀研究生,畢業後歷任燕京大學襄教授、《燕京學報》主編兼北平古物陳列所鑑定委員、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嶺南學報》主編、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等。他的成名作為《
金文編》(貽安堂,1925年;香港商務印書館1939年出修訂本;科學出版社,1959年出增訂本)。這是繼吳大澄的《說文古籀補》之後的第一部
金文大字典,是古文字研究者必備的工具書之一。1935年,又集秦漢
金文而撰成《金文續編》。1959年出版的增訂本《
金文編》,據歷代出土的青銅器三千多件的銘文,共收字18000多。商周秦漢銅器銘文中已識與未識者,從中可盡覽無遺。這是一部相當完備的
金文字典。《商周彝器通考》(燕京大學哈佛燕京學社,1941年)是他的另外一部重要著作。這是一部關於商周青銅器的綜合性專著。分上下兩編。上編是通論,詳述青銅器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分15章。下編是分論,將青銅器按用途分為4大類。全書共30多萬字,附圖500幅,徵引詳博,考據詳備審核,堪稱材料宏富、圖文並茂。這是一部對青銅器進行系統的理論闡釋並加以科學分類的著作,是研究青銅器的重要參考書。在這方面他還著有《殷周青銅器通論》(合作,科學出版社,1958年)。他精於鑑定青銅器,經多年積累,他編印了不少青銅器圖錄,如《寶蘊樓彝器圖錄》(1929年)、《秦漢
金文錄》(1931年)、《頌齋吉金圖錄》(1934年)、《武英殿彝器圖錄》(1934年)、《海外吉金圖錄》(1935年)、《善齋彝器圖錄》(1936年)、《秦公鐘簋之年代》(1937年)、《蘭亭集刊十種》(1939年)等。其中《武英殿彝器圖錄》開創了印銅器花紋的先例,為花紋形式的研究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參考資料。《善齋彝器圖錄》所編的是劉體智收藏的青銅器。《海外吉金圖錄》所編為日本所藏銅器。這為國內學者提供了流失海外的銅器資料,很有意義。在書畫碑帖研究方面,他著有《伏廬書畫錄》(1936年)、《漢梁武祠畫像錄》(1936年)等多部著作。
潘天壽(1897-1971)字大頤,號壽者,又號雷婆頭峰壽者。浙江寧海人。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畢業。曾任上海美專、新華藝專教授。1928年到國立藝術院任國畫主任教授。 1945年任國立藝專校長。1959年任浙江美術學院院長。他對繼承和發展民族繪畫充滿信心與毅力。為捍衛傳統繪畫的獨立性竭盡全力,奮鬥一生,並且形成一整套中國畫教學的體系,影響全國。他的藝術博採眾長,尤於
石濤、八大、吳昌碩諸家中用宏取精,形成個人獨特風格。不僅筆墨蒼古、凝鍊老辣,而且大氣磅礴,雄渾奇崛,具有懾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現代結構美。他曾任中國美術協會副主席、全國人大代表、蘇聯藝術科學院名譽院士。著述有《中國繪畫史》、《聽天閣畫談隨筆》。他是一代
藝術大師和美術教育家。
潘天壽繪畫題材包括鷹、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結構險中求平衡,形能精簡而意遠;勾石方長起菱角;墨韻濃、重、焦、淡相滲疊,線條中顯出用筆凝鍊和沉健。 他精於寫意花鳥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畫鷹、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筆大膽,點染細心。墨彩縱橫交錯,構圖清新蒼秀,氣勢磅礴,趣韻無窮。畫面靈動 ,引人入勝。
潘天壽的指畫也可謂別具一格,成就極為突出。這類作品,數量大,氣魄大,如指墨花卉《晴霞》、《朱荷》、《新放》等,畫的均為“映日荷花”,以潑墨指染,以掌抹作荷葉,以指尖勾線,生動之氣韻,非筆力所能達。
潘天壽作畫時,每畫一筆,都要精心推敲,一絲不苟。他在“有常必有變”的思想指導下,取諸家之長,成自家之體,他的畫材為平凡題材,但經他入手的畫,卻能產生出不平凡的藝術感染力。如他的《小龍湫一角》特別是把畫面主體小龍湫壓到邊角的構圖,含蓄地讓觀者先看靈岩的磅礴山勢,爛漫的山花然後再去欣賞那支龍湫水,這種方法,正與那些使畫面“一覽無餘”形成對照,不僅顯示了畫家出奇制勝的構圖才能,也表述了畫家對平凡事物的內在感情。
潘天壽藝術的可貴之處,主要在於他具有大膽的創造精神,他常說,“荒山亂石,幽草閒花,雖無特殊平凡之同,慧心妙手者得之盡成極品。”他的書法功力也很深,早年學鐘、顏,後又擷取魏、晉碑中精華以及古篆漢隸 ,還能詩、善治印。平時作畫,對詩文、題跋、用印方面,非常認真、講究,絕不馬虎。他對畫史、畫理也研究有素,著有《中國繪畫史》、《顧愷之》,《聽天閣詩存》、《治印絲談》。並緝有《聽天閣畫談隨筆》等。 其甲骨文書法用筆老辣蒼潤,結體峻拔奇肆,章法遺失宕起伏。
陸維釗(1899—1980),原名子平,字微昭,晚署草劭翁,書齋名莊徽室,亦稱圓賞樓,平湖新倉鎮人。我國現代教育家,著名的書畫、篆刻家,同時也是著名的學者和詩人。民國14年(1925),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文史地部,曾任北京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導師王國維助教。其後,在杭州女中、秀州中學、松江女中、上海聖約翰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師範學院、杭州大學任教。1960年,自杭州大學中文系調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開設詩詞題跋課。1963年,任國畫系書法篆刻科主任。曾任政協浙江省三、四屆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分會理事。其書法真、行、草、隸、篆,各體皆精。晚年獨創非篆非隸,亦篆亦隸的新體——現代“螺扁”,人稱
陸維釗字型。
陸維釗的山水畫格高意遠,以書法入畫,配以詩詞題款,以詩、書、畫並著於世。他獨創的“
陸維釗體”,在書法界獨樹一幟,蜚聲海內外。陸氏為鎮上書香門第。1920年
陸維釗負笈南京高等師範,5年後應聘在北京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任助教,為王國維的助手。他在藝術上有兩件事值得一記:一是獨創“蜾扁”書法,非篆非隸、在書壇獨樹一幟;二是1960年調浙江美術學院後,首創書法篆刻科,填補我國藝術教育的一個空白。
董作賓(1895~1963)甲骨學家、古史學家、“甲骨四堂”之一。河南省南陽人。原名作仁,字彥堂,號平廬。1923年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習甲骨文。曾任教於中州大學、中山大學等,1928年後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曾任研究員、美國芝加哥大學客座教授。1949年後到台灣,曾任台灣大學文學院教授、歷史語言所所長、香港大學東方文化研究院研究員等。早年從事方言、民俗調查,後來專門研究甲骨文。他對甲骨學的貢獻在於他曾於1928~1934年間8次主持或參與了安陽殷墟的甲骨的發掘,用現代考古學的方法和出土的甲骨文及文獻記載進行綜合研究,他第一個發現了殷墟甲骨卜辭中記“貞人”之名的現象(他把“卜問的人”稱為貞人)。所著《甲骨文斷代研究例》 根據所記的商王對先人的稱呼、貞人之名以及卜辭字形、書體等方面的特點進行了綜合研究,提出了甲骨文斷代的10項標準,建立了甲骨文斷代研究的學說,對甲骨文的斷代研究有開創性的貢獻。
沙孟海(1900-1992) 原名文若,中年後以字行。號石荒、沙村、決明、蘭沙等。浙江鄞縣人。早年從
馮君木學古典詩文,從吳昌碩習書法、篆刻。後又與著名學者朱疆村、況蕙風、章太炎、
馬一浮等交往,受益良多。曾就讀於慈谿錦堂學校,畢業於浙東第四師範學校。曾為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1963年起在浙江美術學院兼課,1979年起為書法、篆刻專業研究生導師。歷任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常務委員、浙江省博物館名譽館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西泠印社社長、西泠書畫院院長、浙江考古學會名譽會長等職。其書法遠宗漢魏,近取宋明,於鐘繇、
王羲之、
歐陽詢、顏真卿、蘇軾、黃庭堅諸家,用力最勤,且能化古融今,形成自己"雄強"書風。兼擅篆、隸、行、草、楷諸書,所作榜書大字,雄渾剛健,氣勢磅礴,堪稱曠世罕見。沙氏學問淵博,識見高明,於語言文字、文史、考古、書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主要著作有《印學史》、《
沙孟海書法集》、《沙孟海真行草書集》、《蘭沙館印式》、《中國書法史圖錄》、《沙孟海論書文集》等。並主編《中國新文藝大系·書法卷》等。
沙孟海是中國當代書壇巨擘,現代高等書法教育的先驅之一。
諸樂三(1902—1984),名文萱,字樂三,號希齋,別號南嶼山人,孝豐鶴鹿溪(今安吉塘浦鄉)人。幼得父獻莊啟蒙,14歲能賦詩作字,常為鄉鄰書寫楹聯匾額。19歲入上海中醫專門學校學醫,得名醫丁甘仁器重。同年又從吳昌碩學藝。先後於上海美專、新華藝專、昌明藝專、中華藝術大學執教;抗戰爆發後返里,在設於安吉孝豐的省立浙西第二臨時中學、省立浙西第二臨時師範學校教美術。抗戰勝利後,先在省立湖州師範學校任教,後重返上海美專執教。不久,應聘於杭州國立藝專(後改浙江美術學院),一直任該院教授。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分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西泠印社副社長、西泠書畫院副院長及浙江省四屆政協常委。其畫擅長寫意,工花鳥、山水,作品鄉土氣息濃厚,具有樸素醇雅、渾厚華滋、古茂雄秀特色。吳昌碩稱:“樂三之作,能得我神。”書法以鐘繇入門,後攻漢魏碑及
二王、倪(瓚)、黃(道周)等;篆書則習石鼓文,兼收鐘鼎、甲骨與磚瓦文字。著有《諸樂三書畫篆刻集》、《希齋詩抄》、《希齋題畫詩選》、《希齋印存》等。
甲骨文的藝術價值
1.文字學價值。
甲骨文是研究古文字的寶貴資料。中國的文字萌芽較早,在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就發現了各種刻劃符號,成為中國文字的雛形,經過二三千年的孕育、發展,到了商代,中國的文字達到基本成熟階段。、甲骨文具有一定體系並有比較嚴密的規律,刻劃精湛,內容豐富,對中國古文字研究有重要作用。過去,古文字研究的主要的依據是商周青銅器上的銘文,如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甲骨文比《說文解字》要早1500年,而且它是來源於直接發掘出來的出土文物,可信程度更高,對研究漢字的起源和發展,糾正《說文解字》的疏失,解決青銅器銘文中懸而未決的問題,都有極大價值。
2.歷史學價值。
甲骨文記錄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經濟情況,主要指中國商朝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吉凶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內容一般是占卜所問之事或者是所得結果。殷商滅亡周朝興起之後,甲骨文還使用了一段時期,是研究商周時期社會歷史的重要資料。
3.書法價值。
甲骨文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系統文字,也是比較成熟的文字。而上古文字的點橫撇捺、疏密結構,用今天的眼光去看,確實初具用筆、結體、章法等書法要旨,孕育著書法藝術的美,很值得欣賞與品味。以甲骨文而言,郭沫若在1937年出版的《殷契粹編》的序言中,就對其書法體現非常讚賞:“卜辭契於龜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輩數千載後人神往。文字作風且因人因世而異,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渾,帝乙之世,文鹹秀麗。而行之疏密,字之結構,迴環照應,井井有條……足知現存契文,實一代法書,而書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鐘王顏柳也。”甲骨文風格類型:一是勁健雄渾型、二是秀麗輕巧型、三是工整規矩型、四是疏朗清秀型、五是豐腴古拙型。總之儘管甲骨文是契刻出來的文字,但筆意充盈,百體雜陳,或骨格開張,有放逸之趣;或細密絹秀,具簪花之格,字裡行間,多有書法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