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作品
《
新編甲骨文字典》、《甲骨文集句簡釋》、《甲骨文集聯書法篆刻專集》、《
劉興隆甲骨文集聯》、《甲骨文之美》、《甲骨文與殷商文化》、《劉興隆訪台書法作品集》。
人物經歷
先生本性好學,有過目不忘之才。七、八歲時就好畫,好唱戲,吹笛,十幾歲時就愛編詩、編曲、拉弦子,青年時期就可讀簡語,甚至編曲、填譜。可以自拉自唱京戲中的生旦淨醜中的100多個唱段,另外精通豫劇、河南曲劇、河南墜子、秦腔、郿鄠、川劇、晉劇、滬劇、粵劇、越劇、評劇、河北幫子等。也可用小提琴演奏大量中外名曲。
8歲上國小詩曾在作文課堂上編了一首打油詩:“日在正當中,樹上蟬兒鳴,父母用飯去,我在樹下聽”。老師林元昌稱其為天才,日後必成大器。
國小時在教室里的後坪上有片生活園地,周邊上多有插圖裝飾,老師和同學常讓他用毛筆在周邊插圖,所畫
山水人物,常受到村民和同年的喝彩。
1948年(21歲)春,在豫陝鄂軍政大學時,任大學俱樂部副主任。他所編曲並填譜的戰鬥曲發表,同時還導演了話劇“常春亭”。
曾先後獲及過三次省、市級桌球比賽冠軍,在新疆和田地區社教團時,在全運會上曾對弈中國第一個在世界桌球錦標賽上榮獲三連冠的人“
莊則棟”。
藝術歷程
1927年(農曆2月21日)生於河南省魯山縣城南15里袁寨西街。
1933年(6歲)開始入私塾學校。讀三字經,油鹽雜字,百家姓,上下論語。
1937年(10歲)讀大學中庸、上下孟子,其書法深受老師馮中倫的器重。
1944年春(17歲)入魯山城東南茂林寺縣立師範一班學習。夏天日本占領縣城後失學。
1945年(18歲)日本投降後續學,校址遷至魯山縣城西關。
1946年(19歲)下半年在魯山縣牛嶺石國小教書。
1947年(20歲)春,在魯山縣石佛寺國小教書。秋,八路軍進駐縣城。冬,入縣知識分子訓練班。
1948年(21歲)春,入豫、陝、鄂軍政大學(1948年8月,豫陝鄂軍政大學改名為中原軍政大學)。校長為
陳庚。
1951年(24歲)冬,入西北銀行,從西安分配到新疆省分行。
1953年(26歲)冬,入和田縣文化館,從此在接下來的40多年裡一直研究甲古文的形意,臨寫甲骨文拓片,對
甲骨文書法藝術鍥而不捨,廢寢忘食。
1982年(55歲),2月9日,對2000多個甲骨文已經倒背入流的他離開新疆,退休回到家鄉河南。此時的他在書法上的造詣已經出神入化。
1982年(55歲),7月17日到
河南省博物館外賓服務部,以仿製的甲骨文和自己的書法藝術為外賓服務,第一張甲骨文書法售價100元。
1985年(58歲),1月4日,成為河南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
1982年至1988年在
河南省博物館服務其間,曾先後被推薦到洛陽友誼賓館、北京民族飯店、北京飯店、北京國際俱樂部、北京友誼賓館、北京友誼商店、北京工藝美術服務部、故宮博物院、廣州白天鵝賓館、陝西省博物館、大雁塔、唐城飯店、西安賓館、兵馬傭博物院等地為外賓寫字及代銷書法,每年收入達2~5萬元。
1987(60歲),年5月,其作品《甲骨文集句簡釋》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由《中原文物》雜誌社發行。該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當代甲骨文大師
胡厚宣先生寫了書名並作了敘。該書共編入用甲骨文集成的成語和短句143句,唐詩7句,集聯25幅,刻印43方。
1987年(60歲),5月14日《
光明日報》刊登了
李紹連先生對《甲骨文集句簡釋》的書評:“它集甲骨文字釋文,甲骨書法,甲骨篆刻為一體,熔科學性,知識性和技巧性為一爐,不僅對甲骨書法和篆刻愛好者具有很高的學習和欣賞價值,而且對於普及甲骨文知識,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歡甲骨文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1987年(60歲),10月7日,
北京晚報為該書所作的報導是:“劉興隆先生是中國著名的甲骨文學者,也是書法家、篆刻家、文學家。本集內容豐富、雅俗共賞。作者刀法嫻熟 生動,不失原甲骨文韻味,是書畫、篆刻、文物、考古愛好者有益參改資料”。
1988年(61歲),12月3,被聘為中國中原國際集團圖書商社特約研究員。
1989年(62歲),5月,《甲骨文集聯書法篆刻專集》由北京日報社出版發行。中國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兼首任執行主席
周谷城教授題了書名,著名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
許順湛先生寫了跋,跋中說:“劉興隆先生是一位名符其實的甲骨文書法家,篆刻家”,“我發現他是一個奇才,他不善於社交,可是十分聰明,能講出世界各國的概貌,能自拉自唱十幾種民族戲曲的唱段,生旦醜淨均可”,“他長於隸書、小篆、甲骨文和篆刻藝術。刻章不起草,頃刻而就,他對近兩千個甲骨文字,熟悉的程度與我們使用現代漢字一樣,能讀、能講、能寫、能刻,能當場用甲骨文集句編聯,這是很多甲骨學者很難辦到的”。“仿製的甲骨文也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其作品深受日本及歐美各國友人的歡迎”。
1989年(62歲),8月30日。被聘為南華(海南)文化公司特約研究員。
1989年(62歲),11月,成為河南省黃河文化研究會理事。
1990年(63歲),4月1日。被聘請為河南老年詩詞研究會顧問。
1992年(65歲),1月31日,所仿製的甲骨文(龜版)一片,被日本學者片野孝志和清水啟二共著之《印鑑入門》刊載在54頁。(日本株式會社保育社出版)。
1993年(66歲),1月,其大作《
新編甲骨文字典》由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發行。該書由中國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師大
教授、中國書協主席
啟功給予極高的評價並當場提寫了書名。
啟功先生說:“劉興隆先生是位了不起的古文字學家、書法家、篆刻家,最擅長甲骨文的寫和刻。能當場用甲骨文集聯編句,寫藏頭詩”。
1993年(66歲),3月5日,
北京晚報為《
新編甲骨文字典》所作的報導有:“該書是當代甲骨文研究集大成之作,先收入單字3000餘個,其中作者新考釋出的就有80餘個。該書的釋義既取各家之長,又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甄別、訂正了一些錯譯、誤譯的字,編排上與全文對照(包括
陶文、
石鼓文、
秦篆),具有甲骨文,文字學,書法等多種意義”。
1993年(66歲),3月18日文摘報報導稱:“劉興隆
教授編著並手書的《
新編甲骨文字典》已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該書是當代甲骨文研究集大成之作,另外,該書為16開,只1100頁,每本造價不過30多元,而出售價竟達210元,是目前訂價最高的書”。
1993年(66歲),3月25日為中國太平洋歷史學會會員。
1993年(66歲),3月27日新聞出版報,把《
新編甲骨文字典》的訊息登在第一版,大標題是“考釋甲骨文80餘新字”,並稱:“《
新編甲骨文字典》共收入單字3000餘個,是目前已出版的甲骨文字典中收字最多的一部,被譽為當代甲骨文研究集大成之作”。
1993年(66歲),8月14日,應台灣中國文化統一促進會和大陸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邀請,到北京
釣魚台國賓館,參加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座談會,劉興隆先生當場連續寫了甲骨文、小篆、漢、棣等8個條幅,受到中央美院
教授、北京書畫名家與台灣學者和社會名流的高度評價。全國政協副主席
錢偉長親切的拉住劉興隆先生在主席台上合影留念。
1993年(66歲),11月29日。為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
1994年(67歲),2月8日,為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創作研究員。
1994年(67歲),4月11日,其書法作品由
榮寶齋代銷。
1994年(67歲),4月,劉興隆先生的《劉興隆書法篆刻藝術》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該書深受中國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趙朴初先生賞識並題了書名。
1994年(67歲),7月1日,台灣國立
中正紀念堂頒發給劉興隆“筆力千鈞”銀扁。
1995年(68歲),11月2日,代表中國統促會在台灣
中正紀念堂舉辦劉興隆書法展。
1995年(68歲),11月8日,在台北舉行第二次個展。
1995年(68歲),11月17日,在台北舉行聯合記者發布會。
1995年(68歲),12月13日,在台灣淡江大學舉行第三個個人展。並開始在淡江大學和師範學院講授《甲骨文之美》和《甲骨文與殷商文化》。
1995年(68歲),12月7日,受台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黃永川邀請到博物館講授《甲骨文之美》。被報刊和電視台譽為“國際級書法家”、“書法篆刻奇才”、“國寶級大師”等。現場為各界所寫的吉祥如意藏頭詩,被譽為“出口成章的文人和詩人”等。
1996年(69歲),4月,被載入《中國當代老年書畫家大辭典》和《
世界名人錄》等。被譽為“是我國當代卓有藝術成就的書法篆刻藝術家”等。
1997年(70歲),3月,《劉興隆訪台書法作品集》和《
新編甲骨文字典》(增定本),在台北出版問世(台灣文史哲出版社出版)。
1997年(70歲),12月15日,劉興隆藝術活動與作品選登在《老年書畫報》整版刊登。
1997年(70歲),6月20日,在人民大會堂南廳舉行“迎香港回歸”甲骨文書法展覽。
1998年(71歲),1月20日,應邀參加兩岸書藝及繪畫聯展並獲金獎。
1998年(71歲),10月8日,作品在梅花紅荔藝術館展出。
1998年(71歲),10月《劉興隆傳奇》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2000年(73歲),2月15日,被聘請為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第六屆理事會書畫聯誼委員會委員。
2006年(79歲),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