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歷

甲歷

甲歷,曆法名稱,宋 王應麟 《玉海·曆法》:“外紀 伏羲 紀陽氣之初為律法,建五氣,立五常,定五行有甲歷五運。有說亦稱作“ 上元歷 ”、“太初曆”等。《太初曆》將一日分為八十一分,故又稱“八十一分律歷”。它是我國古代一部比較完整的曆法,這是我國曆法上一個劃時代的進步。漢初承襲秦制,使用古歷《顓頊曆》,以《太初曆》與《顓頊曆》全面比較,有重大的進步。但是《太初曆》也有不足,它的八十一分律數據,是黃鐘律管九寸長這一數據"九"的自乘,以音律起歷,這是缺乏科學根據的。《太初曆》共使用了188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甲歷
  • 民族:華夏
  • 時間:伏羲53489年即西元2012年
  • 別名:伏羲歷、上元歷、太初曆
記載,典故,其它,

記載

《漢書·律曆志》詳細記載了制歷經過。漢武帝元封七年,太史令司馬遷與太中大夫公孫卿、壺遂等上書,"言曆紀壞廢,宜改正朔",漢武帝徵求了御史大夫兒寬和博士們的意見後,詔令司馬遷等"議造漢歷"。徵召全國著名天文學家參與。有侍郎尊大、典星射姓、治歷鄧平、長樂司馬可、酒泉侯宜君、方士唐都、巴郡落下閎等官方和民間專家二十餘人,既分工協作,又發揮各人所學專長,共制定了十餘部曆法。即十餘種推步方案,經過嚴格篩選,決定採用鄧平歷。盛大的頒歷典禮,並改年號元封七年為太初元年,故稱新曆為《太初曆》。頒歷之後,對政治制度典章禮儀和官制進行了調整,這就是漢武帝的太初改制。《後漢書·律曆志中》:“孝武皇帝攄發聖思,因元封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乃詔太史令司馬遷,治歷鄧平等更建《太初》,改元易朔,行夏之正。”

典故

據《漢書·律曆志》記載,西漢太初元年(前104),大中大夫公孫卿、壺遂和太史令司馬遷等上奏漢武帝:自高祖建朝至今,一直沿用秦代的“顓頊曆”,“曆紀壞廢,宜改正朔”。武帝便讓精通經學的御史大夫兒寬“與博士共議,今宜何以為正朔”。兒寬等商議後上奏:“唯陛下發聖德,宜考天地四時之極,則順陰陽以定大明之制,為萬世則。”建議改元封七年為太初元年,“願募治歷者,更造密度,各自增減,以造漢太初曆。”武帝採納建議,遂詔令全國選拔知名民間天文曆法專家共同制定新曆。於是,20多位身份不同的天文曆法專家匯聚京城。為將新曆法制定得更為準確,徐萬且與其他專家製作了天文儀器,以準確測量天體位置,並以天象實測和歷代天文紀錄為參考依據,研究分析不同曆法之得失。經過認真測算和反覆核對,終於制定出一部新曆。這部新曆第一次把一回歸年定為365.2502天,把一朔月定為29.53086天;第一次把二十四節氣納入新曆中,使之與朔望月有機協調。西漢初年,沿用秦朝的《顓頊(zhuānxu專須)歷》,但《顓頊曆》有一定的誤差。太初元年(前104),司馬遷四十二歲,他倡導並參與制定的《太初曆》得以完成頒行,這既是一件國家大事,也是司馬遷人生旅程中值得紀念的一座里程碑。公元前104年(元封七年),經司馬遷等人提議,漢武帝下令改定曆法。並責成鄧平唐都落下閎等人議造《漢歷》,漢武帝元封七年五月,改年號為太初(即為太初元年),並頒布實施這套《漢歷》,後人以此頒布年號稱呼此歷為《太初曆》。《太初曆》規定一年等於365.2502日,一月等於29.53086日;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減差法”以調整時差。將原來以十月為歲首改為以正月為歲首;開始採用有利於農時的二十四節氣;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調整了太陽周天與陰曆紀月不相合的矛盾。這是我國曆法上一個劃時代的進步。《太初曆》還根據天象實測和多年來史官的記錄,得出一百三十五個月的日食周期。它問世以後,一共行用了一百八十八年。
漢初承襲秦制,使用古歷《顓頊曆》。以《太初曆》與《顓頊曆》全面比較,有重大的進步,表現在四個方面。其一,《太初曆》經過精密測定的曆元為太初元年冬至朔旦甲子日夜半,它糾正了《顓頊曆》的累積誤差,故《漢書·律曆志》稱《太初曆》"晦朔弦望皆最密,日月如合壁,五星如連珠"。其二,《太初曆》以正月為歲首,更加科學地反映農業季節,因此後世改歷,一直沿用至今。其三,《太初曆》十九年置七閏,第一次把二十四節氣納入曆法,並以沒有中氣之月為閏月,使曆書與農時季節更為適應。其四,《太初曆》推出了一百三十五個月有二十二次交食周期的規律。據《漢書·武帝紀》載,太初曆的頒布,在大初元年五月:夏五月,正歷,以正月為歲首,色上黃,數用五,定官名,協音律。
漢初使用從十月朔日開始的曆日制度,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顯然漸覺這種政治年度和人們習慣通用的春夏秋冬不合。於是大中大夫公孫卿、壺遂、太史令司馬遷等建議修改曆法。同時漢初以後,人們對於天象觀測和天文知識,確有些進步,這為修改曆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即改制後的太初元年),五月,漢武帝命公孫卿壺遂司馬遷等人議造漢歷,並徵募民間天文學家20餘人參加,其中包括治歷鄧平、長樂司馬可、酒泉郡侯宜君、方士唐都和巴郡落下閎等人。他們或作儀器進行實測,或進行推考計算,對所提出的18種改歷方案,進行了一番辯論、比較和實測檢驗,最後選定了鄧平、落下閎提出的八十一分律歷。把元封七年改為太初元年,並規定以十二月底為太初元年終,以後每年都從孟春正月開始,到季冬十二月年終。這種曆法叫做太初曆,它是我國最早根據一定規制而頒行的曆法。從改歷的過程可以看到,當時朝野兩方對天文學有較深研究者,可謂人才濟濟。特別是來自民間的天文學家數量之多,說明在社會上對天文學的研究受到廣泛的重視,有著雄厚的基礎。我國古代制歷必先測天,曆法的優劣需由天文觀測來判定的原則,這時就已得到了確認和充分的體現,這對後代曆法的制定產生十分深遠的影響。西漢末,劉歆把《太初曆》改稱《三統曆》,後人也常用《三統曆》這個名稱;實際《太初曆》以改元而得名,而《三統曆》是以法數而得名。後人多以《太初曆》是劉歆所作,實系錯誤。劉歆把鄧平的八十一分法作了系統的敘述,又補充了很多原來簡略的天文知識和上古以來天文文獻的考證,寫成了《三統曆譜》,它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部完整的天文著作。
《太初曆》是中國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記載的曆法,它的朔望月和回歸年的數據雖然不比四分曆精確,但有以下顯著進步:以正月為歲首,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使月份與季節配合得更合理;將行星的會合周期測得很準,如水星為115.87日,比今測值只小0.01日;採用135個月的交食周期,一周期中太陽通過黃白交點23次,兩次為一食年,即1食年=346.66日,比今測值大不到0.04日。太初曆還把二十四節氣第一次收入曆法,這對於農業生產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它還首次記錄了五星運行的周期。公元前45年,尤里烏斯·愷撒才正式啟用儒略曆。值得一提的是元初實施的《授時曆》也比《格里高利曆》早了300多年。無論是天文精度,還是輔助農業生產的二十四節氣,都領先於西方。

其它

jiǎ lì ㄐㄧㄚˇ ㄌㄧˋ
甲歷(伏羲歷),年份為伏羲53489年(西元2012年)。
亦作“ 上元歷 ”、“太初曆”。
1.用甲子記載歲時的日曆。 唐 陸贄 《貞元改元大赦制》:“凡為擇人,其在精覈……所司依資敘注擬,便於甲歷之內,具標舉主名銜,仍牒報御史台。” 宋 王應麟 《玉海·曆法》:“外紀 伏羲 紀陽氣之初為律法,建五氣,立五常,定五行有甲歷五運。《古三墳》: 伏羲氏 木王月命臣 龍潛氏 作甲歷。”
2.泛指歲時。 宋 呂南公 《有懷溪齋奉寄微之》詩:“身名不分輕如夢,甲歷誰令過若流。”
甲曆紀元--伏羲53489年即西元2012年
甲曆紀元是以華夏先祖伏羲治世時期中的一次特異的天文現象為起點的。因為其以太初上元甲子為起始點,故也稱“上元歷”、“太初曆”。
具體說來:伏羲歷與西曆之間的換算關係是:
伏羲曆紀年=西曆紀年+51477(年)。
舉例而言,西曆的1984年,正是甲子年,這一年正好是伏羲53461年。伏羲歷以六十年為一甲子,因此甲子年的伏羲紀年一定是:
某甲子年數=N×60+1
而:53461=891×60+1
甲曆紀月日——均氣法
甲歷以太陽回歸年中的包含節氣冬至[4]的一天(以下簡稱冬至日)為正月初一[5],而月份與日期的計算採用均氣紀法。均氣法的具體方法是:
設每年有十二氣月(簡稱“月”[6]),臨近近日點的月份,每月的天數為一年總天數的十二分之一再取整,臨近遠日點的月份,每月的天數為一年總天數的十二分之一再取整再加一。然後用此方法將一年的天數進行分配盡,即可得到每月天數。也就是說,若:冬至日到冬至日包含365日,近日點在冬至與小寒之間,則1、2、3、9、10、11、12每月三十天。4、5、6、7、8每月31天,若:冬至日到冬至日包含366日,近日點在冬至與小寒之間,則1、2、3、10、11、12每月有三十天,4、5、6、7、8、9每月31天,9月為潤月。因為這種曆法是以定氣法下的節氣為基礎,在節氣變更的基礎上將每月做一個平均簡化,因此稱為“均氣法”。
甲歷的優勢
甲歷相較於人類已有的其它曆法(比如我國現行的格里高利曆以及西方紀元法,也就通常所說的“西元”)具有明顯的優勢。
首先,伏羲元年距今已有五萬多年,而這五萬多年正是新人類形成的時期。人類的文明大多是在這五萬年間形成的,在此之前的人類文明進展緩慢,所以採用伏羲紀年可以很順暢的記錄人類的文明史,基本不需要考慮“伏羲前”之類的問題,因而避免了人類文明史上時間換算的不便。
其次,甲歷的以冬至日歲首具有最顯著的天文含義,可與太陽回歸年永遠保持一致,而我國現行的格里高利曆歲首沒有任何天文含義,因此也不能與太陽回歸年保持一致。
第三、在記錄古代日期之時,甲歷比西曆更為簡便實用,且具有連貫性與一致性。
目前常用的西曆紀年,使用的並不是同一種曆法,而是在西曆1582後使用格里高利曆標識日期,在西曆1582之前卻是使用儒略曆標識日期。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混亂的情況,則是由於歷史原因造成的。西元前43年,羅馬共和國獨裁官儒略·愷撒在天文學家索西琴尼的幫助下制定了儒略曆。在儒略曆中,一年的平均長度為365.25日。由於這種曆法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累積的誤差隨著時間越來越大,所以在西元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頒布以儒略曆為基礎改善而來的格里曆。其具體方法是,將西元1582年10月4日後的一天定為10月15日。而此後的西曆,一般採用1582年後以格里高利曆標識日期,1582年前以儒略曆標識日期的方法。也正因為如此,西方曆法並不是連貫一致的,而是雙軌制的,並且沒有1582年10月5日至14日這幾天的。這種曆法雙軌制不僅計算麻煩、換算不便,而且傳播困難,也非常容易給人帶來誤解。因此,使用西曆描述歷史時間時,往往會使人產生不必要的誤解。
第四、甲歷的均氣紀法比格里高利曆法更能反應地球物候的變化。我們知道格里高利曆小月最少二十八天,大月三十一天,排列即不整齊,也沒有規律。而均氣紀法則不同,它在紀月方面採用了更為科學的方法。
前面講過,均氣法安排日月的方法是,將先將一年分為十二個氣月,臨近近日點的月份,每月的天數為一年總天數的十二分之一再取整,臨近遠日點的月份,每月的天數為一年總天數的十二分之一再取整再加一。然後用此方法將一年的天數進行分配盡,即可得到每月天數。也就是說,若:冬至日到冬至日包含365日,近日點在冬至與小寒之間,則1、2、3、9、10、11、12每月三十天。4、5、6、7、8每月31天,若:冬至日到冬至日包含366日,近日點在冬至與小寒之間,則1、2、3、10、11、12每月有三十天,4、5、6、7、8、9每月31天。
第五,甲歷比現有的曆法具有更加美觀整齊的日曆形式。
日曆的美觀整齊是人們一直追求的目標。為此歷史上人們付出了很多努力,西曆由於是以七日為作息周期,因此人們雖然想了很多辦法,也一直沒有能夠實現這一理想(比如世界歷[13])。而伏羲歷的均氣法以五日為一候,十日為一旬,一月總是三旬六候,每候第五日為休沐之期,每個月都可以排成5*6的形式,大月的31日可併入該月的尾候,作為休沐日。這種日曆,不僅排列非常整齊,而且非常簡便。普通人即使不經過學習,也可以通過日曆上的日期迅速了解某日是否該休沐。而這一點,是西曆的星期所做不到的。此外,節氣在伏羲歷均氣法中,必在每月的初一與十六日附近,因此,即使沒有日曆在手,普通人也可以通過日期可以了解當時的節氣,進而了解當時的氣候。
甲歷向外星球的移植
崑崙玉虛(即銀河中心)是華夏聖地之一,華夏人應當努力探索太空,力爭返回聖地,並建立家園。若將來人類發現其它可供居住的類地行星,甲歷也可以很容易地移植到該行星的曆法之中。其具體的方法是,將發現該行星之年定為“某星甲曆元年”,以該星的冬至為的正月初一,然後設一年十二個氣月,臨近近日點的月份,每月的天數為一年總天數的十二分之一再取整,臨近遠日點的月份,每月的天數為一年總天數的十二分之一再取整再加一。然後用此方法將一年的天數進行分配盡,即可得到每月天數。
註:排法表及副歷的具體操作方法見《華夏神序》歷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