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顓頊曆》曆法名。我國古六歷之一。“顓頊曆”在周末已經制定, 秦 統一後頒行全國,以十月為歲首。自秦始皇二十六年至漢武帝太初元年共行一百十七年。1該歷...
從秦獻公十九年到漢武帝元封七年採用的是《顓頊曆》,後人一直試圖復原這一曆法的原貌,但均未獲成功。作者經過多年研究,深入發掘古籍資料,並結合最新出土的秦漢...
《顓帝歷》即是顓頊曆,古代漢族曆法之一,屬於古六歷的一種,為陰陽曆。該歷採用十九年七閏法,一回歸年為365又1/4日(所以是一種四分曆)。...
顓頊(zhuān xū)(公元前2342-公元前2245年)中國上古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一,姬姓,號高陽氏,黃帝之孫,昌意之子。顓頊生子虞幕是虞舜的五世祖。後來的夏國...
顓頊陵,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梁莊鄉三陽莊村西北,面積5公傾。四周建圍牆,稱紫荊城。南北長66米,東西寬165米。墓前立一石碑,上書“顓頊帝陵”,陵墓以南200...
四分曆的問世,標誌我國曆法已經進入了相當成熟的時期。當時各諸侯國分別使用的黃帝歷、顓頊曆、夏曆、殷歷、周曆、魯歷,即人們所統稱的古六歷,其實都是四分曆。...
《太初歷》將一日分為八十一分,故又稱“八十一分律歷”。它是我國古代一部比較完整的曆法,這是我國曆法上一個劃時代的進步。漢初承襲秦制,使用古歷《顓頊...
曆法是用年、月、日等日期和時間的單位計算時間的方法。主要分為陽曆、陰曆、陰陽曆三種。陽曆亦即太陽歷,其歷年為一個回歸年,公曆(西曆)即為太陽歷的一種;陰曆...
《黃帝歷》是中國傳統曆法,與《夏曆》、《殷歷》、《周曆》、《魯歷》、《顓頊曆》合稱古六歷。大量歷史典籍記載是黃帝打敗蚩尤後統一天下後命人所制定的曆法。...
六歷指我國古代流傳的六種曆法,分別是《黃帝歷》、《顓頊曆》、《夏曆》、《殷歷》、《周曆》、《魯歷》 ...
七歷指古代《黃帝歷》、《顓頊曆》、《夏曆》、《殷歷》、《周曆》、《魯歷》、《三統曆》七種曆法。...
古六歷,是從春秋戰國到秦朝時期制定的黃帝、顓頊、夏、殷、周、魯六種古歷的合稱,是我國先秦時期的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