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甲基鄰苯二酸酐
- 外文名:phthalic anhydride
- 別稱:苯酐
- CAS號:85-44-9
- 化學式:C8H4O3
- 分子量:148.11
- 外觀:白色、針狀晶體
- 套用:用於增塑劑的製造
基本信息,物化性質,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安全信息,生產方法,用途,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甲基鄰苯二酸酐
中文別名:鄰苯二甲酸酐;1,3-異苯並呋喃二酮;酞酸酐;酞酐;
英文名稱:phthalic anhydride
英文別名:1,3-DIHYDRO-IMIDAZOL-2-ONE;4-imidazolin-2-one;1H-imidazol-2(3H)-one;phthallic anhydride;Phthalic anhydride;
CAS號:85-44-9
分子式:C8H4O3
分子量:148.11600
精確質量:148.01600
PSA:43.37000
LogP:0.99720
物化性質
物理性質
外觀與性狀:白色結晶固體帶有令人窒息的氣味
密度:1,53 g/cm3
熔點:131-134°C(lit.)
沸點:284°C(lit.)
閃點:152 °C
折射率:1.646
溶解性:難溶於冷水,易溶於熱水,乙醇,乙醚,苯等多數有機溶劑
水溶解性:6 g/L (20 ºC)
儲存條件:庫房通風低溫乾燥,與氧化劑分開存放
蒸汽壓:<0.01 mm Hg ( 20 °C)
蒸汽密度:5.1
化學性質
鄰苯二甲酸酐可發生水解、醇解和氨解反應,與芳烴反應可合成蒽醌衍生物。鄰苯二甲酸酐在工業上是在五氧化釩催化下,由萘與空氣在350~360℃進行氣相氧化製得,也可用空氣氧化鄰二甲苯製得。鄰苯二甲酸酐可代替鄰苯二甲酸使用,主要與一元醇反應形成酯,例如鄰苯二甲酸二丁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
安全信息
包裝等級:III
危險類別:8
海關編碼:2917350000
危險品運輸編碼:2214
WGK Germany:1
危險類別碼:R22; R37/38; R41; R42/43
安全說明:S23-S24/25-S26-S37/39-S46-S22
RTECS號:TI3150000
危險品標誌:Xn
生產方法
目前在工業生產中有兩種苯酐原料路線,即甲基鄰苯二酸酐(簡稱鄰法)和萘法。生產工藝有三種:固定床氧化法;流化床氣相氧化法和液相法。世界苯酐生產中以鄰法固定床氧化技術為主,大約占苯酐生產總能力的90%以上。
1.鄰二甲苯氧化法 一般採用以五氧化二釩為主的釩系催化劑進行鄰二甲苯的氣相氧化,反應器多數為列管式固定床。將過濾後的無塵氣經壓縮;預熱,與氣化的鄰二甲苯蒸氣混合後進入反應器,在400-460℃進行氧化反應,進料空速2000-3000h-1,空氣中鄰二甲苯濃度40-60g、m2(標準),反應熱由管外循環的熔鹽帶出。反應產物進入蒸氣生器,被冷卻的反應氣經進一步冷卻,回收粗苯酐。尾氣經水洗回收順丁烯二酸酐後放空。粗苯酐經減壓粗餾,由塔丁分離出低沸點的順丁烯二酸酐,甲基順丁烯二酸酐及苯甲酸等;塔底物料經真空精餾,得到苯酐產品。原料消耗定額:鄰二甲苯(98%)1138k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