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肇麗

[清](約1662—1735)字念始,號小霞,一號蒼崖,山東德州人,田緒宗之孫,田雯之長子。一生專嗜讀書。博聞強記,無所不窺於聲律之學,持論特嚴。古作,以龍門為本,以震川為標;休法,非合宜不輕落筆。自幼經田雯指點,詩文以雄潔明麗見長。南北史纂,皆用蠅頭小楷,自手錄20年,健關抱病,猶沉酣於載籍中,老不廢學表伯業之芳蹤。屢試不第。以蔭生官至戶部郎中。述懷詩有“慚非科名人”句,可見他對於此事的耿耿。肇麗著有有懷堂詩文集一卷,《四庫總自》傳於世。

基本介紹

  • 本名:田肇麗
  • 所處時代:清代
  • 出生時間:1662
  • 去世時間:1735
生平簡介,人物作品,

生平簡介

五歲入塾讀書,《四書》、《爾雅》讀一兩遍就能背誦如流。學習中,除認真聽取老夫子的教導外,還經常翻閱他父親陳列在書架上的書籍和詩稿,從中探索到一些寫詩的規律,學會了寫詩,也學會了屬對,所以見到他的人都很器重他。
當田雯官京師時,肇麗只有12歲,家中事務不論大小,他都做的無不精細詳盡。15歲補博士弟子,隨即反覆學習寫作,初習推舉學業,因屢試不中,堅意不入詹前鐵馬。後來,在父親田雯的催促下,不得已由教習知縣改補戶部司務。升刑部江南司主事;進陝西司員外郎;遷戶部江南司郎中。
康熙五十年(1713)三月十八日,覃恩加一級,授朝議大夫。田肇麗在西曹時,矜慎知矢,案件大小,必反覆研究,詳細推理,務求公正合理,否則力爭。不畏上官,不惑胥吏,欽恤人命。視一官漠如一時,同寅友高安、朱公軾、福清、李公馥共同推服,如同同胞兄弟一般。隨遷戶部,司江南財賦,徹底澄清。甫半載,經大司農富寧安倉場總督施世綸保舉,監督富新倉。過去富新倉最為弊藪,國眾久虧。田肇麗到任後,視事立法嚴肅,訪得利弊總不外攢典老吏手,逐責成他們,恩威並用,革除陋規,即茶果應得者亦悉屏生,一出一入,無不躬親閱歷,百計忙閒。雖寒冬,也不生火,兩餐遠饋相送,也不問冷暖,清慎勤勞,興利弊絕,一時相傳,均以富新倉為清淨場。有滿弁二人,企圖假傳玉命,擾亂倉規,想不行法事,肇麗查明來歷以後,親寫書信送到王府,遂蒙“田監督自行鞭責法紀”諭令。於是特肅。差滿考核,計盈米2萬餘斛,得以加等晉級。終因一載積勞於康熙五十二年(1713)八月,乞假歸里,暫行調治。抵舍後,病情加劇,又增以眩暈之症,纏綿床褥垂十餘年。
至雍正元年(1723),忽然接到皇帝胤禎的旨諭巡撫,因病未能前往。太子少保塞楞額訪得肇麗在家,以抱病未痊回奏,荷蒙朱批“此人可惜,著該撫,加意調理俟,其病痊送京引見”。怎奈沉疴積久,不獲仰答九重之春,惟僚倒林下,感激天恩而已。此時,田肇麗老病雖兼,尚堪強勉,故命其子田同之“糜祿成均,稍效犬馬之報迨。”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初一,聞聖駕升遐,哀痛幾殆,逐臥病不起,延綿三月而卒,春秋75歲。

人物作品

《忍冬詩集》、《忍冬文集》、《硯北猶存祿》、《扈從紀程麻衣消寒錄》、《懷堂詩文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