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鎮介紹
田村鎮位於
贛縣區東北部,毗鄰萬安,接壤興國,距323國道15公里,全鎮人口5.4萬人,行政村32個,國土面積207.3平方公里。全鎮耕地面積3.4萬畝,山地面積32.5萬畝。民間傳承燈彩工藝,素有客家古鎮、鮮果之都、燈彩之鄉、佛教聖地之美稱。
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既有贛縣區歷史悠久的漢代古寺契真寺,也有遠近聞名的馬祖禪師傳授禪法的名寺寶華寺,還有1300多年歷史的田村花燈。鎮域經濟以農業為主,主種水稻,兼種臍橙、甜葉菊、蜜梨、烤菸等。養殖業以生豬和水產為主。土特產有田村大米、黃元米果和竹木製品等。
人文景觀
1.田村花燈 田村的花燈歷史悠久、品種繁多,自唐代傳入至今已有1300多年,最早傳入的只有五彩燈籠、宮燈、走馬燈幾個品種,後來逐步發展有花籃燈、風景人物故事燈、寶蓋燈、牌樓燈、龜紋燈、麒麟燈、獅燈、象燈、雲燈、蓮燈、架花燈等25個品種。
傳統的花燈製作,一般選用竹篾枝條等為原材料,先扎製成各式各樣的造型,再選用各種染色紙帛和金銀箔紙等,剪鏤出千姿百態的花草樹木、蟲魚鳥獸、人物圖案等,鑲嵌貼上於燈體外,並根據花燈的大小類型,每盞燈的底座安裝一個或多個燭托或油燈托,在上面置放蠟燭或小油杯。
在爭奇鬥豔的田村花燈中,尤以龜紋燈、牌樓燈、架花燈等最具客家特色。龜紋燈,造型巨大,遠眺形似一個大繡球,近看有頭有尾、四腳齊全,多懸掛於寺廟、祠堂門前,燈內可放置108盞油燈,夜間點燃後,燈彩燦爛,十里可見。龜燈上配有大型寶蓋,蓋上鑲嵌著一組鯉魚跳龍門的造型,寓意深遠:巨型神龜象徵著福壽康泰,鯉魚跳龍門預示著前程遠大。牌樓燈,又稱彩樓燈,分立式牌樓和平面牌樓兩種,為長條形,多懸掛於燈市入口和出口處的高大建築物上,與五彩三天門並列。這種燈上面或設有圖文並茂的吉祥祝福,或設有忠孝節義的民間故事等,燈內裝有可自動循環、上下移動的機關,各組人物圖案可循環往復、周而復始地展現,在燭(油)燈光亮的照射下變化萬千,令人目不暇接。架花燈,是用木架為支撐的多層多彩多藝的花燈,是花燈中出類拔萃、製作最為繁雜的一種,燈內有4至6層跌落裝置,每層或為天上人間、社會百態,或為悲歡離合、善惡有報等內容。各層設有煙花爆竹及引爆裝置,一經點燃,煙花爆竹齊鳴,閃光如電,震耳欲聾。各層跌落裝置逐層降落,燈內景物同時出現,驚心動魄,蔚為壯觀。架花燈多在花燈結束時燃放,一般置放在村邊的曠野之中。當人們在繁華的街市飽覽各種花燈的情趣之後,便爭相去村邊看獨樹一幟的架花燈點燃盛況。此外,還有一種走馬燈,雖然能行走,但這種燈彩的製作工藝較為簡單。一般先將馬頭和馬尾做好,用竹篾紮成的框架把前後兩截連線起來,再在燈面上罩以各色彩布或紙料,配上馬鞍、鈴鐺等,點燃後馬兒奔走,丁當作響,俗稱“走馬”。據《燕京歲時記》載:“走馬燈者,剪紙為輪,以燭噓之,則車馳馬驟,團團不休,燭滅則頓止矣。”
田村花燈節源於中原,但又與眾不同。就全國而言,張燈結彩鬧花燈一般是在元宵節,即“正月裡來正月正,正月十五鬧花燈”。但田村的花燈節卻是鬧中秋,即“八月裡來八月正,八月十五鬧花燈”。田村鬧花燈不是年年搞,而是三年鬧一次,俗稱“三年一任”。
田村鬧花燈為什麼與眾不同?當地主要有兩種傳說:一是壯行說。客家人恪守“耕讀傳家”的古訓,田村的燈節年一般設定在古代科考的大比之年。其目的是給十年寒窗苦讀、即將遠足參加科考的學子以壯行色,同時也寄託著家鄉父老對莘莘學子金榜題名跳龍門的渴望。
二是抗元說。據說當年的客家先民為反抗元朝的殘酷統治,決定組織起義,為設法麻痹田村的“家韃子”,便將正月鬧花燈的習俗改在農曆八月,以營造太平祥和的節日氣氛,掩蓋全村即將起義的圖謀,並取得成功。孰是孰非,現已無法考證。不過,每逢田村燈節年來臨,當地先要用白布或黑布遮蓋整個街市的上空,各式各樣的燈彩全部懸掛在布帛下面的繩索上。這種懸燈方式,既可以更好地營造渲染花燈節的氛圍,又可以防止燈彩被雨淋濕,俗稱“瞞天過海”,場面非常壯觀。
田村民間傳承的木偶戲也是大具觀賞與研究力。
2.曬經盛會和羅漢盛會
契真寺每年有兩次
佛事活動。一是農曆六月初六的曬經盛會;二是農曆八月初一的羅漢盛會。傳說,唐末契真寺火災,十八羅漢經飛入儲潭,有直指使見舟底火光,命泅者得之。至今十八靈經仍存水火痕跡。曬經盛會即源於此。按
傳統習俗,凡參與曬經的信士,自六月初一起齋餐素食,主曬經日,先要沐浴更衣,焚香拜佛,寺僧舉行盛大佛事。曬經時由十八僧人每人持真經一本,由藏經閣徐徐步入曬場,曬經場上由當地名士和善信十八人排成一行,每人手持一個檀香爐,肅立在曬經場,恭候僧人持經到來。其時鞭炮聲隆、鼓樂齊鳴、念佛聲、育經聲響成一片。名經正面朝陽光曝曬,背面用檀香爐火薰陶,寺僧邊涌經,一邊翻曬名經,祈頌天下太平,名經永存。
羅漢盛會是紀念羅漢菩薩遺留真經的盛大廟會。是日從早至夜,寺中佛事連綿、燈火通明、香菸燎繞、經聲嘹亮,念佛聲、古樂聲、鞭炮聲源源不斷。江南各地香客雲集,熱鬧非常。若逢三年一度的中秋燈會則更為隆重,遠近香客及觀燈遊人絡繹不絕,即觀賞花燈,又進香拜佛。自八月初一至十五歷時半個月的花燈節有著濃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它集田村民間的傳統花燈、龍燈、雲燈、獅象燈、麒麟燈、茶藍燈等多種燈彩於一體,伴有踩高蹺、扮故事、民間武術、古典戲劇、古樂隊等舞台表演形式,展現街市的盛昌景象,這更增添了八月羅漢盛會節日光輝,令遊人駐足忘返。
3.客家習俗
田村客家人,秉承了中原古風,性格豪爽,素有喝
水酒的傳統。其水酒純正地道,久
喝不醉,回味無窮。
釀造水酒必須有上等的糯米,而田村自古有“魚米之鄉”的美譽,盛產優質大米。豐富的糯米為水酒提供了深厚的原料基礎。其釀造技術由客家先民從北方傳承而來。製作方法為:選用優質糯米,淘洗後蒸熟至無米芯為止,然後用井水將米飯淋透,再拌人
酒麴水,封蓋數日。糯米經發酵後釀出酒娘。糯米發酵後的酒娘按一定比例沖人井水。數日後,瀝去酒糟,瀝出的水則為水酒,將其裝入酒罈盛好封口,隔壇用礱糠火將酒燒至沸點為止。此時一壇上好的田村水酒就可以享用了。
田村水酒酒色微黃透亮,味清香平和。平時,田村客家人在勞作之餘喝上兩碗水酒,既能過酒癮,又能解渴,全身的疲勞則煙消雲散。每逢節日,田村人多以水酒招待客人,人們細細品味,慢慢斟酌,充分回味水酒甘甜純厚的芳香。
田村客家人自古有喝
擂茶的習俗,過去來了女客一般以擂茶招待,而且每逢農時節日,村裡的擂茶缽就會響起來,爆麻、燒水,不一會一大缽熱氣騰騰,濃香撲鼻的擂茶就端了上來。左鄰右舍的女人都喊來,你一碗,我一碗,東家長西家短,說到高興處,連狗牯打巴的故事都講了起來。
擂茶製做方便快捷,將碾碎的茶葉,少許
油炸花生米,爆炒的芝麻,適量的鹽、姜、甘草、陳皮與茶油混和,用擂缽裝著,然後雙手持擂茶棍(木梓樹做的),將原料擂成茶泥狀,再用開水沖泡,放上香料,即可食用。
因擂茶具有香、酥、鮮、甜的特點,營養豐富,既能解饑渴,又利腸胃,助消化,更能祛風寒抗感冒,所以田村三天兩頭都有擂茶聲,但鄭重其事喝擂茶只有幾種場合:一是新婚的第三天,新郎家要請左鄰右舍喝茶,目的是讓新娘和大嫂、大嬸們見個面,這叫做“三朝茶”,喝完茶還讓每一位來客帶一份各色果子回去。二是家裡添丁進口,要請鄰里喝茶,並贈送“紅蛋”。三是每逢農曆二月十五日為女人的花朝日。
這一天女人們相聚在一起,為女孩子們“穿耳朵”,以便於日後戴耳環。四是辦喪事也以擂茶招待送葬客人。
在喝擂茶時,主人配以拌茶的果品,如“苞栗炮” (一種用玉米粒爆炒後的果子,呈白色狀),“黃元乾碎” (一種用黃元米果曬成的乾片,再爆炒後的果子)。人們喝著擂茶,吃著台上用笸籃盛著的果品,暢談著客家村的新事,好一派農家獨特的風景。
東河戲是在贛州東河片地區高腔的基礎上,逐步融合了崑曲、宜黃調、桂劇、安慶劇、弋板、南北調、秧歌調等,發展成擁有高、昆、彈三大聲腔較為完整的戲曲劇種。因其形成於贛州東面貢水流域,又稱東河戲。
東河戲班社多為班主制,由有衣箱(戲衣所有權的人為班主,主持入社的人通常稱為“老包”。他們有的自己有衣箱,有的向別人租來衣箱;有的自己能演戲,也有不會演戲的;有一人獨當,也有幾人合夥的。演員工資(以民國初為例)最高每年180元,最低80-0(銀元);也有以“工分”計算的,最高800分,最低300-400分。班社免費供給米、柴、鹽,各人自備油、菜。班社成員一般30-40人,除“老包”外,管班(聯絡)、伙頭(炊事員),大衣、二衣、盔巾、雜箱、走雜各一人,樂隊最多七、八人(通常只用四五人),余為演員。頭目(最好的)老生負責擬定角色和演出節目及其順序。
東河戲舞台語音以中州韻為基礎,雜以客家官話,本劇種人稱為贛州官話。其聲平仄略與國語相反:反之亦然,如“街坊”近如國語的“解放”;“背景”近如國語的“北京”。醜行有時純用地方語音插笠打諢。崑腔戲唱叶音略近“吳音”。
東河戲未設立過自己的笠班。歷代藝人多個別拜師、跟班學藝;少數出身於祁劇班社所辦的笠班。學徒進班初期,必須自帶一伙食費,學會“跳劉海”(《大八仙》中的一個娃娃角色)班社可免費供飯;能在台上講一言半語,便可領到菜金;能龍套、探子、走腳報信,就有少數工資。一般是三年跟師,三年幫師,前後六年中所得工資,都歸師傅所有,本人只能得到師傅給予的少數零用錢。
景點
田村寶華寺
寶華寺系佛教大叢林中之古剎,創建於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年間,位於贛縣區田村鎮東北邊境的東山村,與興國縣永豐鄉李樹下村之交界處。據《贛縣區志》記載:唐開元年間,馬祖禪師到龔公山傳播禪法,為開山祖師,後歷代高僧在此傳經誦佛,為贛南佛教聖地。該寺建在群山環繞之中,清淨幽雅,風景獨特。今存三殿,雄偉莊嚴。寺內有十大寶:大寶光塔、出木井、古鼎錘、千人鍋、龍泉井、千年杏、千年柏、千年松、四方竹、靈照女蓮。寶華寺在中國佛教發展歷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自從馬祖在寶華寺建佛教叢林(俗稱佛學院)開始,僧人就不再受顛沛流離之苦,才使得佛法在中國大地上有發揚光大,深入人心的機會。寶華寺佛學也因此源遠流長。日本、韓國等東南亞國家的佛教與寶華寺皆有緣源,其佛教人士每年都會專訪寶華寺。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座
深藏不露的古剎中,藏著皇帝敕建的千年寶塔,從那
無以倫比的雕刻藝術中,不時透現出一千多年前,馬祖禪師在這裡開山布道的輝煌。
契真寺
契真寺,始建於漢.迄今一千多年,歷史悠久.初名“棄假”,後改名“契假”,唐時復改“契真”。位於贛縣區田村鎮中心,(古時名叫天叢山),距贛州市區60公里。群巒茸翠,修竹環繞,景色清幽,淑氣宜人,構成一幅天然畫卷,不僅吸引著歷代文人墨客駐足留戀,興詩作賦,而且感動十八羅漢化作儒生前來一宿。並留下羅漢名經,十八羅漢像以醒世人,所以這裡一直成為當地人們心中祈求福祉的聖地。現在是江西省重點寺院之一。在全省,乃至海內外都有一定影響。
契真寺千多年來之所以遠近聞名,主要在於寺中藏有十八卷手抄《佛名經》,也叫“羅漢經”、“瑞經”,千百年來靈瑞異常。明朝王孫朱多炡在其《契真寺瑞經記》中說:“藏經寺中,不計夏臘凡幾許。每田村緇素有禱,則焚香瞻禮。雨則雨,晹則晹。有疾苦者,請迎至宅,可以鎮惡,應如影響。一方賴之。”清順治間李元鼎的《募建瑞經閣疏》和康熙間黃汝銓的《佛名經應禱記》都有祥盡的陳述。至使契真寺聲名遠播。
因寺災,經書曾飛入儲潭水中。為祛經書水漬及污垢,僧民借六月艷陽而曬之,形成了每年農曆六月六日曬經法會的傳統。除了六月六的曬經法會,村民為感恩十八羅漢送來靈瑞的“羅漢經”,祈求菩薩長佑,還在每年農曆的八月舉行盛大的“羅漢會”禮佛誦經,八月的羅漢法會與田村傳統的八月十五吊花燈活動不期而遇。信眾可以禮佛又能賞花燈,遠近信眾更是趨之若鶩。每年這二次法會期間,大江南北的信眾不遠千里而來 有至誠者三步一跪,五步一拜來契真寺進香禮佛,每天數百上千。有千餘煙灶的田村圩旅店爆滿,家家有客。宋明以降,契真寺香火一直鼎盛。清末民初寺內常住僧尼多達七十餘人,擁有田產數百畝。民國時期的契真寺有大小佛殿十八座,大小佛像數百尊,總占地面積近十畝。
現在的契真寺雖沒有舊時的規模,但也初具一方寶剎的輝煌。僧尼修行有所,百姓祈福無礙,相信眾緣和合,必能造福一方。
歷史沿革
以駐地命名。解放初屬田村區。1958年與白鷺、白石聯合成立蘇區公社(後改為田村公社)。1962年劃分為白鷺、白石、田村、廟前、坪坑5個公社,1965年廟前、坪坑、田村並為田村公社,1968年白鷺、白石併入田村公社,1972年恢復白鷺、白石2公社。1984年改田村鄉、白石鄉,1988年建田村鎮。2001年,白石撤鄉劃歸田村,田村鎮面積207.3平方千米,人口5.2萬,轄田村居委會和夏都、建新、紅衛、聯群、村嶺、上齊、中齊、社大、月坪、根山、坪坑、龍下、蓮塘、東山、芳溪、蘭芬、楊梅、坪內、湖塘、斜坑、廟前、五陂、富竹2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田村圩;白石鄉面積69.6平方千米,人口1.2萬,轄白石、西坑、里目、下橫、田面、下白石、地頭、塘基、上坪9個行政村。
經濟
全鎮果業面積達1.6萬畝,播種優質稻2.1萬畝,菸葉生產重點村擴大到9個村,田村鎮成立的富強農業專業合作社為特色農產品提供有利平台;工業發展勢頭好,引進客商創辦金豪啤酒廠,有全縣最大的礦區——白石礦區;第三產業快速發展,旅遊成為新的經濟成長點,每年接待旅客8萬餘人;村村通程控電話形成了完善的通訊網路。小城鎮建設和農房改造有力推進,拓寬了東河大道,新建了果業城。2002年被省評為“稅費改革工作先進集體”。
下轄村
夏都
聯群
紅衛
建新
村嶺
楊梅
東山
蓮塘
上齊
中齊
社大
五陂
廟前
月坪
根山
坪坑
斜坑
蘭芬
芳溪
富竹
湖塘
坪內
龍下
(白石區)白石
下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