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伯萍(1916.1.10—1984.1.4),名田景富,又名汝華。貴州省貴陽市開陽縣城關區頂方鄉人。193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重慶市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中共四川省黨史工作委員會顧問、四川省出版工作者協會副主席、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會名譽會長、重慶新聞記者協會顧問、民治新聞學校校長、立信會計學校名譽校長等職。1984年1月4日在重慶逝世。
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人物評價,主要作品,
人物生平
田伯萍(1916.1.10—1984.1.4),名田景富,又名汝華。貴州省貴陽市開陽縣城關區頂方鄉人,幼年就讀私塾,後轉入縣立國小,畢業後考入貴陽導文中學學習,復轉入貴州省立貴陽高級中學肄業。時值全國掀起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高潮,便積極投入抵制日貨等愛國活動。並與遵義同學徐表儀、張忠啟、歐陽純粹等秘密學習進步書籍,立志革命。
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路經貴州,田伯萍赴遵義欲加入革命。至團溪,遇團溪國小校長(遵義地下黨負責人)楊天源,遂留團溪以教書為掩護進行抗日宣傳等革命活動。1936年2月經楊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初考入上海大夏大學,同年加入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上海“8·13”戰爭爆發後,經潘梓年、章漢夫等介紹赴延安參加陝北公學第一期學習。1938年春,奉命返黔。
返黔後,先在中國抗日民族解放先鋒隊(簡稱民先)負責宣傳工作。之後奉派到沿河縣開展民先活動。時沿河縣長陶芸甫系開陽人,以同鄉關係謀得縣督學職務作掩護,開展抗日救亡。同時發展陶浩等20多人加入民先。
逾半年,復奉命轉赴黔東重鎮鎮遠開闢黨的地下工作,化名為田之遠。在此謀得鎮(遠)遵(義)師管區補充團新兵連上士文書和鎮遠民眾教育館文書作職業掩護,秘密發展黨員,建立地下黨支部,並任支部書記。先後在郵局、民教館、鎮遠師範發展民先隊、讀書會、音樂研究會成員近百人,發展黨員十二人。通過演唱革命小戲和歌曲等形式,活躍於鎮遠、施秉、台江等地,掀起抗日救亡運動高潮。時省工委書記秦天真曾言“鎮遠黨支部起到中心縣委作用”。1940年,田伯萍奉命回築,化名君實在中華職業教育社教書,兼管《新華日報》貴陽分銷處工作。省工委並指定為西南片區主要負責人,遂奔赴普安、盤縣、晴隆一帶組織特委。去普安不久,值國民黨掀起反共高潮,清查“異黨”,白色恐怖瀰漫全黔。田伯萍臨危鎮定,認真貫徹執行“隱蔽精幹、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的黨的秘密工作方針,先後疏散已經暴露之張立、孟昭仁、陶浩、丁榮端、李慈、宋大鳴等分別到湖南、重慶、桂林等地,本人則最後轉移重慶。
1941年任重慶《新民報》資料室主任,不數月,奉中共中央南方局命,帶領部分同志入甘肅玉門油礦開闢工作。與寧漢戈、丁毅、黃永森、孫銘勛、彭祥虺等地下黨員,在玉門、酒泉、張掖、武威、嘉峪關等地掀起了抗日救亡熱潮。
1944年12月3日,日軍侵占貴州獨山,是謂“黔南事變”,南方局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全國抗戰全局出發,派田伯萍組織疏散於四川等地的貴州地下黨員30餘人,返回貴州開闢敵後游擊區,建立地方武裝,開展游擊戰爭。嗣因盟軍轟炸東京,日寇迅速撤走,開闢游擊區計畫停止,被召回重慶工作。1945年,田伯萍被分配到《新華日報》社當記者,在周恩來、吳玉章、潘梓年(《新華日報》社社長)等領導下,展開新聞輿論鬥爭,聲討和揭露國民黨反動派“消極抗日”和發動內戰的陰謀。
1946年1月國民黨政府被迫召開有中共和其他民主黨派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31日閉幕。2月10日重慶各界在校場口舉行慶祝會議成功大會時,國民黨特務搗毀會場,打傷60餘人,國民黨中央通訊社作了顛倒黑白,歪曲事件真相的報導,田伯萍遵照周恩來“勤交友”指示,團結進步力量,爭取中間力量,擴大黨的政治影響,對這一事件發動新聞界兩次簽名,共261人發表抗議書,嚴正聲討反動派罪行。
1946年5月20日,國民黨開會追悼殺人魔王、軍統特務頭子戴笠,田伯萍隨幾家友報記者到會場觀察,全場起立默哀,田伯萍卻自然不動,為特務注視,將他列為迫害對象。
當年年底,美軍強姦北平女大學生事件發生,根據四川省委指示,他深入幾十所大中學校發動抗暴鬥爭。次年1月6日重慶幾十所學校數萬名師生舉行示威大遊行,田伯萍勇敢地和師生們戰鬥在一起,帶領遊行隊伍前進。國民黨反動派恨之入骨,罵為“放火隊長”,而四川省委書記吳玉章則電請黨中央嘉獎。
1947年2月28日,國民黨反動派悍然查封重慶《新華日報》社,報社人員被武裝押送到化龍橋集中。田伯萍臨危不懼,帶頭抗議、聲討敵人。後由於吳玉章(中央代表團成員)及中共中央的一再抗議,迫使國民黨用飛機將《新華日報》社人員送回延安。
到延安後,任《晉綏日報》記者,陝西兩分區幹校副校長。
1949年隨劉鄧大軍解放重慶,任重慶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人事處長。繼又任重慶市人民政府人事局長、市人委副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市屬機關黨委書記。因在理政期間,曾提出黨政分工之建議,在1958年受撤職降薪的錯誤處理,降為裕華紡織廠副廠長,1966年被安排籌辦重慶工業大學,“文化大革命”初期,遭到迫害,被污為“叛徒、特務、內奸、反革命、漏網右派”而受批鬥,關“牛棚”、罰勞動。1973年推倒枉加之辭恢復工作,任重慶市教育局長、黨組書記。1980年3月任重慶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1981年中共重慶市委為田伯萍正式平反昭雪,是年兼任重慶市出版局局長,黨組書記和重慶出版社總編輯,並親自參與蒐集黨史、黨建及重要新聞資料。1983年任重慶市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
田伯萍還擔任中共四川省黨史工作委員會顧問、四川省出版工作者協會副主席、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會名譽會長、重慶新聞記者協會顧問、民治新聞學校校長、立信會計學校名譽校長。1983年元月抱病為《育彼英才——陶行知育才學校在重慶》作序;積極致力於整理《新華日報》史,發起《新華日報》《民眾》周刊史學會。1983年兩學會總會在北京成立,被選為理事;7月兩學會重慶分會成立,被選為會長。
田伯萍因患癌症,於1984年1月4日在重慶逝世。終年67歲。
人物評價
重慶市政協悼詞云:“田伯萍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他數十年如一日,不管是在白色恐怖的艱苦地下鬥爭環境,還是解放後的和平環境;不管是在工作順境。還是在蒙冤受屈的困境中,他始終堅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堅信共產主義的偉大事業,他衷心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自覺地與黨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保持一致,對黨忠心耿耿,終生不渝”。“他不愧是無產階級的忠誠戰士,中國共產黨的好黨員、好乾部、優秀的新聞工作者”。
主要作品
主持出版《重慶談判紀實》《國民參政會紀實》《政治協商會議紀實》《中共南方局黨史資料·大事記》《四十年代詩歌選》《紅岩英烈叢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