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伯平(北京書法家協會駐會副主席)

田伯平(北京書法家協會駐會副主席)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田伯平,男,著名書法家,1958年出生於河北,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新聞與主持專業,獲學士學位。現任北京書法家協會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文學藝術界全國代表大會第六、七次代表;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四、五六屆理事;中國書協硬筆委員會副主任;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書法教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客座教授、首都師範大學書法院兼職教授;北京電影學院客座教授;北京市委黨校成教院藝術總監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田伯平
  • 外文名:tian bo ping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河北
  • 職業:書法家、著名節目主持人
  • 畢業院校:中國傳媒大學
  • 代表作品:《田伯平行書字帖》,《田伯平赴日書展作品集》
人物生平,學習經歷,藝術造詣,職業之路,參與公益,個人作品,榮譽記錄,

人物生平

學習經歷

田伯平1958年出生於書香門笫,由於父母工作忙碌,常常轉戰南北,三歲時就來到北京跟隨外祖父、外祖母生活。外祖父曾是隱蔽戰線的老革命,同時也是頗具盛名的書法家和教育家。田伯平三歲時即在外祖父的監督下開始“研墨”。隨著田伯平年齡的不斷成長,學習的負擔也在不斷的加重,除了完成每天規定的寫好多少字以外,又增加了文化課的內容,還請了音樂老師教授各種樂器和音樂舞蹈。
1978年,在全國範圍內迅速掀起了“求知”熱潮,此時的田伯平二十歲,沒有進過一天學校大門的田伯平為了彌補這種缺憾,報了各種補習班夜校,利用下班後、休息日和晚上的時間學習,加入了自學考試的行列。但這些似乎還不能滿足田先生要真正跨進大學校門的要求,這個願望一直埋在心底,終於在二十年後如願以償地進入了中國傳媒大學,經過幾年的刻苦學習,順利畢業,獲得學士學位,此時田伯平已過不惑之年

藝術造詣

為了把書法繼承的更加完美,田伯平先後拜多位名家為師,博採眾長,補己之短。為形成自已的書道風格做足了功夫。在名家的指點下,田先生憑藉十四年的歐體楷書基礎,又學習了王羲之趙孟頫唐伯虎等名家行書。在鞏固行書的基礎上,復由行入草,對黃庭堅、張旭、懷素諸家草書皆悉心鑽研,認真臨摹。由入帖到出帖,反覆學習,反覆創作,反覆與名家求教。終於形成了飄逸雋秀,天然醇雅的田氏藝術風格。
1982年在首都博物館二十一世紀中日青年友好中心舉辦個人書法展;1992在新加坡舉辦個人書法展;1993年開始在日本連續五次舉辦個人展,深得日本各界人士盛讚;1994年前往中國台灣地區進行書法交流。
田伯平對民族舞蹈、器樂等相關藝術也有一定的造詣。中央電視台戲曲節目由他改編吹奏的葫蘆絲獨奏“誰說女子不如男”播出後受到好評。此外,其還參與了電影《吳道子》、電視劇《恆山的月光》的拍攝。

職業之路

1982年在北京市舉辦的個人書法比賽中,田伯平以一幅“鴻皓游天”筆力遒勁的行書作品折桂摘金。在田伯平獲得書法金獎的第二年,調入北京廣播電視局工作,任《北京廣播電視報》美術編輯和記者。2001年 ,田伯平在參加北京市文聯面向全市竟聘北京書法家協會秘書長時以成績第一走上書協的領導崗位。第四屆理事會上以全票當選為北京書協駐會副主席,自此走上了職業書法家的道路。
上任之後,田伯平策劃、實施舉辦了三屆國際書法雙年展、五屆北京BTV 電視書法大賽、開創的“北京書法學校”培養了書法本科生近千名,為北京的書法普及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
田伯平主持了三次中國書法界在人民大會堂的新春大聯歡、第八屆國際書法交流大展文藝晚會、全國藝術家午門金秋賞月、中國書畫界十大影響力人物揭曉儀式、三屆北京國際書法雙年展以及第五屆、第六屆北京電視書法大賽,創作並與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崔琦合說了相聲“我是書法家”;在“月光下的詩會”朗誦了配樂長詩《我的南方和北方》;在北京音樂廳詩歌朗誦會上朗誦了《再別康橋》;在北京市民眾文化節上朗誦了配樂長詩《我回來了夢中的故鄉》。

參與公益

1989年,為救助貧困山區的失學兒童,田伯平在中國美術館發起了一次公益展覽活動,把參展的作品全部捐獻給宋慶齡基金會。為表彰他的義舉,政府有關部門為他頒發了由鄧小平康克清簽名的榮譽證書
資助6名張家口山區的失學兒童重返課堂,直到全部完成學業。第十一屆亞運會召開前,田伯平用了將近一年的業餘時間,創作了八十餘幅作品,將其全部捐獻。擔任第二十九屆奧運會了文化志願者。
田伯平的善舉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讚譽,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任重為他題寫了“揮毫潑墨,陶冶情操”,劉瀾濤先生題寫了“精益求精,繁榮祖國傳統文化”,楊靜仁先生為他題寫了“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原中國書協主席啟功先生題寫了“中華兒女多奇志”,歐陽中石先生題寫了“天開雲霧東南碧,日射波濤上下紅”以示祝賀。
2014年4月27日在國家會議中心三樓禮堂舉辦的《綠畫中國》公益書拍賣中田伯平四幅書法作品拍得人民幣二百萬元。據悉此次公益拍賣所得資金完全用於綠化,改變生態環境。田伯平四幅作品分別為紙本橫幅一米八長、五十寬、內容分別為《鴻運天成》、《澤被陽春》、《 皓月禪心》 、《厚德載物》。

個人作品

田伯平出版了《田伯平行書字帖》、《田伯平楹聯書法藝術》、《田伯平赴日書展作品集》、《田伯平詩詞書法藝術》等作品集;創作了《我回來了, 夢中的故鄉》、《雨雪中的豐碑——懷念劉炳森》、《傍晚我走近布里斯班河》、《又見月半灣》以及《撒向故鄉都是愛》等文章
其專門為中國航天創作的書法作品,被神六、神七、神九、神十航天飛船搭載,遨遊太空,現收藏於中國航天博物館(神六飛船搭載了田伯平書寫的對聯“浩氣壯山河祖國神箭穿八極,奇功輝宇宙華夏兒女耀五星”;神七搭載了“神箭穿宇宙,氣韻貫長虹”;神九搭載了“九天攬月開新紀,神州麗日展雄姿”)。
田伯平書法——卜運算元·詠梅田伯平書法——卜運算元·詠梅

榮譽記錄

田伯平在當記者時所采寫的《家族的榮譽》獲華北地區廣播電視優秀稿件二等獎;采寫的訊息《鄧立群會見安源奇人劇組》獲優秀搞件三等獎;采寫的《梅花傲雪花奇香—訪京昆大獎賽第一名刁麗》獲局級好新聞獎。在做美術編輯期間,其設計的題圖《同心橋—艾部長下鄉記》獲華北地區好新聞三等獎。
中國青年報》、《中國日報》、《人民日報》、《中華錦繡》、《北京日報》、《中國青年報》、《北京晚報》以及北京電視台中央數學電視書畫頻道等新聞媒體分別以“墨海弄潮”、“飄逸俊秀顯神韻”、“中國味”、“蘊含儒雅,獨醉藝術”等為題對其藝術成就進行報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