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資本形成與勞動力轉移研究

《產業資本形成與勞動力轉移研究》是2007年姚林如寫的一篇博士論文,指導老師是楊忠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產業資本形成與勞動力轉移研究
  • 論文作者:姚林如
  • 指導教師:楊忠直
  • 學科專業:管理科學與工程
基本信息,中文摘要,

基本信息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上海交通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
2007
關鍵字
中國經濟 產業資本 勞動力轉移
館藏號
F12
館藏目錄
2009\F12\1

中文摘要

近年來,中國經濟中出現了三個較為明顯的現象,即資本形成迅速增長.但資本形成呈現區域性不均衡分布的特點;產業向中心城市和沿海地區集聚;以及中西部地區勞動力持續進行著轉移。對此。國內外學者已經進行了大量研究。然而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開發中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理論研究也不斷遇到新的問題、新的挑戰,這就為理論進一步探索留下來巨大的空間。 就現有的產業資本形成與勞動力轉移的相關理論來說,依然可以看出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1.國外理論從研究方法和思維類型來說,仍然屬於西方經濟學的主流範式。所以仍具有過於嚴格的前提假設。這對基於開發中國家實際情況的研究來說,恰恰容易導致理論與實際相脫離的根源所在。 2.現有的資本形成理論雖然對資本形成問題的研究提供了非常豐富和有益的思想.但其主要的研究視角尚不完善.提出的理論往往高屋建瓴卻難免大而化之,缺乏對區域性因素影響的考察。 3.現有的勞動力轉移理論對轉移的影響因素、條件等方面的研究較為深入,而相關的數理分析和實證分析方面則較為薄弱,至於勞動力轉移對經濟發展的作用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可以看出,區域層面的研究是現有的資本形成研究較為薄弱的環節。而區域性因素是將資本形成與勞動力轉移聯繫起來的紐帶。資本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瓶頸”,在改革開放之前,資本形成在導致巨大的城鄉差異過程中扮演了關鍵性角色;改革開放後,資本在我國地區間的分布不平衡導致了沿海地區的產業集聚和內陸與沿海之間地區差距的進一步形成;城鄉差異和地區差距導致我國勞動力的大量而持續的轉移。這說明,產業資本形成與勞動力轉移存在密不可分的聯繫。 從現有的產業資本形成與勞動力轉移的文獻來看,以產業資本形成為出發點,系統性針對中國經濟中出現的這三大經濟現象研究的理論文獻並不多見。因此,本文將從中國實際情況的基礎上來分析產業資本形成與勞動力轉移的聯繫,力圖對中國經濟中出現的這三大經濟現象作出一個合乎邏輯的解釋。根據我們的研究目的,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研究: 1.對我國資本形成、產業分布和勞動力轉移的現狀進行全面考察,提出本文需解釋的問題; 2.解釋之一:分析資本形成的產業集聚的作用機理和地區發展差距的根源; 3.解釋之二:分析資本形成的就業效應與勞動力轉移的關係; 4.解釋之三:分析產業集聚與勞動力轉移的關係,並進行實證分析; 5.解釋之四:分析勞動力轉移對產業集聚的反作用和正反饋機制的形成。 具體來說,本文的研究的主要內容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產業資本形成、產業分布與勞動力轉移的現狀 在《中國統計年鑑》、《中國工業經濟統計年鑑》以及《中國金融統計年鑑》的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分析了中國資本形成、產業分布與勞動力轉移的現狀。結果表明,我國資本形成、產業集聚與勞動力轉移的體制性、階段性和區域性特徵非常明顯。即表現為改革開放前計畫經濟體制和改革開放後市場經濟體制兩個鮮明的體制性、階段性特徵,並形成東部資本形成快於中西部地區,東部地區的產業集聚,以及勞動力由中西部向東部轉移的區域性特徵。 2.資本形成的產業集聚機理 從理論上描述中國的內生的資本形成如何影響產業集聚的過程。通過將資本形成過程內生化來分析產業集聚,並因此找到了使得地區差距沒有收斂的證據。認為“歷史偶然因素”和“累積的因果循環機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3.資本形成的就業效應與勞動力轉移 通過構建勞動力轉移的部門推——拉假說,對我國的工業化進程以資本形成的視角進行了系統的回顧。認為我國資本形成過程也相繼出現了“深化”——“淺化”——“再深化”的現象是與工業化三個較為典型的階段相對應的。這些現象體現了經濟成長路徑選擇是偏向於資本還是勞動力方向,撇開資本形成過程的技術進步等方面,單從資本與勞動的匹配關係來講,伴隨著的就業效應是先後經歷了由弱轉強再變弱的過程,而農業資本形成一開始就造成對農業剩餘勞動力的釋放效應,並由此導致勞動力轉移的條件發生根本性改變。 4.產業集聚與勞動力轉移 通過經驗分析證實了產業集聚可以作為勞動力轉移的重要解釋變數,由此建立了兩地區的勞動力轉移模型,用以說明城市—農村的收入差別、地區產業發展水平、遷移成本、就業機會是影響區域勞動力流向的重要因素,並主要對製造業產業發展水平、遷移成本等幾個變數採用計量模型進行了實證分析。 5.勞動力轉移的產業集聚效應 利用一個新經濟地理學模型分析了農村勞動力跨地區轉移所造成的產業集聚效應。結果表明,勞動力轉移、產業集聚與地區差距之間存在著一個正反饋的機制:由於內陸的農村地區有著巨大的剩餘勞動力存量(相對於人均可耕種面積來說),勞動力跨地區轉移將為沿海地區製造業的發展提供了必需的勞動力供給,這樣促使產業向沿海地區集聚。另一方面,沿海地區製造業的集聚又吸引了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到製造業部門,最終勞動力的跨地區轉移將對沿海地區製造業一個遞增的集聚效應。 本文的創新之處在於: 1.用模型描述了中國的內生的資本形成如何影響產業集聚的過程,從地區一體化水平的角度揭示了產業集聚的實質 這個模型是Baldwin的國際資本流動模型根據中國實際的擴展,刻畫的是一個有兩個地區(東部、中西部地區)的經濟,每個地區有資本和勞動力兩種要素和三個部門,而地區差異由一體化水平、貿易成本來刻畫。與傳統的經濟地理學模型相比,此模型較為簡單,因而我們可以定量分析模型的均衡時的特徵、地區一體化水平臨界值的特徵以及福利效應——地區差距的根源。 2.以資本形成就業效應的視角來分析工業化進程,據此解釋了我國資本形成效應與勞動力轉移的關係 構建了勞動力轉移的部門推拉假說,從資本形成的視角來分析我國工業化進程,發現建國以來的“重工業化”——“輕工業化”——“再重工業化”的三個發展階段對應於資本形成的“深化”——“淺化”——“再深化”現象,其產生的就業效應呈現先增後降的趨勢。對勞動力轉移的拉力變化則經歷了先由弱變強再變弱的過程;與工業資本形成過程不同的是,農業資本形成過程一開始就造成對勞動力的釋放效應,推力則呈現一直呈現變強的趨勢。 3.用兩地區的勞動力轉移模型說明了影響區域勞動力流向的重要因素,並進行了實證分析 基於Todaro兩部門勞動力轉移模型的擴展,而不同於傳統的一般均衡模型,此模型是建立在勞動力無限供給條件下的需求驅動模型。利用此模型,我們證明了勞動力遷移量是關於遷入地城市初始勞動力數量、遷入地城市的失業率、遷出地的期望收入以及遷移成本的減函式,勞動力遷移量是關於遷入地製造業產出和資本成本的增函式。與傳統勞動力轉移理論不同的是,勞動力遷移量不一定是關於遷入地工資率的增函式,而勞動力遷移量對遷入地工資率的反應程度則取決於勞動力—資本的替代彈性值。 4.利用新經濟地理學模型說明了勞動力轉移的反作用,證實了我國勞動力轉移、產業集聚與地區差距之間存在著一個正反饋機制 傳統經濟地理學模型假定勞動力自由流動,而Dapeng Hu的研究基於中國早期的情況,沒有考慮中國勞動力跨地區轉移的情況,此模型則假定勞動力轉移是受限制的跨地區流動,以一個勞動力轉移率來反映,因而這更符合中國的實際。在此基礎上我們分析了勞動力轉移率、運輸成本、製造業集聚效應以及地區收入差距之間的關係。結果表明,勞動力轉移會影響產業集聚水平,勞動力轉移、產業集聚、地區差距之間呈現了一個正反饋機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