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主導下的縣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

產業主導下的縣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是一篇產業經濟學專業的博士論文,作者陳先運,就讀於北京交通大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產業主導下的縣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
  • 作者:陳先運
  • 導師:王稼瓊指導
  • 學科專業:產業經濟學
  • 學位級別:博士論文
  •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交通大學
  • 學位授予時間:2006
  • 關鍵字:縣 地方經濟 經濟發展 協調發展
  • 館藏號:F127
  • 館藏目錄:2009\F127\54
中文摘要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為實現縣域經濟社會的更快更好發展,切實增強發展活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縣域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徵以及在巨觀經濟運行中的地位與作用,本論文旨在通過研究縣域經濟與主導產業的協調發展,給出適合我國縣域經濟與主導產業協調發展實際的綜合指標體系,從而大力推進區域經濟的統籌協調發展。這在我國經濟發展的現階段具有較強的理論研究價值和現實的指導意義。本論文的主要內容有: 第一,對實用價值和可操作性較強的點軸擴散理論、增長極理論、產業聚集理論進行了重點闡述。對點軸線理論的內涵和運作模式進行了論述,尤其對點和軸的選擇進行了重點強調和論述。對增長極理論的發展過程、觀點、內容進行了論述,特別是針對如何指導實踐及實踐中應注意的問題進行了論述。通過“增長極”的擴散效應能夠帶動區域經濟的全面協調發展,從而促進區域經濟的良性循環。對產業集聚的概念、特徵、模式進行了論述,特別是對形成產業集聚的機理,對產業聚集的成因和產業集聚形成後的優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第二,對方法論進行了綜合論述,是本論文建立指標體系的有力工具。主要對層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對指標體系和權數計算的綜合指數測算法進行了介紹。對量和量之間的關係介紹了多元線性回歸數學模型。對經濟量的預測,介紹了曲線趨勢預測法指數曲線預測法。 第三,縣域經濟和產業經濟協調發展是本論文研究的核心內容,重點是論述縣域經濟和產業經濟協調發展機理,從縣域經濟與產業結構演變機制,從選擇主導產業、建立協調發展模型,從縣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制度分析到縣域經濟與政府行為各個層面,對縣域經濟和產業經濟協調發展的作用進行了詳細深入的論述。 第四,縣域經濟協調發展綜合指標體系是論文闡述的理論和方法論的具體體現。介紹了縣域經濟協調發展指標體系的概念和設計原則,並給出了國際、國內指標體系和評估標準的例子。根據綜合研究的理論和方法,給出了本論文的指標體系,並根據這個標準對縣域經濟協調發展進行了綜合分析。 第五,對產業主導下的縣域經濟協調發展進行了實證分析;分析了崑山、江寧、蕭山、章丘市等一批中小城市異軍突起的條件和機制,對“建設濟南大城市框架下富而美的新章丘”戰略性定位的提出以及推動縣域經濟和主導產業協調發展的一系列創新舉措做了重點研究,提出了中小城市依託大城市實現協調快速發展的內在機制和發展模式。 本論文的主要創新點是: 一.突出了縣域經濟和產業經濟理論指導的實用性和具體操作性。立足我國縣域經濟發展現狀以及發展趨勢,重點選取縣域經濟與產業經濟經典理論中點軸擴散理論、空間集聚理論和增長極理論進行了深入分析。並從增強實際操作性的角度,對如何套用這些理論作了具體分析論證,使本論文建立的指標體系和提出的觀點,更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二.建立了縣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指標體系。通過對多種數據和模型的定性定量的分析研究,充分參考國際、國內指標體系和評估標準的實例,建立了集評價、分析、監測和預測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符合我國國情的縣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和評估標準,為衡量縣域經濟協調發展、監測各種經濟問題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和手段。 三.提出了縣域經濟和主導產業協調發展的實現路徑。本論文從縣域經濟與產業結構演變機制、縣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制度分析到縣域經濟與政府行為的關係等各個層面進行了深入分析,對如何選擇和確立能夠推動縣域經濟快速協調發展的主導產業進行了指標體系和定量角度的分析,提出了實現縣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開發模式和數據模型。 四.對縣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實踐探索進行了實證分析。為縣域經濟與主導產業的協調發展設計了基本思路,給出了一個時期內加快發展的具體方略和措施,為本論文所構築的理論框架和觀點提供了有效印證,對研究縣域經濟和主導產業協調發展機理的普遍規律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鑑意義。 五.提出了中小城市依託大城市實現協調快速發展的內在機制和發展模式。立足縣域經濟與主導產業協調發展,對崑山、蕭山、江寧與章丘市的城市環境、區域條件、崛起軌跡以及崛起機制進行了系統性分析歸納,提出了此類城市把握戰略機遇、實現戰略轉折的發展模式,並為同類城市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基準規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