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城綜合體簡單點來說是將產業功能、城市功能、生態功能融為一體。
概念,五大特色,模式演進,發展路徑,社會意義,發展建議,
概念
天安駿業作為“產城綜合體”的實踐者和推動者,認為“傳統工業化推動城市化”的舊有模式無法使城市具有持續性競爭力的,有的過度占用了土地資源,甚至破壞城市規劃;因此,在規劃“天安雲谷”產城綜合體項目時,向建設“產、城、人”緊密融合的先行示範區邁出了堅實一步,並提出了現代城市的發展必須依賴產業的革新,產業的布局必須依託城市的規劃,實現從“產城割裂”走向“產城融合”,在完善城市功能的過程中,必須同步最佳化產業布局,實現城市與產業的共同升級發展,推動區域由基礎建設向宜居宜業城市功能階段發展。
五大特色
第一大特色是產城一體化。產業的發展將帶動周圍地區經濟的發展,為城市的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包括資金、基礎設施、產業連動、就業、文化支持等、最終實現一個產業帶動一個城市。
第二大特色是工商同步化。在大量生產型企業聚集過程中,必然會帶動原材料供應市場、成品交易市場、物流市場、專業會展中心、大型商務中心、酒店辦公中心、電子商務中心、設計研發中心等的形成,以實現工業與商業的同步發展。
第三大特色是居住社區化。隨著工業和商業的聚集,必然帶來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和產業工人的全面聚集。產城綜合體主張員工居住社區化,就是企業員工不再住在以往的集體宿舍裡面,取而代之的是專為產業工人打造的福利性住宅小區,每個入駐園區的企業按照投資額度,都能得到這些福利性住房的指標。企業拿到這些福利性指標,可以留住員工。
第四大特色是用工本地化。通過福利性住房等手段,可以吸引大量的優秀技工聚集,讓他們落戶成為居民,孩子入園、入學,大人小孩享有醫保社保,這樣才能實現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通過融資、用工、政務等平台的打造,全面構造中小企業快速成長的產業服務環境。
第五大特色是生活家庭化。通過行業整合,快速推進產業龍頭企業的形成,實現產業龍頭的聚集,進而實現“聚小引大、以大帶小、抱團發展”的產業建設目標,助力企業的快速發展。”
模式演進
以商業地產模式的演進、發展和創新為主線,通過模式演進分析指出:以專業市場、商業地產和複合地產的各自發展為例,傳統商業地產模式,已經進入到組合狀態的演進趨勢;演變的商業地產模式,正向整合狀態進行;新型商業地產模式,以融合狀態立體前進等。 通過對商業地產極大模式的演進分析,找出問題所在。
發展路徑
(1)產城規劃先行,實現產城互動。核心在於產業、城市做好前瞻性的規劃和定位,避免盲目地城市化導致城市空心化,真正落實產業定位,實現城市與產業發展之間的相互促進作用。
(2)把握產業趨勢,引領產業變革。產城融合在於突破早期城鎮化的弊端。而城市更新的土地資源、空間資源用於發展新興產業(或未來前沿產業)具有非常重要的城市發展意義,如此落實產城融合,城市才具有發展的可持續性。
(3)兼顧國際化城市競爭。國際化競爭格局是中國搞新型城鎮化不可迴避的問題,當前,全球產業正在發生新的重點轉移。藉助產業結構轉型機遇,吸引優質產業,鼓勵企業做大做強,積極參與國際化競爭,不斷提升城市的國際影響力。
社會意義
產業是城市發展的基礎,城市是產業發展的載體,城市和產業共生、共利。具體意義體現在:
1、有利於實現城市土地集約化,擴大產業空間加速產業聚集;
2、有利於增加就業人口,規避盲目城市化帶來的空城現象;
3、有利於構建城市產業生態體系,增強產業自我更新能力;
4、有利於城鎮化有序推進,促進城市一體化建設。
發展建議
1、以政府為主導,定位好符合區域持續發展的產業、城市規劃及城市功能配套,鼓勵發展新興產業。
2、積極引入優質的開發工業園(產業園)區企業,藉助社會進行招商引資。一方面,降低了政府打造開發區(工業園)的經濟壓力;另一方面,通過市場化提升產業競爭力。
3、整備產能落後的工業園區,由政府和相關的企業機構進行統一管理,加大產業結構轉型力度。
4、加強城市功能規劃(住宅、商業、道路、市政等城市規劃)與產業發展定位的“規劃與定位同步原則”,以落實產城融合推進城市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