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生長期通常是指農作物可生長的日數。農業氣候上以日平均溫度大於6℃的持續日數為生長期日數,穩定通過該平均溫度的初、終日為生長期起止日期。我國溫州、浦城、吉安、桂林、興仁一線以南及四川盆地的達縣、雅安以南全年均為生長期;東北北部地區5月初至10月初為生長期,長僅5個月。
特徵
生長期亦稱植物生長期。某一地區一年中植物在室外生長的時期。生長期因緯度、海拔高度和植物種類而異。緯度愈高,生長期愈短;海拔愈高,氣溫愈低,生長期越短。在同一地區。不同植物的生長期很不一致。一個地區生長期的長短與引種、樹種選擇、營林技術制定密切相關。掌握每一樹種生長期。有利於造林育苗工作的統籌安排。
自然界植物的生長期是指各種植物中最早開始萌動生長至最晚停止生長的整個持續日數,這種現象和一定的氣候條件相聯繫,又稱氣候生長期;作物生長期是指作物播種或返青生長至成熟或停止生長持續日數。
作物生長期因作物種類、品種而異,不同光、熱、水等條件及其組合,不良氣象條件以及不同農業技術措施等,也會引起生長期的變動。如短日照作物水稻的同一
粳稻品種,在同一地點作單季稻栽培比作雙季稻栽培生長期長。同一冬小麥品種在越冬期長短不同的地點栽培,其生長期也有較大差異;在低溫季節比高溫季節栽培生長期長;水分過多、施肥過晚能延緩營養生長期和灌漿成熟期,並在後期易出現貪青晚熟。
生長期依農事活動、農業種類的不同需求採用日平均氣溫≥0℃、5℃或10℃期間的日數表示,也可用無霜期表示。中國氣候生長期有明顯的
地帶性分布特點。就≥0℃的部分作物長期而言,北部的寒溫帶<180日,中溫帶180~240日,暖溫帶240~300日,北亞熱帶300~330日,中亞熱帶330~365日,南亞熱帶及以南地區全年都是生長期,高寒地區溫度低,生長期短。在乾旱半乾旱、季風強烈、雨旱季分明的地區出現水分生長期;在乾旱嚴重的地區旱季植物不能生長,只有雨季生長期。
對比分析地區間氣候生長期和不同作物或不同作物品種組合所需生長期資料,可以選取適當的作物、品種搭配和某種種植制度。
統計指標
農業氣候上統計生長期的指標有三種:①以日平均溫度高出0℃的持續日數為指標。因日平均溫度低於0℃時,土壤凍結,農作物停止生長;②以日平均溫度高出5℃或6℃的持續日數為指標,因為農作物生長不僅要求土壤解凍。而且需要達到更適宜的溫度;③以最低氣溫高出0℃持續日數為指標,這一指標所得的生長期幾乎與
無霜期日數一致。經對比研究,這三種指標所得出的生長期,一般以第一種為最長,第二種次之,第三種較短,但因各地地理條件不同,上述結果會有一些差異。
界限溫度影響
生長期與溫度條件有著密切的關係,在一定以上的溫度可繼續生長的期間就成為生長期。通常,日平均氣溫5℃作為界限。在乾旱地區,水分條件往往決定著生長期的長短。進行正常生活周期所必需的生長期,因植物種類而異。生長期的長短與緯度和海拔高度有密切關係。生長期越短,植物可生育的緯度和海拔高度也越高。在赤道和熱帶地區生長期一般為一年,而在高緯度地區如凍原,生長期可能只有兩個月或不足兩個月。
①3℃界限溫度。春季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3℃時,冬小麥、韭菜等農作物開始返青,春小麥開始播種。秋季日平均氣溫下降到3℃以下時,大部分作物停止生長,大秋作物開始變黃。因此,日平均氣溫在3℃以上的持續時期可稱為
喜涼作物的生長期。
②5℃界限溫度。春季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5℃時,早春作物開始播種,多數作物和果樹開始恢復生長。秋季日平均氣溫下降到5℃以下時,作物生長緩慢。因此,日平均氣溫在5℃以上的持續時期稱為
植物的生長期。
③10℃界限溫度。春季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是各種喜溫作物開始播種和生長的臨界溫度,秋季日平均氣溫下降到10℃以下時,喜溫作物生長速度變緩。因此,日平均氣溫大於10℃的持續期稱為喜溫作物的生長期或作物活躍生長期,大於10℃積溫可用來評價熱量資源對喜溫作物的滿足程度。
④15℃界限溫度。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5℃的初日是喜溫作物開始積極生長的日期,大部分農作物進入旺盛生長期。秋季日平均氣溫低於15℃時,對貪青作物灌漿和成熟都不利。故日平均氣溫大於15℃的持續時期稱為喜溫作物的活躍生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