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 按生產工業特點
根據生產對象在生產過程中的工業特點,可以把工業分為連續性生產和離散性生產。在連續性生產過程中,
物料 均勻、連續地按一定工業順序運動,如化工(塑膠、藥品、肥皂、肥料等)、煉油、冶金、沖洗膠片等,都是連續性生產的典型例子。由於物料按一定流程連續不斷地通過各個工序的生產。另一類產品,如汽車、柴油機、電視機、洗衣機等,產品是由
離散型 的零部件裝配而成的,零部件以各自的工藝程通過各個生產環節,物料運動呈離散狀態,因此將其稱作離散性生產,因為這類製成品都是先加工出零件,再將零件裝配成產品,所以又將其稱為加工——裝配式生產。
按產品定位策略
根據用戶對產品的需求特性,按照
產品定位策略 可把生產類型分為備貨型生產(Make-to-Stock,簡稱MTS)和
訂貨生產 (Make-to-Order,簡稱MTO)。
備貨型生產是企業在市場需求(
現實需求 和
潛在需求 )研究的基礎上,有計畫地進行
產品開發 和生產,生產出的產品不斷補充成品
庫存 ,通過庫存隨時滿足用戶的需求。載重汽車、軸承、標準件、電冰櫃、電視機等產品是典型的備貨型生產。備貨型生產具有以下特點:是由生產者進行產品的功能開發與設計;一般為標準產品或產品系列,且品種有限;產品價格由生產者根據市場情況事先確定;產品
生產批量 很大。
生產類型 按產量策略劃分
零件的生產綱領N則由下式計算:
N =Q· n· (1+a)· (1+b)
式中:
Q -- 產品的年產量
n -- 單台產品中該零件的數量
a -- 備品率,以百分數計
b -- 廢品率,以百分數計
按年生產綱領,劃分生產類型:
生產類型: 單件生產
小批生產 中批生產 大批生產 大量生產
成 批 生 產
年 重型零件 ≤5 >5~100 >100~300 >300~1000 >1000
產 中型零件 ≤20 >20~200 >200~500 >500~5000 >5000
量 小型零件 ≤100 >100~500 >500~5000 >5000~50000 >50000
生產類型
各個
工業企業 在產品結構、生產方法、設備條件、生產規模、專業化程度、工人技術水平以及其他各個方面,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生產特點。這些特點反映在生產工藝、設備、
生產組織形式 、計畫工作等各個方面。對企業的
技術經濟指標 有很大影響。因此,各個企業應根據自己的特點,從實際出發,建立相應的生產
管理體制 。這樣,就有必要對企業進行生產類型的劃分。
一、按產品的大小、複雜程度和年產量的多少來劃分。
二、按生產計畫的來源劃分
1、
訂貨生產方式 。它是根據用戶提出的具體訂貨要求後,才開始組織生產,進行設計、
供應 、製造、出廠等工作。生產出來的成品在品種規格、數量、質量和交貨期等方面是各不相同的,並按契約規定按時向用戶交貨,成品
庫存 甚少。因此,
生產管理 的重點是抓“交貨期”,按“期”組織生產過程各環節的銜接平衡,保證如期實現;
2、
存貨生產方式 。它是在對市場需要量進行預測的基礎上,有計畫地進行生產,產品有一定的庫存。為防止庫存積壓和
脫銷 ,生產管理的重點是抓供、產、銷之間的銜接,按“量”組織
生產過程 各環節之間的平衡,保證全面完成計畫任務。
三、按生產的連續程度劃分
1、
連續生產 。它是長時間連續不斷地生產一種或很少幾種產品。生產的產品、工藝流程和使用的生產設備都是固定的、標準化的,工序之間沒有
在制品 儲存。例如,油田的採油作業等;
2、間斷生產。輸入生產過程的各種要素是間斷性地投入。生產設備和運輸裝置必須適合各種產品加工的需要,工序之間要求有一定的在品庫存。例如,工具機製造廠、機車製造廠、輕工機械廠等。
四、按產品品種和生產數量劃分
按產品品種數量來劃分又稱為按工作地的專業化程度劃分生產類型。在通常情況下,企業生產的產品產量越大,產品的品種則越少,
生產專業化 程度也越高,而生產的穩定性和重複性也就越大。反之,企業生產的產品產量越小,產品的品種則越多,生產專業化程度越低,而生產穩定性和重複性亦越小。可見,決定生產類型的產品產量、產品品種和專業化程度有著內在的聯繫,並由此而對企業技術、組織和經濟產生不同的影響和要求。
五、按品種生產量角度劃分
按品種生產量角度劃分生產類型,可以分為少品種
大量生產 、中量(成批)生產和多品種少量生產。而在
成批生產 中,又可劃分為大批生產、中批生產和
小批生產 。由於大批和大量生產特點相近,單件和小批生產特點相近,所以在實際工作中,通常分為大量大批生產、成批生產和單件小批生產。在一般情況下,大批大量生產具有生產穩定、效率高、成本低、管理工作簡單等特點。但也存在著投資大(專用夾具和專用機械設備的配備)、適應性差和靈活性差等特點。這樣會給產品更新換代帶來巨大損失。單件小批生產,由於作業現場不斷變換品種,作業準備改變頻繁,造成生產能力利用率低(人和機器設備的閒置等待)所以生產穩定性差、效率低、成本高、管理工作複雜等。因此,必須盡力做好作業準備、作業分配、作業
進度計畫 和進度調整等工作。中批生產特點介於上述二者之間。
類型確定 怎樣根據劃分標誌來判斷一個企業、企業中的一個車間或一個車間中的一個工段屬於何種生產類型?一般需要經過兩個步驟: 第一是劃分工作地的生產類型;
生產類型 第二是劃分工段、車間和企業的生產類型。
工作地生產類型的確定
確定工作地生產類型的主要標誌是工作地的專業化程度。衡量工作地專業化程度高低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按工作地在一定時間內(一年)固定擔負的工序數目;另一種是按工序的大量係數。
該方法是根據工作地所擔負的工序作業的數目來確定工作地的生產類型。
該方法是根據工序的大量係數值來確定工作地的生產類型。所謂大量係數是指完成某一零件加工工序所需時間育齡件的平均出產節拍的比值。大量係數法同工序數目法實質上是價的。工序大量係數法參考數據如上表2所示。
生產類型 工段車間和企業生產類型的確定
在一個工段中,各個工作地的生產類型不可能都是一樣的,但是其中必然有比重較大的占主導地位的工作地生產類型。一個車間、一個企業也是如此。決定工段、車間和企業生產類型的方法就是採取比重最大的原則和由下到上逐級確定的方法。即根據比重最大的工作地生產類型,決定工段的生產類型;根據比重最大的工段類型決定車間的生產類型;根據比重最大的車間生產類型決定企業的生產類型。在實際工作中,有時也按照一定的產量指標來決定生產類型。
改變途徑 不同的生產類型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和各項
經濟技術指標 有著顯著的影響。不同生產類型具有不同的經濟效益。大量大批生產的產品成本較
單件生產 和
成批生產 的產品成本要低。因此,大量大批生產是較優越的一種生產類型,成批生產次之,單件
小批生產 最差。所以,擺再生產組織者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如何通過一切可能的措施和方法,在單件小批生產中,按成批生產方式組織生產,在成批生產中按大量大批生產方式組織生產,從而改善企業的技術指標。實踐證明,可以通過下列途徑來擴大生產批量,提高工作地專業化程度,從而改變企業的生產類型。
1、在全面規劃、統籌安排的原則下,積極發展工業生產的
專業化協作 ,包括
產品專業化 、零部件專業化、
工藝專業化 和
輔助生產 專業化,以及相應的各種形式的生產協作,為減少
重複生產 ,增加同類產品產量, 簡化企業的生產結構和提高專業化水平創造條件。
2、在
產品設計 方面,進行產品結構分析,改進產品設計,加強產品的
系列化 、標準化和
通用化 工作,廣泛採用標準件和通用件。
4、在計畫工作方面,加強計畫工作,合理搭配產品品種,減少在同一時期內出產的產品品種數。
5、在
勞動組織 方面,增加必要的設備和工人,以相對減少每個工作地平均擔負的工序數目。
通過上述各種措施,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使企業的生產類型升級,增加大量大批生產的因素,提高企業生產經營的
經濟效果 。但需要指出的是,改變生產類型,並非在生產上無限制加大批量。企業的生產類型取決於產品數量和生產的穩定性和重複性。而採取什麼樣的品種輪換方式,確定每種產品的批量多大,這是一個組織生產的具體方式、方法問題。
ERP匹配 按定單設計 1. 按定單設計 (Engineer To Order,ETO)或 按項目設計 (Engineer To Project) 在這種生產類型下,一種產品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照某一特定客戶的要求來設計的,所以說支持客戶化的設計是該生產流程的重要功能和組成部分。因為絕大多數產品都是為特定客戶度身定製,所以這些產品可能只生產一次,以後再也不會
重複生產 了。在這種生產類型中,產品的
生產批量 很小,但是設計工作和最終產品往往非常複雜。在
生產過程 中,每一項工作都要特殊處理,因為每項工作都是不一樣的,可能有不一樣的操作,不一樣的費用,需要不同的人員來完成。當然,一些經常用到,而且批量較大的部分,如原材料,可以除外。
按定單(項目)生產類型是六種生產類型中最複雜的一種,它包括從接到客戶產品要求進行設計到將最終產品交付客戶使用的各個環節,因而對於ERP軟體也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對用於該行業的ERP套用軟體在主要模組和能力上有如下要求:必須有高度複雜的
產品配置 功能,能夠支持有效的
並行生產 ,支持分包製造,有車間控制與
成本管理 功能,高級的
工藝管理 與跟蹤功能,多工廠的
排程 功能,有
計算機輔助設計 與計機輔助製造(
CAD /
CAM ),集成功能以及有限排程功能。
按定單裝配 2. 按定單裝配(Assemble To Order,ATO)或按定單製造(Make To Order)
在這種生產類型中,客戶對零部件或產品的某些配置給出要求,生產商根據客戶的要求提供為客戶定製的產品。所以,生產商必須保持一定數量的零部件的
庫存 ,以便當客戶定單到來時,可以迅速按定單裝配出產品並傳送給客戶。為此,需要運用某些類型的配置系統,以便迅速獲取並處理定單數據信息,然後按照
客戶需求 組織產品的生產裝配來滿足客戶需要。生產企業必須備有不同部件並準備好多個柔性的組裝車間,以便在最短的時間內組裝出種類眾多的產品。屬於此種生產類型生產的產品有:
個人計算機 和工作站,電話機,發動機,房屋門窗,
辦公家具 ,汽車,某些類型的機械產品,以及越來越多的消費品。滿足這種生產類型的
ERP軟體 必須具有以下關鍵模組:
產品配置 (Production Configuration),分包生產,
車間管理 和
成本控制 ,高級的
工藝管理 與跟蹤功能,
分銷 與
庫存管理 ,多工廠的
排程 ,
設計界面 ,以及集成模組。
按庫存生產 在
按庫存生產 類型中,客戶基本上對最終產品規格的確定沒有什麼建議或要求,他們的投入很少。生產商生產的產品並不是為任何特定客戶定製的。但是,按庫存生產時的產品批量又不象典型的重複生產那么大。通常,這類生產系統的
物料清單 只有一層,而且
生產批量 是標準化的,因而一個標準化的成本可以計算出來的。實際的成本可以和
標準成本 相比較,比較結果可以用於生產管理。典型的屬於按庫存生產類型的產品有:家具,
檔案櫃 ,小批量的消費品,某些工業設備。按庫存生產類型是大多數
MRPII 系統最初設計時處理的典型生產類型,因此,基本上不需要特殊的模組來處理它。
重複生產 重複生產又被稱作
大批量生產 ,是那種生產大批量
標準化產品 的生產類型。生產商可能需要負責整個產品系列的原料,並且在生產線上跟蹤和記錄原料的使用情況。此外,生產商還要在長時期內關注質量問題,以避免某一類型產品的質量逐步退化。雖然在連續的生產過程中,各種費用,如原料費用、機器費用,會發生重疊而很難明確分清,但為了管理需要,仍然要求劃分清楚。
重複生產類型往往用
倒沖法 (Backflush)來計算原材料的使用。所謂倒沖法是根據已生產的裝配件產量,通過展開
物料清單 ,將用於該裝配件或子裝配件的零部件或原材料數量從
庫存 中沖減掉。它基於通過計算得出的平均值,而不是實際值。
重複生產 類型需要計畫生產的批次,留出適當的間隔,以便對某些設備進行修理。
屬於重複生產類型的產品有:筆,用於固定物品的裝置(如拉鏈),輪胎,紙製品,絕大數消費品。適用於重複生產類型需要的ERP系統需要具備如下關鍵模組或功能:重複生產,
倒沖法 管理原料,高級庫存管理,跟蹤管理和
電子數據交換 (EDI)。此外,那些生產健康和安全用品的企業,則有更高的要求,可能需要對原料來源、原料使用、產品的購買者等信息進行全面的跟蹤和管理。
批量生產 5. 批量生產 (Batch) 在批量生產類型中,處於生命周期的初始階段的產品可能會有很大變化。在純粹離散型生產中產品是根據
物料清單 裝配處理的,而在批量生產類型中,產品卻是根據一組配方或是原料清單來製造的。產品的配方可能由於設備、原材料、初始條件等發生改變。此外,原材料的構成和化學特性可能會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得有製造一個產品的一組不同的配方。而且,後續產品的製造方法往往依賴於以前的產品是如何造出來的。在經過多次批量生產之後,可能會轉入重複生產類型。批量生產的典型產品有:醫藥,食品飲料,油漆。適合於此類生產類型的ERP 系統必須具有實驗室管理功能,並具備允許產品的製造流程和所用原材料發生變化的能力。關鍵模組有:並發產品(co-products)和
副產品 (by-products),
連續生產 ,配方管理,維護,行銷規劃,多度量單位,質量和
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 。
6. 連續生產(Continuous)
連續生產 在連續生產類型中,單一產品的生產永不停止,機器設備一直運轉。連續生產的產品一般是企業內部其他工廠的原材料。產品基本沒有客戶化。此類產品主要有:石化產品,鋼鐵,初始紙製品。適合於連續型生產的
ERP系統 的關鍵模組有:並發產品(co-products)和
副產品 (by- products),連續生產,配方管理,維護,多
度量 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