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癱瘓

生產癱瘓有兩種含義,一種是以胎生繁殖的物種會存在生產癱瘓(又稱產後癱瘓)的風險;一種是工業時代產能癱瘓。

牛生產癱瘓,豬生產癱瘓,羊生產癱瘓,

牛生產癱瘓

1產後癱瘓
  1.1病因
  奶牛產後癱瘓與其體內的代謝密切相關,血鈣下降為其主要原因。
  (1)飼料因素。通過對患過此病的乳牛調查,發現飼料單純,並且鈣磷比例失調;圍產期、分娩前階段飼料配合不當,飼餵高鈣低磷飼料,使血液中血鈣濃度增高,刺激甲狀腺的C細胞分泌的降鈣素增多,同時抑制了甲狀旁腺激素分泌,導致泌乳時動用骨骼鈣的能力降低。飼餵高蛋白、缺碘、離子平衡失調的日糧,都與產後癱瘓的發生有一定的相關性。
  (2)胎兒因素。在懷孕後期,胎兒的骨骼發育很快,如果飼料中沒有補充足夠的鈣,將導致母體骨骼中儲存的鈣大量喪失,因此在分娩後,骨骼中可動用的鈣也大大減少。
  (3)泌乳因素。乳牛在分娩後的泌乳過程中,大量的血鈣進入初乳,使體內鈣的丟失超過了鈣從消化道吸收和骨骼中鈣動員的速度,血液中流失的鈣不能得到及時的補充,導致血鈣濃度急劇下降而發病,同時大量血糖轉化為乳糖,使血糖下降出現低血糖,對大腦也可產生低血糖性抑制。
  (4)大腦皮質抑制。在分娩過程中,大腦皮層過度興奮,其後轉為抑制;分娩後腹壓急劇下降,同時乳房開始泌乳,大量血液進入乳房,引起腦的血壓下降,出現暫時性供血不足;大量血糖轉化為乳糖,使血糖下降,這些因素都將使大腦皮層受到抑制,從而使甲狀旁腺的功能減弱,使機體動員骨骼中的鈣的能力降低,造成血鈣急速下降。
  1.2症狀
  產後癱瘓多數發生在分娩後的3~5 d以內。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典型和非典型兩種。
  1.2.1典型症狀 典型病例發展很快,從開始發病到出現典型症狀一般不超過12 h。發病前期徵兆常表現為食慾減退,反芻停止,泌乳減少,站立時後肢頻踏,肌肉發抖,行走時後肢搖擺,精神沉鬱,表現輕度不安,四肢肌肉出現輕度震顫,四肢及身體發涼。病初體溫可能仍在正常範圍內,但在發病過程中逐漸下降,有時可降到36℃。初期症狀出現後數小時,病畜出現癱瘓症狀,倒地後通常不容易再站起。臥地不起的乳牛表現為四肢集於腹下,有的經掙扎後後肢開張呈游泳狀伏臥,不久即出現意識抑制和知覺消失,頭彎向一側,作犬睡眠狀。強行將乳牛的頭拉到正常位置後放手,乳牛頭又重新彎向胸部,呼吸深長、緩慢,張口伸舌,舌常伸出口外不能回縮。病牛食慾廢絕,泌乳停止,乳房空虛,瞳孔散大,肛門、四肢、眼瞼反射減弱甚至消失,並常伴有直腸積糞,膀胱積尿,瘤胃臌氣和心音減弱等症候。
  1.2.2非典型症狀 非典型症狀病例在臨床上更多見。其症狀除癱瘓外,主要特徵是頭頸姿勢不自然,呈“S”狀彎曲。病牛精神極度沉鬱,但不昏睡,食欲不振或廢絕,各種反射減弱,但不完全消失。病牛有時能勉強站立,但站立不穩,且行動困難,步態搖擺。病牛體溫一般正常或稍低。
  1.3防治
  1.3.1預防措施 預產前半個月,可餵高磷低鈣飼料,人為的造成一個鈣磷的負平衡,同時飼餵酸性飼料,可減少此病的發生。在分娩的頭幾天,適當的減少精飼料和可口的飼草餵量,保持母牛的一個良好食慾。同時加強飼餵環境的衛生,給予一定的運動。有報導稱,產前3天和產後3天內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和10%葡萄糖各500 mL,每天1次,有良好的預防作用。
  1.3.2治療措施 治療產後癱瘓主要有鈣劑療法、乳房送風法以及乳房注射法。
  鈣劑療法:約有80%的病牛經用8~10 g鈣一次靜脈注射後即刻恢復。10%的葡萄糖酸鈣800~1 400 mL靜脈注射效果甚佳,多數病例在4 h內可站起,對在注射6 h後不見好轉者,可能伴有嚴重的低磷酸鹽血症,可靜脈注射15%磷酸二氫鈉250~300 mL,實踐證明有較好效果,但必須緩慢注射。
  乳房送風法:先用酒精棉球消毒乳頭和乳頭管口,為了防止感染,先注入青黴素注射液80萬IU,然後用乳房送風器往乳房內充氣,充氣的順序是先充下部乳區,後充上部乳區,爾後用繃帶輕輕扎住乳頭,經2 h後取下繃帶,約12~24 h後氣體消失。此種方法如果和靜脈注射鈣劑同時進行效果更佳。
  乳房注射法:乳房送風法雖然效果較好,但打入空氣量比較難控制,並且需要專用器具,建議還是以乳房注乳法替代送風療法。經臨床使用證明其療效甚至比乳房送風法更好,且方法簡便。使用消毒過的注射器和通乳針,通過乳頭導管向乳室內注入健康母牛的新鮮牛奶,前乳室每室注入250~300 mL,後乳室每室注入300~350 mL,注入完畢退出通乳針時,用手指輕輕捻轉乳頭,防止乳汁外溢即可。必須引起重視的是:注入的乳汁必需無乳房炎的健康乳牛的牛奶,並且擠奶時要嚴格消毒,以免造成乳房炎和布魯桿菌病的傳染。此外,結合補鈣療法,療效更佳。

豬生產癱瘓

 母豬產後癱瘓是母豬產後體質衰弱,產仔後四肢不能站立,知覺減退而發生癱瘓的一種疾病,又稱產後風。是母豬的常見多發病。主要是日糧中鈣磷不足或比例失調;長期飼餵玉米,穀類及豆類等精料,無機磷得不到補充;生產強度過大等因素所致。
  1、發病原因
  營養不良,飼養管理不當,如妊娠期間缺鈣或鈣磷比例失調;飼料不足或營養不全;產後氣血虧損;早春氣候寒冷,母豬缺乏運動;圈舍陰冷潮濕,寒風吹襲導致經絡阻滯等均可導致此病。另外,缺乏陽光照射,胎兒過大,助產時損傷坐骨神經等因素也可引起發病。
  2、臨床症狀
  母豬產後精神沉鬱,食慾下降,泌乳減少,心跳加快,站立不穩,兩後肢無力,走路搖擺。後期不能站立,常側臥於地,頭歪向下方,兩後肢呈八字形分開,最終癱瘓。日久肌肉萎縮,有時發生褥瘡。
  3、 預防措施
  平時在豬日糧中補飼貝殼粉、蛋殼粉和碳酸鈣;在母豬妊娠後期和泌乳期應補飼骨粉、魚粉和雜骨湯,冬春雨季要補餵優質乾草粉、豆科牧草(苜蓿草)和青綠飼料;豬舍要保持清潔乾燥;母豬產仔後,豬舍要多加墊草;防止冷風吹襲,保持豬舍溫暖、寬敞,有充足的陽光照射;母豬在妊娠期應多曬太陽,每天要讓母豬在陽光下運動2~3小時,飼餵易消化,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飼料,鈣磷比例要適當;對有產後癱瘓史的母豬,在產前20天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100毫升,每周一次,以預防本病的發生。

羊生產癱瘓

 奶山羊患產後癱瘓病,是懷羔期營養不良導致體內鈣磷比例失調,潛伏下病的隱患。表現為四肢無力、喜臥、臥地起來及行走困難,若貽誤防治,會合併難產及產後癱瘓等疾病。本病必須以預防為主,預防措施:
  一、認真搞好冬季孕羊的生育保健,將疾病防治在初發期。冬季缺乏青綠飼料,可補餵青貯飼料和麥芽、蔬菜葉、胡蘿蔔等,能量飼料(麩皮、玉米、大麥粉等)每隻羊每日不少於500克,蛋白質(餅類和魚粉等)、維生素E及維生素AD要保證供給,並多補充促進母羊和胎兒骨骼發育鈣化的鈣源飼料,如魚子、骨粉、豌豆等。晴天讓羊多到戶外陽光充足的地方活動曬太陽,增加光照,增強體質。抓住母羊懷羔有利時機,從產前30天開始,對患羊進行預防性服藥,消除病患。用0.5克葡萄糖酸鈣片,一次8片,一日3次,可加維生素D同服,以促進鈣的吸收,維持羊體血鈣含量的穩定性。服藥直到分娩,對身瘦體弱的老羊可多服。
  二、嚴格控制產後擠奶量,謹防失鈣引發癱瘓。產後第1天,擠奶量控制在能夠使羊羔飲用即可,第2天擠日產奶量的1/2以下,第3天擠日產奶量的2/3以下,第4天擠日產奶量的3/4以下,第5天根據羊健康狀況決定擠奶量。如果羊體質健壯,食慾正常,可將奶全部擠淨。
  三、一旦發病,即刻防治。羊產後要密切觀察羊體健康狀況,發現羊喜臥、臥地起來及行走困難,有時兩後肢滑倒,即是癱瘓的先兆,必須不失時機抓緊治療,羊一旦癱瘓則救治無效。口服吸收見效快的葡萄糖酸鈣口服液,一次50毫升,一日2次。靜脈注射氯化鈣或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一次40毫升,一日2次。皮下注射維丁膠性鈣,一日1次5毫升連續防治,直到痊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